美银行业恶性循环:银行“活着”没人要 “死了”才是好猎物?
随着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在本轮银行业危机中持续扮演着最后的“救火队员”的角色,一个令许多业内人士无比担心的现象也正开始浮现……
不少业内消息人士表示,由政府撮合下完成的对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和硅谷银行的收购,正在导致美国金融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即陷入困境的银行必须先倒闭,从而获得政府援助(接管),然后买家才会出手!
换言之,这些陷入危机中的银行,哪怕但凡还留有一口气想要“自救”,都没人要。而只有“死了”,才是那些收购方眼中的“好猎物”。
最近的一个例子无疑就发生在上周:摩根大通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牵线下成为中标者,收购了破产的第一共和国银行。
在第一共和银行连续数周努力寻找私营部门买家,却依然无人问津后,FDIC接管了这家破产银行,并与摩根大通达成了最后的收购协议。摩根大通表示,将向FDIC支付106亿美元,同时FDIC将提供损失分担协议,涵盖所收购的单户住宅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作为交易的一部分,FDIC还将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为摩根大通提供500亿美元的五年期融资。
提供坏榜样
MRV Associates培训银行家和监管机构的金融风险顾问Mayra Rodríguez Valladares指出,“在第一共和银行的事情发生之后,银行不会再想在FDIC接管之前收购任何其他银行。”
“(FDIC接管后)它会更便宜,股价会下跌,而且你也不会遭遇并购谈判中一些常见的麻烦——这些麻烦可能导致交易泡汤。”
在第一共和银行之前,3月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也都是在FDIC接管后才得以找到买家的,而FDIC在收购案中均承担了不小的损失。在硅谷银行这边,经过讨价还价,第一公民银行以165亿美元的“折扣价”收购了硅谷银行约720亿美元的资产,FDIC花费了近200亿美元处理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善后”。
而纽约社区银行对倒闭的签名银行进行收购时,更是由买家(纽约社区银行)挑出它想拿的部分,留下不需要的资产——例如签名银行的加密投资组合。这笔交易花费了FDIC约25亿美元。
分析师表示,在这些破产银行的收购交易发生后,公开交易的买家现在更希望等待陷入困境的银行最终倒闭,以便从FDIC那里获得更好的条款。
等倒闭了再买
毫无疑问,上述案例给收购方设定了一个预期,即FDIC将继续向买家提供优惠,以抵消倒闭银行投资组合中不受欢迎的部分的潜在损失。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北美银行业务主管Christopher Wolfe就表示,“对于潜在的收购方来说,他们有了等待破产管理和FDIC介入援助的动机。”
这一切均已导致银行业的收购交易数量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减少。Raymond James分析师在4月3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利率上升和经济衰退的迫近,美国银行业的并购进程已经放缓。他们形容称,今年第一季度是数十年以来银行交易最悄无声息的。
事实上,在上周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股价暴跌的时候,就有知情人士透露,该行一直在考虑包括出售在内的一系列战略选项。但由于没有太多潜在买家对买下整个银行感兴趣,直接出售受到了阻碍。
通过FDIC破产管理进行收购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免其他并购交易所面临的漫长监管审批过程:加拿大道明银行集团上周四取消了以13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地平线银行的计划,此前该项并购花了一年多时间都没能获得监管审批。
对此,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负责人Jan Bellens表示,市场参与者当前正在关注,监管机构是否会对并购持更开放的态度,或加快收购审批。
Bellens说,“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到区域性银行动荡结束的时候,投资者需要相信不会有进一步的灾难事故或挑战发生才行。”
本文源自财联社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 张雪峰谈南京工业大学
首先说结论,南京工业大学不是211,也不是首轮双一流高校入选者。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觑。根据2022年校友会大学排名,南京工业大学位列全国88名,可以说靠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全国前百强。大财经2023-03-23 04:13:39000012月新能源故障投诉榜公布!BYD上榜六款,长城蓝山又登榜第一
#文章首发挑战赛#没想到长城蓝山又登榜第一名!12月份新能源故障投诉排行榜,前十名已经是正式公布,比亚迪就上榜了6台车!大财经2024-01-10 11:37:300000高人预测:这4大城市群或成为中国新希望!未来50%的人口将涌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速发展,预计未来50%的人口将涌入这四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而它们也将成为中国的新希望。这种人口集中趋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对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大财经2023-12-11 15:53:210000四条暗线出海逻辑梳理
国内内卷,企业的出海成为了业绩新的第二曲线的增长,出海逻辑很简单,就是全球化的市场叠加利润空间!打开了企业新的空间!让企业在全球化市场更上一层楼!属性叠加全球化概念跟业绩增加,产品毛利提高!逻辑硬邦邦。目前北交所的出海概念有个别创出了历史新高,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一,轻工出海逻辑梳理:大财经2024-01-22 22:3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