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是什么意思 机制是原因吗
高考师范类专业热,已经热了许多年了。
高考生和家长看中的是,教师的身份地位高,工作稳定,一年有两个长假,薪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学校放假,教师工资照发,尤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语境下,考教师编制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师范类专业炙手可热。

我仅仅举出2个例子:
第一个是,2022年吉林大学在河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30分,河南省一本理科线是509分,一个985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仅超过一本线21分,要知道530分在河南省录取不了211大学,至多是省属一本院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32分,一个普通本科院校竟然比一个985大学录取分数高,简直不可思议!

第二个是,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跃升至1144.2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是有史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远远高于考研人数的457万,甚至比2021年全国新生儿人数1062万都多。
几乎大学毕业生人人都要考教师资格证,难道都要当教师吗?
这只能说明,教师职业仍然被看好,成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保底职业。
我去年就曾经写文章,说教师岗位已经呈现过剩的态势,师范类专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坑。

该来的还是来了。
近日,宁波发布了一个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办法,马上就上了热搜,可见人们的关注程度很高。
宁波这个退出机制大致意思是,将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不能胜任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等。
有专家解读说,这是个大好事,会很快推广全国各地,这个机制倒逼教师们要做好本职工作,将主要精力聚焦于教学工作中来,如果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上心,哪怕没有违法违规,但只要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依然会被学校解聘。

话说得不错,但是对于一直处于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于在职教师,对于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无形中是一个压力。
我倒是认为,这是教师岗位过剩的一个表现,以后教师队伍要压缩了。
近十年来,因为各地经济形势比较好,在校学生也比较多,到处都在建学校,招聘老师,国家也对贫困地区实施倾斜政策,比如特岗老师招聘等,河南省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县,每年招聘教师将近1000名。

所以,教师集中到县城和临近县城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存在严重的超编超员,而农村学校教师已经饱和,很多村级学校生源缺乏,一个班级十几个学生,一个学校百十个学生很常见,今年已经开始村级学校合并了。
合并后出现大量富余老师,继续超编分到另外的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量都减少了。
教育行政部门配备老师一般按照农村中学1:14,小学1:19的比例,也就是说中学14个学生配1个老师,小学19个学生配1个老师。如今随便调查一所学校,都存在教师超编现象。
而且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因为出生率低了。2021年,全国女性生的第一个孩子,即一孩出生数量为468.3万,二孩出生数量为439.7万人,三孩及以上出生数量为154万人。
2018、2019、2020、2021年一孩数量分别为643万,593万,515万,468万,如果一孩出生持续走低,那么从2018开始到2028十年总共出生的一孩不到5000万。

出生率降低,学生越来越少,教师却越来越多,出现教师岗位过剩现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是以后招聘教师的数量会减少,另一个就是实行教师退出机制。
这给高考生和家长一个提醒,师范类专业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坑。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再深化
作为国企改革“排头兵”,500多家“双百企业”将聚焦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目标,在优化公司治理、推进专业化整合等改革任务上进一步集中发力,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这是记者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举行的“双百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的信息。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启动,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主动探索创新推进综合改革,打造“改革尖兵”。大财经2023-05-18 14:41:580000案例“采耳”还是“采花”?披着养生外衣,背地里挂羊头卖狗肉?
在这个充满竞争力和变化的时代,传统服务业尤其是足浴和采耳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调整和转型。然而,无论是行业内部还是外部,都正积极地应对这些变化,以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足浴作为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群的欢迎。然而,随着行业内问题不断浮现,如虚假宣传、收费混乱等行为,也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怀疑。大财经2023-11-29 15:40:550000澳门物价已经惊人到这种地步了吗?网友:难怪何猷君没见过一块钱
文|7号娱秘探编辑|7号娱秘探一直以来,对于澳门的印象,首先冲入人们脑海的便是纸醉金迷。然而事实上,它也确实是让内地人瞠目结舌物价的地区之一。还记得早在之前,奚梦瑶与何猷君逛菜市场的那一幕吗?本以为这只是富家少爷不食人间烟火罢了。结果不曾想,实际上的澳门物价就是惊为天人!那么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网友分享的澳门,其物价究竟有多“离谱”吧。大财经2024-01-22 22:42:240002报复性“省钱”,国货热持续……今年“双11”呈现新气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年,周围人群的消费观与以往有了大变化:朋友圈晒奢侈品的少了、关于“平替”的讨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选择找出闲置品二次利用、鸡肋的日用品一概不考虑、更加关注打折促销......主打一个能省则省。炫富不再时髦,消费降级更火爆,反向攀比受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复性”省钱。毕竟,东西还是需要的,钱也是缺的。大财经2023-11-14 10:57: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