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6

甘肃红十字会购买500元一个的暖手宝(官方否认,到底谁在说谎)

大财经2023-12-28 21:46:090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有公益组织在使用善款过程中被质疑。近些年来,多起红十字会分会及其他公益组织被曝出财务违规甚至腐败丑闻的事件,无疑大大打击了公众对这些机构的信任。比如年某基金会私吞救灾款,以及年红十字分会工作人员截留物资牟利的事件,都证明了公益组织并非“铁板一块”,贪腐行为依然可能发生。

在这一背景下,公众对红十字会等机构的质疑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本次地震救灾关乎民生大计,物资使用效率和效果尤其受到公众关注。于是有人抓住机会,哗众取宠地在网上发文指责红会,引发更多疑虑和不满。

当前,形势危急,甘肃百废待兴,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时,更需要的是理性分析和互信互助,而非互相指责。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消息,称甘肃红十字会在地震救灾物资采购中存在漏洞,其中包括暖手袋采购价格偏高、没有提供详细的财务账目等情况,引发公众对红会财务使用和开支透明度的广泛疑虑。

#文章首发挑战赛#

看似一次采购事件,背后却反映了公益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公信力危机。多年来,不少公益机构和组织屡屡被曝出违规乱象,连常年开展大量公益活动的红十字会也难免被质疑。其结果,是公众信任危机进一步恶化,继而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如果能在上述各层面狠下功夫,公益领域的生态将得到极大改善。公信力得以重建,公众才会安心参与公益事业,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这不仅将大大增强救灾等重特大公益任务的社会动员能力,也将持续激发民间公益活力,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所以,避免公信力危机,治理公益生态,必须从根本上入手:第一,完善法规,实行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严格公益组织运作透明度,确保善款流向和用途公开公正。第二,加强理念教育,广泛宣传公益价值理念,弘扬奉献精神,增强公益工作者的责任感。第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公众积极关注公益事业,对公益组织进行日常监督。

问题的根源在于,公益力量建设严重滞后。首先,公益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存在漏洞,如财务不透明、监管流于形式等;其次,公益文化建设明显不足,很多公益工作者的公益价值观念淡漠,更有甚者借公益之名行私利之实。再次,公益舆论监督机制欠缺,公众参与度不高。这些问题使公益领域成为腐败的温床,公信力不断下降。

对此,甘肃红十字会作出正面的回应,明确表示质疑中的采购单并非红会的,所有捐款物资流向都会公示透明,不存在管理费或其他违规行为。显然,红会意识到公信力对救灾的重要性,主动采取了澄清和公开的举措,这值得肯定。这也从侧面显示,红会内部并非毫无反思,确实希望能改进工作,回应社会质疑。

因此,笔者呼吁公众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传闻;同时,也希望红十字会等机构继续提高工作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只有双方互相理解、互相配合,通过坦诚沟通建立互信,才能形成最大合力,真正为灾区群众提供有效帮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