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立后破,一些个人看法)
比较糟糕的预期管理,要么就是只强调短期面临的困难,形成一致看衰的悲观氛围,过度悲观。
先立后破的意思就是,要把新一套的东西先建立起来,再把旧的破除掉,不能新的还没有建立,旧的就先破除。
水力发电存在季节周期,有丰水期、枯水期。
原文是这么说的“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们在舆论引导这块,确实需要加强。
其中提到,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里仍然不是要搞大水漫灌,而是强调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这也是为什么,在12月2日,美国和日本等约20个国家汇总了一份宣言,提出到2050年前把全球核电站发电能力提高2倍,将其作为气候变化对策的一部分。
我们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博弈和层出不穷的地缘风险面前,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在这个基础上,“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打个比方,我们辞职的时候,如果直接裸辞,再找工作,就是“破而后立”,如果先找好下家,再去辞职,就是“先立后破”。
这是2021年7月把“先立后破”用在碳减排领域的原因。
特别是美国面对霸权衰落的情况下,是不是会铤而走险,这都是需要防范的风险。
只不过,在当前新能源还存在各自一些问题的情况下,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就得“先立后破”。
我是一直认为,过度悲观和盲目乐观,都是不可取的。
面对低谷期,除了宏观层面可以进行逆周期调节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更多就是靠熬。
在这之后,我们就更加重视能源领域的“先立后破”。
另外,这次会议在宏观经济段落里,还提到一个之前很少提及的,就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先立后破,往往对应“破而后立”。
那么要怎么理解这个“先立后破”呢。
我很早也跟大家分析过,目前来说,人类仍然还是比较依赖于化石能源,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需要有稳定的供电来源。
当然,核能目前只能核裂变,存在核废料处理和安全性问题。
人类进行碳减排的道路,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毫无阻力。
认为这个“先立后破”是特指“碳减排”领域。
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爆发能源危机,这也使得欧洲新能源转型开始出现阻力,过去这两年,欧美都普遍出现煤炭发电重新抬头的现象。
我看到不少报道,是把这个“先立后破”跟2021年7月提到的“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给联系起来。
比方说,让新基建、科技产业、智能制造形成规模效应,先“立”住,这样旧有的老基建、房地产经济、低端制造业才能被逐步替代。
同时,不管是“先立后破”,还是“破而后立”,这个“破”的局面是终将出现,这个比较关键。
只不过,人类目前依赖的众多能源,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也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去做取舍。
如果打肿脸充胖子,很容易导致更多问题,所以需要“量力而行”。
但这两个词的“破”,意思并不相同
“先立后破”的破,是“破局”的意思,要构建好新体系后,让旧体系平稳过渡到新体系。
这些都存在不稳定的缺点。
我有注意到,2018年提到“先立后破”时,往往和“不立不破”,放在一起说。
速胜论和速败论是一体两面,随时可能互相转换。
也就是,在做得到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会尽量去“先立后破”,但如果“力有不逮”,也不是说一定得“不立不破”。
我们要避免两极分化,动辄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是一个中间选项。
在复杂的国际博弈和地缘风险面前,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对此我们要有持久战的准备,同时我们也要对于熬过这轮世界经济低谷周期有充足信心。
所以,2021年7月,才有了“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的说法,是把“先立后破”明确用于了碳减排领域。
下半年再不断加强引导之下,过去这三个月,社融和信贷规模才开始回暖。
我们当前面临国内外众多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自然不是无所不能,也不可能包办所有一切。
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实现“先立后破”,但同时也要做好“破而后立”的准备。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提到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可以预期明年财政仍然还会发力。
此外,这次宏观政策的表述里,有几点,我比较关注。
另外还提到,“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个先立住了,才能去破局。
盲目乐观的人,很容易在现实不如预期时,一下子变成过度悲观。
储能分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电站等,而化学储能就是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比方说,假如明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使想要“先立后破”,也十分困难,那么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破而后立”。
2018年就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说法,比较常见于机构改革领域的公文里。
以辞职为例,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会提前找好下家再辞职。
但这又不能是以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所以后面又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
电网要维持稳定,主体发电必须是稳定发电来源,不能一阵子发电多,一阵子发电少,那么电网就很容易崩溃。
也就是,有得选的话,我们自然希望是“先立后破”,但如果没得选,我们也要尽量把局面变成“破而后立”,引导到对我们有利的局面。
当然,要解决这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法,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
能否实现“破而后立”,主要看我们有没有提前准备,增加抵御危机的能力,来转危为机。
我们现在货币供应端放的水已经够多,更重要的还是加强需求端的引导,如何有效刺激,去释放需求潜能,才是比较关键。
时间是解决一切的终极办法,对个人来说,我们影响不了宏观层面的东西,更多只能是靠时间去慢慢熬,比拼韧性,在这个过程里,要尽可能提高风险意识,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这样等经济低谷周期过去,我们才能比别人更先一步恢复过来,抓住机会,去转危为机。
目前新能源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自身弊端,比如,不够稳定,是非稳定能源。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这次的会议里,提到“先立后破”是用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而非特指碳减排领域。
在宏观经济领域,我们也要“先立后破”,意思就是我们目前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那么要先让新动能发展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后。一些旧有的发展模式才能被破除,从而让经济转型平稳过渡。
其实我们上半年也有放水刺激,又是降息、又是降准,不过一开始放的水,很多在银行间体系里空转,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里。
但这次先立后破,是用在宏观经济政策一段,所以已经从碳减排领域,上升到宏观经济政策领域。
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我跟大家说过很多次了。
风力发电也存在发电波动,风大的时候发电多,风小的时候发电少。
在新能源可以独当一面之前,要替代煤炭发电,目前来看,也只能依赖于核能。
而不能,新能源的规模还达不到能对煤炭能源的有效替代情况下,就贸然把煤炭能源给大幅削减了。
而这次宏观经济层面提到“先立后破”,并没有说“不立不破”。
其实,“先立后破”这个说法,最早并不是源于2021年7月的会议。
需要储能技术更进一步突破,让储能成本更低,这样新能源才有可能真正替代煤炭能源。
只不过,可控核聚变目前看仍然面临不少瓶颈,还比较遥遥无期,但这是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如果国际秩序的新旧切换过程,是以“破而后立”的方式,以比较剧烈的方式进行,那么对世界各国来说,就会面临重大的世界危机和挑战。
可以说,只要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一大半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2021年煤炭价格暴涨,再加上2021年9月出现风电骤降的现象,导致2021年9月辽宁省出现拉闸限电的事故。
但在量力而行的同时,我们也得“尽力而为”,不能觉得做不到,就完全不去做。
虽然是逆周期调节,但也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这个主要是用在机构改革,这种是由我们主动去推行的领域,可以“不立不破”。
包办所有,跟摆烂躺平,是两个极端。
在本轮世界经济低谷周期和危机过后,新的国际秩序必将构建,美国霸权终将被扫进历史里,世界将迎来真正多极化的时代,到时候世界经济将走出低谷,重新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对此我们需要有坚定信心,这有助于我们熬过这轮世界经济低谷周期。
“先立后破”除了广泛用于机构改革领域之外,在2018年就有把“先立后破”用于新能源领域。
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是希望先构建起脱离美国霸权的国际新秩序,再把美国霸权扫进历史里,这样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就可以平稳过渡,自然是皆大欢喜。
但问题在于,这只是主观上的一种期望做到的局面,但实际会不会这样,是一个未知数。
在我印象中,这应该是首次把“先立后破”用在宏观经济领域,这才是为什么这次“先立后破”会这么引人关注。
比方说,现在国际秩序正在面临大的重塑,二战后的秩序,已经随着美国霸权的衰弱,开始摇摇欲坠,这个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已经十分明显。
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就会更强,白天能发电,晚上不能发电。夏天和冬天的发电量也不一样。
要么就是一味强调长远未来的乐观,丝毫不提及短期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困难,这种属于盲目乐观。
好的预期管理并非只是下调预期,而是在能充分认知风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对长远未来保持坚定信心。
而“破而后立”的破,更多是“洗牌”的意思,先打破旧体系,推到重来,在废墟之上构建起新体系。
这次会议里,还提到“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也说明当前国内外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
人类每次重大突破,都是以能源使用革新为标志。
这是我们这几年基本每次都会强调的事情,就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这基本给明年的货币和财政定调,现在只要提到“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就是指在经济增速下行周期里,通过降息降准等货币工具,去对经济进行刺激,来进行逆周期调节。
经济都是有周期规律,有繁荣期,自然也有低谷期。
当时也有提到,要把新的发展动能发展起来,让新能源形成规模效应后,再去逐步替代旧有的煤炭能源。
12月8日召开的关键会议里,有一个词让舆论比较关注,就是“先立后破”。
当前的储能技术,还不能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弊端。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2021年9月的拉闸限电事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风力发电骤降,导致电网不稳定。
同时,我觉得这个加强舆论引导,应该包括加强预期管理的引导。
但在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前,人类也不可能不发展,所以还需要找到其他一些过渡办法,当前发展新能源,搞碳减排就属于目前摸索出的一些过渡办法。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时间没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是“破而没立”,如果能找到更好工作,就是“破而后立”。
2021年,因为出现过“运动式减碳”的乱象,再加上2021年外贸异常火热,制造业满负荷运转,诸多因素叠加下,导致2021年的限电问题比较严重。
但财政积极,不代表就是放水,这个还得看货币。
但有时候我们也会面临没得选的情况,比如公司突然裁员,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没了工作。
至少要找到能让能源体系,比较平稳过渡到新能源体系,而不能造成电网崩溃这类恶性事故出现,确保电网和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才是重中之重。
否则,要想替代煤炭能源,就得寻找其他稳定能源,目前来看,也就只有核能可以有这样的能力。
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方法,主要就是靠储能技术的发展。
黑龙江省2023年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操作指南
社保人说社保。2023年7月份黑龙江省同其他多个地区调整了2023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间来到2023年下半年的第三个月份,黑龙江省政府和多个地级市再次关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资格问题发布通知或提醒。那么让我来再次了解一下2023年黑龙江省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在黑龙江省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退休全体人员大财经2023-11-11 02:46:480002重磅!美国经济释放2大信号,衰退已成必然!降息正加快脚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中国上海的金融街上,周杰是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最近,他特别关注美国经济的动态。在缩表和美债收益率回落的情况下,美国市场出现了所谓的“钱荒”,市场流动性大大减弱,同时,美债也在不断被卖出。周杰认为,这些都是美国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的信号。与此同时,在北京,杨柳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大财经2023-12-12 13:01:200000温岭工量刃具(01379)将于6月9日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元
智通财经APP讯,温岭工量刃具(01379)发布公告,该公司将于2023年6月9日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0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什么
DL-6100S型室内颗粒物采样器应用国标滤膜重量法采集大气中颗粒物,适用于颗粒物采样无人值守全天候工作,配套PM2.5切割器可采集TSP、PM10、PM2.5等多种颗粒物,满足GB/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E、附录F,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公共卫生、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部门进行颗粒物浓度监测。二、执行标准JJG943-20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