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28

当年母亲补缴了38000元(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很香,母亲,真值)

大财经2023-11-09 20:28:440

第二天,隔壁的张叔知道这事后,特地上门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认为父亲做得太不地道了,建议父亲想方设法把饲料款收回来,收到后给母亲也办理“农保转城保”的手续。

母亲感慨地说,要不是当初自己据理力争,哪来如今这份不错的养老待遇?

听了张叔的话,父亲终于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后来便骑上“老坦克“出去收饲料款。

他对母亲说,自己的钱都用来做饲料生意了,一时半会儿取不出来,所以,希望母亲把她的私房钱取出来,然后借给他,他想办理“农保转城保“的手续。

昨天上午,母亲来城里给我们送玉米,顺便看看从上海回来的孙女。

外公当年是生产队的队长,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14岁的时候便去生产队里挣工分了。她不仅肯吃苦,而且悟性高,学得快,不到一年时间干农活便能和那些二三十岁的妇女不相上下,令人刮目相看。因而,也给外公挣了不少脸面——所谓“虎父无犬女”就是这个道理。

他安慰母亲,只要自己收到饲料款,会马上把钱还给她的,让她放一百个心好了。

不仅如此,后来,母亲经人(那个人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介绍,去邻县的一家乡镇卫生院建的血站献血,献完血后,母亲不舍得吃血站给的点心,拿回来给我和妹妹吃。当时,我和妹妹特别反对母亲去血站献血,所以,那个亲戚来我们家时,我们总是不给他好脸色看。

母亲上班之余,便和父亲一起侍弄这8亩田。那时,农忙季节,他俩往往会通宵达旦地干农活(主要是完成脱粒任务)。

我的母亲跟共和国同龄,出生于1949年,今年74岁。

事后,母亲越想心里越不平衡,觉得父亲这样做太不合适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咋就被父亲花掉了呢?要是这次自己不抓住机会办理“农保转城保”的话,说不定以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那以后自己的养老金不就少得可怜吗?

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母亲答应了他的要求,去银行取了38000多块钱,之后把钱交给了父亲。就这样,父亲用母亲赚来的血汗钱给自己办理了“农保转城保”的手续。

记得我和妹妹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出门都不会给我们带点小零食——哪怕是几粒糖果也没有。而别的父亲出门回来多多少少会给自己的孩子带点零食回来的。

为此,她跟父亲结结实实地吵了一架,非要父亲出去把赊给农户的饲料款收回来还给她,她也打算参加这一活动。

为了拓宽家庭收入渠道,农村中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养猪。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干了几年装卸工后,母亲积攒下了几万块的私房钱(农田的收入都是父亲拿的)。

父亲这个人,看上去挺老实的,但最大的缺点是不懂得体贴家人,不会哄老婆开心,不舍得把钱花在家人的身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父亲终于收到了近4万块钱,把钱还给了母亲。第二天,母亲用这笔钱也办理了“农保转城保”手续。

母亲是当年外公外婆领养的,她在家排行第六,因为亲生父母无法养活她,所以一出生就把她送人了。

不知你们那儿的农民朋友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说:“说到底,还得感谢咱们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怀,没有共产党,农民上哪儿去领养老金?”母亲连连点头称是。

父亲毕竟担任过生产队长,种田方面应该算是个好手,加上两人都肯吃苦,所以每年庄稼都能取得好收成。

之后,大队干部便把她安排在“农科队”,这是一个专门培育农作物种子的部门,总共也就十几个叔叔和阿姨。印象中特别深的是“农科队”种的红薯又大又甜,而且基本上每天下午都会分煮熟的红薯,我和妹妹放学后一直过去吃红薯。

说实话,嫡亲的外公外婆我根本不记得长啥模样,因为他们在我不记事的时候便过世了。

那个年代,在我们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上得起学的孩子很少,加上母亲又是领养的,所以,只上了两年学外婆便不让她上了,说是让她在家里带弟弟。外婆生了两个儿子,母亲带完大舅又得带二舅。

父亲是个软弱无能的人,把钱赊出去容易,将钱收回来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所以,他始终保持沉默,不肯答应母亲的要求。

后来,炼油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样一来,农活不忙时母亲便没事可干了。为了增加收入,她便去做装卸工,专门帮人家干一些体力活。她说,虽然人挺辛苦的,但来钱快,而且给的是现钱,很少拖欠。

父亲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算了一笔账,最后说男的转城保比较划算,女的转城保不太合算,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

吃饭时,说起养老金时,母亲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们,她的养老金最近又涨了,一共补发到了597元(7个月),如今,她每月的养老金已经达到了1979元!

那个年代,农民赚钱的门路极少,两个壮劳力抚养两个孩子的话,到年底分红时基本上是分不到钱的,只能混个温饱。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父亲比母亲小一岁)。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后半句话用在母亲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农科队”解散后,母亲便被安排到村里的“炼油厂”上班。那时,生产队已经不存在了,农田分到了每家每户,我们家总共分到了8亩多田。

母亲年轻时担任过大队的妇女主任(那时不叫“村”,而叫“大队”),后来,由于文化底子太差,所以主动请辞了。

不久,我们这儿的政府部门在农村中推出了一项惠民政策——“农保转城保”,不过,要办理的话得交四万块钱左右。

当时,刚办理好手续后,老两口的养老金也不过650块左右。后来,每年养老金都会上调几十块钱,如今,他们两人的养老金已经上涨到了1900多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