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开辟新“水源”

绘图:杨佳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依然处于低谷,市场情况未见好转。”IDC近日发布最新手机季度追踪数据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继续下跌,达6570万台,同比跌幅为2.1%。其中,受外部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华为国内市场份额仅剩13%,落后于OPPO、vivo、荣耀、苹果和小米,位居国内主要手机厂商第六名。
一直以来,以手机为核心的终端业务是华为的营收支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业务近年来表现逐年下滑,接近“腰斩”。为了“补洞”,华为急需寻找新的“水源”。智能汽车、专利付费、AI大模型……哪一项能取代终端业务,扛起为华为“创收”的使命?
●南方日报记者 许隽
在暴风雨中奔跑
“2023年是华为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仍处于暴风雨之中,但我们仍然在奔跑。”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一席话,道出公司发展之路的艰辛。
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受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面临衰退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全年仅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同比微增0.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经营活动现金流178亿元,同比大降70.2%,创下近五年内的最低纪录。
从业务构成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已接近饱和,同比微增0.9%至2840亿元;之前长期担纲“营收第一支柱”的终端业务仅录得2145亿元,与2020年比近乎“腰斩”。
更严峻的是,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不断加码,也为华为的发展道路蒙上阴霾。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限制美国以及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制程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如若消息属实,那么对华为而言,未来想重振终端业务希望依然渺茫。
此前,为了稳住营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内网发文,要求公司一改以追求规模为目的的企业发展战略,转而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健康,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要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并且“彻底放弃一部分国家的市场”。
“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损失要从你们的粮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任正非表示。
不过,单纯地节流无法让华为重回高增速。公司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提振营收?
以三大新兴业务“创收”
“2023年及未来几年,我们的战略关键方向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以质取胜。”开辟新“水源”,是华为高层团队共同提出的解法。
分析华为2022年财报不难发现,华为首次公布了按照产业板块划分的业务收入,包括数字能源(508亿元)、云计算(453亿元)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1亿元)。这背后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未来要让这三大新兴业务肩负起为华为“创收”的使命。
能实现吗?从短期来看,这三类业务的数十亿乃至百亿规模对比终端的千亿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以弥补终端业务下滑的“洞”。
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可期。
以2022年华为产业板块中营收最多的“数字能源”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成立于2021年6月,主要面向数据中心、无线基站、光伏基建等提供逆变器等软硬件设备。据华为研判,在如今席卷全球的“碳中和”浪潮下,各行业企业对于绿色、低碳、节能的需求与日俱增,“预计华为2027年可参与的市场空间将达到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受益于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云计算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不仅如此,专利收费未来也有望成为华为营收的一项重要补充。根据今年7月华为公布的最新专利许可费率,华为对4G和5G手机设置的许可费率上限分别为每台1.5美元和2.5美元,对Wi-Fi6消费类设备设置的许可费率为每台0.5美元等。
资料显示,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截至目前,华为已累计签署近200项双边许可协议;超过350家公司已通过专利池获得华为专利许可。2019年至2021三年企业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亿到13亿美元之间;2022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
不过,华为也强调,合理收费是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据统计,华为历史上累计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约是许可收入的三倍。这也意味着,华为不会将专利收费视为公司的核心营收支柱。
AI大模型能否弯道超车
就在不久前,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3.0版本,其能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推动行业及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热闹之余,这一模型能否帮助华为实现盈利也备受关注。
此前,AI基础软件创业公司九章云极董事长方磊曾表示:“大模型收入来自算力分成,算力是企业必须花的钱,而帮客户在算力上省钱是模型厂商提供的价值之一。”他表示,大模型创业公司的机会和算力提供方绑定,会通过提高模型应用效率创造价值。
算力是训练大模型的基础。在此领域,华为拥有全栈布局,不久前,华为单集群2000P Flops算力的昇腾AI云服务在位于贵安、乌兰察布两地的算力中心上线。也就是说,未来华为通过为合作伙伴提供算力、存力等实现营收增长,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不仅如此,今年7月,山东能源集团、华为、云鼎科技还联手发布了全球首个商用于能源行业的AI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完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采煤、掘进、主运、辅运、提升、安监、防冲、洗选、焦化9个专业的21个场景的全覆盖,实现AI赋能工业生产。
这也是通过大模型“创收”的一种方式——为各行业、各产业客户提供大模型训练平台,并为其定制可迁移、可复制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不过,华为云CEO张平安也指出,大模型本身非常“烧钱”,华为还处于早期投入的阶段。“现阶段讨论盘古大模型的成本和收益还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该领域拥有全技术栈AI解决方案的华为,未来凭大模型实现营收的迅速增长,值得期待。
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概念股活跃 秦港股份4连板、设计总院2连板
观点网讯:5月8日,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概念股继续活跃,秦港股份4连板,设计总院2连板,华设集团涨停,启迪设计、陕西建工、新城市等均大幅高开。截至发稿,启迪设计涨2.31%,报21.24元;陕西建工涨8.39%,报7.67元;新城市涨2.17%,报24.50元。本文源自观点网0000城发环境2022年净利10.56亿同比增长9.09% 董事长白洋薪酬73.64万
挖贝网4月22日,城发环境(000885)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5,794,306.54元,同比增长1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6,193,808.28元,同比增长9.09%。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5,123,380.4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28,265,256.51元。0000坐实现金流危机 祥祺集团香港物业公开招标背后
观点网市场的热点在不断流转,但拥有香港山顶物业及写字楼一贯是身份及财富的象征。几年前,祥祺集团主席陈红天在港“扫货”拿下几个物业,一时风光无两。不过事态反转也很快,近期,有媒体消息称,其三个核心物业被接管。5月8日,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为独家代理,公开招标出售红磡OneHarbourGate东座(现改名祥祺中心),截标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由原业主提供的去年物业估值约70亿港元。0000广东东莞富豪圈大洗牌,张茵身价再次缩水,一张新面孔首次亮相
享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东莞市地处珠三角东岸,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口岸城市。改革开放以后,东莞的城市发展开始迎来腾飞,伴随着营商环境的日益渐佳,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商业头脑,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故事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因此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巨额财富,成为广大创业者心目当中的榜样。大财经2023-11-22 11:22:520000港股将伴随走低?小鹏亏损超预期美股大跌 蔚来新车售价高于预期股价也重挫!
财联社5月25日讯(编辑周新旸)隔夜美股,蔚来-SW(09866.HK)和小鹏汽车-W(09868.HK)股价均遭遇大跌。周四(5月25日)港股表现值得关注。蔚来(NIO.US)盘中一度跌超11%,收盘跌9.49%;小鹏汽车(XPEV.US)盘中一度跌超12%,收盘跌时跌5.05%。小鹏首季数据不及预期何小鹏押注新车G6消息面上,小鹏公布了第一季度营收数据,结果显示数据不及市场预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