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代表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布鲁门巴哈要以“蒙古人种”来指代亚洲人呢?
在我国古代,“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这种自我描述,几乎没有出现,古人更加青睐的是白皮肤,在生活中,女性也常常因白皙而被讴歌。
如今我们知道世界各地分布着不同肤色的人类,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演化、环境的改变,与皮肤表层色素含量有紧密关系。



世界之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人类在相貌、语言、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耶鲁大学博士奇迈可研究发现: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亚人,是被西方“变成”黄种人的。探究背后原因才发现,这也是一种更早的种族歧视手段。
而真正将“黄种人”推向历史高潮的是德国人类学家--布鲁门哈巴,他采用体质特征(尤其是头骨形态)分析法,将人类划分为5个种群:白色高加索人种、黑色埃塞俄比亚人种、红色美洲人种、黑褐色马来人种和黄色蒙古人种。
在奇迈可的著作《成为黄种人:种族思维简史》一书中,奇迈可指出,把东亚人的肤色归类为黄色,并非经验观察的结果,而完全是一种近代科学的新发明。
更令人无语的是,在早期的西方医学当中,许多病症用“蒙古”来命名,“黄种人”这个称呼,在一些西方人眼里,就跟“东亚病夫”差不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方人对不同色彩赋予的价值和情感:
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富庶的欧洲相比,古老的东方显得衰败、蒙昧,本该持着客观态度的科学家们,却有意无意地将一些不好词用在亚洲人身上,认为白种人天生就高人一等,东亚人的肤色也渐渐地由白变黄。
蒙古人病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一称呼,“蒙古人病”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唐氏综合征”,病灶出现在人体的21号染色体。
其中,蒙古人种被鉴定为“黄皮肤”,从此东亚人具有了蒙古体质和黄色皮肤的双重标签。
中国人的皮肤根本不黄,为何却被称为“黄种人”?其实,我们被欧美欺骗了上百年!

在18世纪中期以前,古代西方旅行家在描述东亚人(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时,曾有“白皮肤的民族”的说法,也有将中国人的肤色描述为暗白色、橄榄色等,绝少出现“黄皮肤”的称呼。
无论是什么肤色,都是大自然的选择,无关人类等级。
这是由于后来日本的崛起,渐渐融入西方思想之后,得知“黄色”这一词背后的深层含义。
20多年后,这本书的第十版出版,林奈直接将亚洲人种由棕色改为黄色。奇迈可认为,这是亚洲人种的肤色走向“黄色”的第一步,此前林奈用“棕色”来描述,只不过是一个过渡色。
“黄种人”,在白人看来,就是不健康的人种。

不难理解,“黄种人”便是指皮肤为黄色的人种。然而,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整体肤色并不“黄”,有的人的肤色甚至相当白皙。
在被称为“白种人”的欧洲人里面,除了北欧人相对来说白一些,其他欧洲人的肤色并没有比我们白很多,甚至还要更深。
当时欧洲人发现患有该病症的人,面容与蒙古人种较为相似,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反向衰退。


对此,奇迈可分析,可能是因为蒙古人是历史上最令西方惊恐的东方人,例如成吉思汗、阿提拉等,有利于东亚的威胁,在当时还兴起了“黄祸”一词。
而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象征着高贵,古时候只有皇家才能享用黄色。
所以,在早期欧美人看来,蒙古人是低等的,那低等人就不配叫白种人。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亚人,被“变成”了“黄种人”了呢?

以肤色来划分人种,以人种称呼来命名病症,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种族歧视”。那么,有哪些病症被西方医学界“蒙古”来命名呢?


蒙古斑这是一种良性的先天胎记,普遍出现在世界各种人群中。然而,由于非洲人皮肤色素较深、欧洲人皮肤色素又较浅,不太容易被察觉,大多在东亚人身上比较常见。
奇迈可发现,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被认为与西方一样是文明社会的时候,西方旅行者看东亚人的肤色是白的,一点也不黄。

在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着神圣、智慧、纯洁和高贵;黑色代表着邪恶、死亡、野蛮也污蔑;黄色则意味着忧郁、贪婪、病态和不洁。
后来,该病症在世界各人群中都发现有,这种命名才得以被抛弃。从种族角度去解释科学,是如此的荒谬。


18世纪中期开始,人种分类史上出现第一个重要的学者--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35年他在《自然体系》一书中,首次将人类划分为四种,分别是欧罗巴白种人、美洲印第安红种人、非洲黑种人,亚洲棕色人种。

人类学家以人类皮肤的颜色差异来区别人种,将人类主要划分为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等,其中,中日韩等国的人群被列入到了“黄种人”的行列中。
此外,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被认为由黄河孕育,近现代中国人触及到“黄种人”这样的字眼时,不自觉地就联想到了“龙的传人”。

奇迈可考察了“黄种人”在中国和日本被接受的过程,发现中国人更容易主动接受,而日本人就比较困难,甚至还很反感。
因此,西方医学界便命名为“蒙古斑”,当时有学者还将这种骶部色素斑本解释成“人类进化中脱落了的尾巴的遗痕”,侧面表达出白人的进化程度最高,蒙古褶也是如此。

财经态度丨脑机接口成未来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未来有哪些想象空间?专家解读→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在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脑机接口全产业链,并在医疗、教育、工业、娱乐等领域应用落地。工信部将把脑机接口作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探索,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蓬勃发展。大财经2023-05-31 23:31:060001女篮世界排名 世界女篮排名一览表
10月11日,FIBA官方公布了最新的女篮世界排名,中国女篮上升5位,排名第二。在此前结束的2022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篮力压法国、澳大利亚等强队一路挺进决赛,最终在决赛中负于美国队获得亚军。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美国队依然稳居榜首,中国女篮从第7名上升5位,排名世界第二。澳大利亚队依然位列第三,日本队滑落至第九名。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大财经2023-03-25 03:10:310000烤鱼的制作方法和配料 烤鱼酱料教程及配方
大财经2023-03-21 04:35:280001国铁集团郑州局今天预计发送旅客76.2万人
据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天国铁集团郑州局预计发送旅客76.2万人,开行旅客列车1159趟,其中直通列车922趟,管内列车237趟,最大限度服务节日期间旅客出行。本文源自金融界0000近六成中药股2022年业绩增长 毛利率最高达94%超贵州茅台
随着中药股2022年年报出齐,龙头股亮丽的业绩也拉动了中药板块,5月4日,中药板块人气大增,华润三九(000999)、昆药集团等多只中药股涨停。在板块大涨背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六成中药股2022年实现业绩增长,其中太极集团、金花股份等5股净利实现翻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药板块出现了毛利率在90%以上的个股,为西藏药业,其94.26%的毛利率超越了贵州茅台同年的毛利率水平。大财经2023-05-05 18:0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