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智算中心落户安徽芜湖背后:把算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经像水、电、燃气一样,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即取即用”的社会化服务。
9月1日,由芜湖市政府与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共建的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正式揭牌运营。随着芜湖集群智算项目持续落户,将建成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万P智算产业园,并逐步推进人工智能芯片国产化,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每1000P算力,意味着可以达到每秒100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而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的总规划智算能力是3000P,预计今年年内建成投入1000P智算能力。
可以预见,作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该中心将通过算力产业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安徽乃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如今,身处长三角腹地的芜湖抢抓“东数西算”机遇,不断打通信息“大动脉”,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链接和重要节点。从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获批建设,到优质项目陆续落地,再到此次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的揭牌运营,都证明了这座城市的融通实力。
身处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芜湖何以脱颖而出?
融通
一个城市的发展层级,取决于对生产要素的融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程度上。
数天前闭幕的芜湖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要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打造全国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中心,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在融通层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的出现,有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方面,芜湖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有责任也有能力挑起大梁,提供强大的算力资源和全新的算力服务,为推进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芜湖想要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也需持续提升算力、激活经济潜能。
换言之,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的意义在于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促进区域数据资源整合,加速科创成果孵化和新兴产业升级。
说到这座智算中心的特色所在,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颖用了“五个第一”概括。“这是第一个年内实现千P规模的智算中心,第一个规模供给融合异构算力服务的公共智算中心,第一个具备全国算力集群统一调度能力的智算中心,第一个融合量子安全的智算中心,第一个融通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的智算中心。”刘颖说,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将成为具有产业生态竞争力的智算中心,最有条件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生态。
在赋能数字经济方面,智算中心还有很多亮点。比如,该中心部署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云网融合的天翼云4.0核心节点,具备37万核通算能力,为大模型训练、无人驾驶、设计渲染等提供全场景算力服务。依托智算中心,还能开发“AI原生”应用,各类人工智能模型将在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大量涌现。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带来了全球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总工程师郭亮表示,长三角智算中心落户芜湖,体现了安徽的战略眼光,势必通过优化算力供给、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应用落地,赋能安徽乃至长三角企业发展。
底气
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长三角地区可谓“高手如林”,很多城市也在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但这一次,为什么是芜湖?
首先,作为国家战略,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是“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中部六省唯一的数据集群,既可辐射长三角、服务中部地区,也是联通东西部枢纽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芜湖集群已签约华为、中科曙光等一批重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300亿元。这些项目在建机架规模今年将突破10万个,届时算力规模将提高12倍。力争到2027年,芜湖集群机架数、上架率等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在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方面,芜湖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芜湖的优势,还在于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如很多人所说,“无论水上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芜湖都能制造”。当前,芜湖已经构筑了特色鲜明、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低空经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十大新兴产业。齐全的工业门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芜湖加快高阶算力设施建设、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算力枢纽港的实力所在、底气所在。
建设智算中心,提升算力水平,更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赋能。2017年,全省唯一的中国电信集团级云计算中心正式落户芜湖,拥有数据中心机柜2000架,提供25万核云计算、18P云存储资源。2019年,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和芜湖市共同建设芜湖大数据产业园,引入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旷视科技、南威软件等大院大所及知名大数据企业入驻。长三角地区最领先的市县、行业、企业一体化的“政务云”和全国首个“人民城市云”在芜湖相继发布,积极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智慧治理。这一系列项目,都为芜湖拥抱“东数西算”提供重要的算力支持和云网基础。
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人们对“绿色”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在青山与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最直观的体现,是一座城市选择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坚持系统化监管,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科科长陈超君说,“我们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绿而行,和谐共生。今日的芜湖,生态优美,宜居宜业;今日的芜湖,环境优越,干劲满满。全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走出一条新时代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来源:芜湖日报
【可索赔股票清单】2023年12月最新版,投资者可加入
上海海汇律师事务所专业证券索赔律师娄霄云提醒,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查阅“娄霄云律师”相关资讯申请民事赔偿。大财经2023-12-01 14:27:050001救市无效!房地产陷入破局,2024年前景不妙?
揭秘:政策红利化作泡影从2023年开始,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旨在救市的政策,然而这些措施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救市无效,房地产市场陷入了一片迷雾。一方面,政策红利已经逐渐消退。过去几年中,政府相继推出了购房补贴、放松限购等政策,这些措施曾经一度刺激了市场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效果下降,市场的火爆局面也逐渐平息。大财经2024-01-22 19:37:200001“四个基金经理一台戏”,发生了什么?
近期,汇添富稳健睿享一年持有混合增聘詹杰为基金经理,与赵鹏程、宋鹏、丁巍共同管理该基金。增聘后,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达4人。在公募市场中,4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的情况相对少见,除公募REITs外,目前只有8只基金由4位基金经理共管,并且这些基金多数为“固收”产品。大财经2023-04-17 16:50:590000美国最大就业来源正在降温!美联储抗通胀迎来新帮手?
外媒调查显示,从企业招聘到员工时薪,美国这一最大就业来源正在降温,对美联储来说,抑制通胀或有了新的帮手……非农报告有望显现出降温迹象,这对一直致力于为劳动力市场降温以抑制通胀的美联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华尔街日报》表示,越来越多的美国小企业停止了招聘,这意味着美国最大的就业来源正在降温。大财经2023-05-20 18:20:540000纽约联储调查:通胀预期仍然过高 银行业危机未打击消费热情
财联社5月9日讯(编辑牛占林)美东时间周一,纽约联储公布的一项消费者预期调查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艰难的前景,受访者预计一年后的通胀率略有下降,但仍远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调查还显示,3月份开始的银行业危机并没有严重影响美国人的消费热情。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