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意思 忋人忧天的意思解释
杞人忧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不要担心和自己毫不相干或者毫无根据的事情。成语出自《列子》一书,是一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我们从小学就知道,当时我们只知道它的寓意。当时还记得学这个成语时,还对里面那个杞人大大嘲弄了一番,觉得那人简直太蠢了。但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再读原文,渐渐体会到这个成语却不那么简单,杞人忧天“忧”的还真有些道理,自己当时是多么肤浅啊!应该被嘲弄的恰恰是自己!

原文比较长,看不懂的读者可略过,后面有具体解释。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气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 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原文大意是说有个杞国人总是担心会天塌地陷,以至于寝食皆费,有个为他担心的人开解他说天不会塌下来,地也不会塌陷,那个杞人听了就好了。
仔细分析这则寓言原文,文中对到底会不会天塌地陷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天会塌,会砸着我(这个一定塌,就要塌)。这就是那个杞人担心的问题,以至于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在寓言中杞人的担忧是最肤浅的,没有任何理论根据,学前班水平,只是凭直觉。并且认为塌的时间很近,我这辈子说不定哪天就被砸死了。
另一种观点是天不会塌(这个一定不塌)。这是那个忧杞人之忧的人的观点。这个人比杞人可聪明多了,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宇宙知识也比杞人多,中学水平。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天不过是气积累起来的,无处没有气,你在里面屈伸呼吸,终日在里面行走、休息,担心什么!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气中伤。”
日月星辰,也是气堆积起来的,就像气球一样,其中有发光的,就像太阳一样,就是掉下来,也不能伤你一根毫毛(天塌下来有大个顶着)。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至于地嘛。大地是由土石堆积起来的,充满四面八方,无处没有土石。你踩在上面,成天在地上行走、停止,担心什么!听了比自己聪明的人的话,杞人的担忧一扫而空,马上从床上蹦了起来,如释重负(看来有知才无畏,知识改变命运啊!)。
第三种观点是天将来会塌(这个可以塌,现在不塌,说不定哪天塌)。这是长卢子(楚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的观点,长卢子比前面那俩都聪明,考虑更全面。教授级别。
“虹蜺也,云雾也, 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 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 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蜺虹啦,云雾啦,风雨啦,四季啦,这是天的自然现象;山川啦,江海啦,金石啦,火木啦,这是地的组成部分。天是气,地是土,怎么说不会坏呢?天与地,是茫茫宇宙中比较大的。天地没有终结,难以穷究,这是一定的啦;难以观测,难以认识,也是一定的啦。担忧它会崩陷,确实担心得太远;说它不会崩陷,也是不正确的。天地不可能不毁坏,最终总会毁坏的。遇到它毁坏时,怎么能不担忧呢?
说实在的,我挺佩服长卢子。他懂得一些宇宙知识,知道宇宙天体虽然无穷无尽,但却也是有生有灭的,和现在的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差不多,不愧是教授级别,想必长教授是天体物理学专业毕业的。

以上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的认知是层层递进的,一个比一个接近真理。哎呀,怎么把列子先生给忘了?列子先生是什么观点呢?别着急,列子先生还没有出场。到这里,杞人忧天的故事应该完了,我们对杞人之忧(天塌地陷)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没完,还有续集。这个寓言里我们看到三种观点,但是还有对天塌地陷的几种态度。观点决定态度,我相信这是一句真理。
第一种态度,杞人的态度,由于担心有生之年会天塌地陷,以致惶惶不可终日。另一种是忧杞人之忧那个人的态度,由于认为天永远不会塌,所以无忧无虑(至少不担心天塌地陷)。真是无知无畏啊(刚才我说他有知无畏,其实不矛盾)!再就是长教授的态度,我们这辈子不用担心,但是终究会天塌地陷,所以还是担心,为后人担心。考虑得真是长远哪!
最后,该列子先生出场了,好戏总是在后头,压轴的总是主角。列子对杞人之忧的观点是什么呢?
“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
乍听列子先生之言,让人摸不着头脑,大师级别,说话就是有学问啊!说天地会坏的错,说天地不会坏的也不对,各打五十大板。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这并不是列子对天地会不会坏的观点,而是对对待天地会不会坏的态度的评价。那么列子的观点到底是天地会不会坏呢?在这则寓言里列子没有言明,从这里无法得出结论,我们只能另辟蹊径,从别处找答案。在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前面列子对天地有如下论述。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这段话非常难懂,大体意思是说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东西产生的。天地万物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天地万物的产生经过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形成的过程。在此之间有一个“混沦“的状态。万物相混,渺茫恍惚,未曾分离的状态,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叫做“易”。“易”没有形状,“易”变化而成为一,一变化而成为七,七变化而成为九。
这里我们没有必要纠结列子所说的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从中可以看出,列子的宇宙观是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从无到有,所谓无中生有,有生有灭。这样说来列子认为天地早晚也会坏的,与长教授观点一致(大师也是从教授过来的嘛)。两人观点虽然一致,但对待天塌地陷的态度却迥乎不同。
“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坏不坏,我这辈子是不知道了。那么坏不坏就那么回事,不都一样吗?就像活着的时候不知死了怎么样,死后不知道活着怎么样(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坏与不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我既不为古人担忧(当然不用担忧古人,古人已经作古),也不替后人担忧(也不用为我们担忧,到现在天也没塌)。看透生死,生何欢,死何惧,豁然大度。清静无为,安时处顺。道家思想之真谛。这一点,比长教授可高明多了。
至此,关于杞人忧天的辩论就大结局了。但是从杞人忧天辩论中我们是否获得这样的道理:我们不只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那么就是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得得失失、蜚短流长、悲欢离合,还有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是否也不应该放在心上呢?
转型升级 向“光”挺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福建南安6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彩云田宏炜)新材料专业毕业的曹琳大概是在行业最难的时候进入光伏行业的。在福建一家生产高效晶硅电池片的企业,曹琳一干就是9年。如今,他是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工艺主管。大财经2023-06-19 17:35:320000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形的棱长总和公式
一道高中立体几何题-求长方体的棱长之和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为8,其表面积是32,并且三个棱长为等比数列。求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解:解法1:设三个不同的棱长为x,y,z,那么根据已知的条件,xyz=8,2(xy+yz+zx)=32,y·y=xz将三个式子带入第一个中有:y=2因此xz=4,再把y=2和xz=4带入2(xy+yz+zx)=32,可以得出:大财经2023-03-22 11:19:460003金证股份(600446.SH)拟筹划增发收购文华财经90.97%股权事项 5月10日起停牌
智通财经APP讯,金证股份(600446.SH)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文华财经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文华财经”)90.97%股权事项,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12030年,中国有望超美成为全球第一,新加坡部长:中国不是日本
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近在出席北京“中国——新加坡”论坛时发表致辞,称并不认为中国将会走日本的老路。王乙康提出这一说法的背景是,目前西方经济学者很喜欢用中国所面临的现状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所面临的危机做对比,依旧掏出那一套已经延续30年的“经济崩溃论”。大财经2023-12-04 13:33:090000拉皮条什么意思 拉皮条被抓判多久
2021年9月6日,位于以色利北部,戒备最森严的吉尔博亚监狱发生了一起以色列历史上最重大的越狱事件;。6名囚犯通过浴室地板上的竖井从隧道逃脱,在以色列警察、军队进行大规模搜捕后,他们被重新抓获。在侦查过程中,警方怀疑这6名逃犯之所以能成功越狱,极有可能借助了内部帮助,也就是说,监狱里出了“内鬼”。大财经2023-03-21 08:05:0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