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3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大财经2023-03-21 20:52:271

柳下惠是鲁国柳下邑人,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故赵村就是今天孝直镇的展洼村。目前保留有“和圣柳下惠故里”的明代石碑、“和圣祠”等遗迹和几部有关族谱。

孟子用柳下惠不论进退皆坚守“操守”的事例告诫人们:人可贵可贱,可富可贫,但不能越过“节操”这条界线。做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紧紧把握住这个基本点:要正派,办事要出于公心,要与人为善。不论你做什么,只要把握住了这个基本点,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大节。大节是人格、品味、形象的体现,一个人没有大节,人格何在,焉能为人。济宁搜索?70后的搜索生活?情感休息室?大学生在线?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和圣柳下惠

柳下惠(前720—前621年),鲁大夫展无骇之子,与臧文仲同时,又号柳下季,本名获,字子禽,春秋时鲁国人,展氏,食邑柳下,私谥为惠,故又称柳下惠,主要活动年代在鲁国庄、闵、僖、文四朝之间。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以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为“和圣”。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卒于鲁地故赵村,享年一百岁,谥号为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论语》记载柳下惠在鲁国做士师时。这是一个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当时鲁国王室衰败,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权贵,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100多年后的孔子在谈到这事时还十分气愤,说&34;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34;(《论语·卫灵公》)柳下惠虽然屡受打击排挤,仕途不顺,他的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有人问其故,他答道:&34;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34;(《论语·微子》)意思是说,自己在鲁国之所以屡被黜免,是因为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到了哪里也难免遭遇被黜免的结果;如果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批林批孔时期的盗跖痛斥孔子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柳下惠

《庄子·盗趾》说他是盗趾的哥哥,我们无法考证是与不是。说孔子让柳下惠去劝说盗趾,柳下惠说管不了这个弟弟,于是孔老夫子决定自己去劝说盗趾,结果被盗趾骂了出来。柳下惠卒于公元前621年,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柳下惠去世80年,孔子才出生,可见孔子是不可能见到柳下惠的。所以《庄子·盗趾》是假托的作品,当然这不影响《庄子·盗趾》篇的思想价值。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柳下惠墓

搜索创作挑战赛我们平常说人人都有底线,就是说做一些小的坏事行,超越底线坚决不行。因为一旦越过底线,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不是人了。每个人都要有底线,很多人为了底线不怕失去生命,原因就是跨越底线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不如守住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可现在有一些没有底线的人,比如张家界新娘事件,很是让人无语。

介:耿介,有操守,不趋时。传说柳下惠曾经三次被罢免,三次又因为良好的德行被推荐到三公的位置上,但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三公: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军事长官)、司徒(行政长官)、司空(监察长官)。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抄写原文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柳下惠坐怀不乱雕像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柳下惠是什么意思网络
明代石碑

书归正传。孟老夫子说:“柳下惠不因为有大官做便改变他的操守。”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