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59

你发现了吗(原住民大量搬离市中心,新市民却在市中心购房定居)

大财经2024-01-22 21:04:450

这些年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市中心的原住民很多已搬迁到二环外,甚至三环外居住,而很多新福州人却在市中心买房居住。

有次与表姐聊天,谈到三坊七巷的房子。她至今仍感遗憾,跟我说,那套宅院放到现在,至少值一个亿。

遗憾归遗憾,城市改造建设就是这样,时代在发展,你是无法阻挡的。

三坊七巷现已成为5A级景区,福州的名片。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从我家厨房窗口看下去,就是乌山北坡广场刻着“乌石山”的大石碑。

大姑随女儿女婿居住在三坊七巷郎官巷的一个大宅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东街口百货公司扩建,表姐夫所在宅院被征用、拆迁。表姐夫家兄弟三人在二环外的河南新村分配到四套商品房,表姐夫分到一套。

乌山北坡广场及停车场地块,原是市饼干厂集资建房及部分商品房。原来上乌山的通道,只有一条狭窄的小巷。

我是2009年初来省城福州,已在此定居生活15年了,是新福州人。

所以,在大伯家,我往往待十几分钟就撤。为什么?实在受不了那一阵阵徐徐吹来臭气。

这一切变化,与拆迁原住民的奉献是分不开。为了城市快速发展,他们搬离繁华地段,来到当时配套不全,尚属偏僻的二环、三环外,我们这些新福州人应向他们表达崇高敬意。

说实在的,当年的福州,城市范围小,道路破烂,很多房子都是木头的,“纸糊”福州,名不虚传。据说,只要一有火灾,半条街房子,都会被连片烧毁。

每个周末,我都会骑上自行车,花40多分钟时间,从三叉街来到商业厅附近的大伯家。

城内100多条内河,更是有名臭水沟,居民生活垃圾,粪便,随意倾倒河中,一到夏天,更是臭气熏天。

市民的居住环境同样不容乐观。大伯居住的大院,是早年建造木制房屋,多户杂居。

大伯一家原住在中山路省商业厅附近的民宅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家所在的那片区域上,被征用、拆迁,建成中石化大厦及省福利彩票中心。大伯一家后来在西二环外的西洪新村分到三套商品房。

2004年9月,我和父亲在福州购买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房子,总价53万元。房子位于道山路乌山文心园,周边有林则徐纪念馆、三坊七巷等著名景点。房子的位置、交通、医院和学校都很好。目前,这套房子的市场价在500万元左右,二十年,房价涨了近10倍。

福州已成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文明之城,宜居之城。最近,福州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证书(中国唯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受单位委派,我脱产带薪来福州学习两年。学校在三叉街,当时属于偏僻的郊外。

父亲姐弟四人,他排行老小,上有大姐,两个哥哥。50年代中期,父亲从学校毕业后,离开老家福州,去了闽西龙岩工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福州城建日新月异,内河治理成效显著,城市面貌也已焕然一新,“纸糊”福州不见了。

父亲的哥姐及亲戚均生活在福州市中心的鼓楼、台江。

早年福州,公共厕所极少,家家都在房间里摆个马桶,作为方便之用。每个清晨,你可以看到一个福州独特的景观,一个个大男人提着马桶,站在路边,等待运送粪便板车的到来

二十多年前,三坊七巷翻建改造,多少原住民被迫搬迁到三环外的鹤林新城。

政府为了打通三坊七巷景区与乌山景区之间联系,使两个景区联成一个整体,花了两个亿,将饼干厂集资房整体搬迁,建起了乌山北坡广场及停车场。原住民则被安置在西二环外的多个商品房小区。

为什么都是大男人倒马桶,你知道的,福州男人可是最疼老婆的,全国闻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