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44

62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专家预测人口暴增5000万,为何没有实现)

大财经2024-01-09 12:06:114

总之,国家应加大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力度,提高生育政策的包容度,系统性地营造有利于生育的政策环境。

这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和过去的情形进行对比,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上一次中国的人口负增长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196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达到了-4.60‰,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滑趋势。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年轻人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更加独立。

而且在大城市里面,一栋房子动辄上百万,有的可能甚至上千万。

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14.12亿人,较去年年底减少85万。全年有956万人出生,出生率为6.77。死亡人数为1041万,死亡率为7.3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6%。

随着人口的下降,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当代国人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婚姻状况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结婚率的下降,离婚率的上升,首次结婚年龄的延迟。

虽然自2013年实施“单独二胎”以来,国家一直在逐步放宽生育政策,但整体来看,人口增长速度仍在持续下滑。

考虑到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国家应逐步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并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率先达到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经费的全覆盖。

然而,那是由于三年之苦,内有天灾人祸,外有美苏两国的敌对与封锁,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才有了人口减少的现象。

“单独二胎”政策刚一开放,一些人口专家就非常乐观地预测了我们国家将来的人口增长率。一些专家更是夸下海口,说这样的政策会极大地促进出生意愿,使我们的人口“暴增5000万”。

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社会和政府对于生育的态度。

促进妇女在家庭、职业与自我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是提高生育意愿的一项关键措施,具体措施有:保护妇女劳动权利,延长职业妇女育儿假,帮助妇女产后返回工作岗位,并为她们提供育儿服务。

当然,单一的政策措施,并不能决定生育率的提高,唯有建立一套覆盖婚姻、生育、教育、住房、养老、社保等一系列家庭扶持方案,通过对公共服务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保障家庭的全面发展,促进家庭的生育意愿。

不管在2016年开放二胎之后,还是在家长的催促以及在政府的号召下,年轻人都非常排斥结婚,尤其是夫妻丁克的人数急剧上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生孩呢?

首先,新的时代具有开放的思维,独立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包容性。

特别是现代女性,她们不再像之前封建社会下的女性一样,一生只能依附于男性被束缚在家庭里面,反而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建国以来,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几乎不可能。这个残酷的事实,来得太过突兀,却又在情理之中。

当然除了社会的包容以及女性思想的解放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成本上升,工作压力山大和养育孩子精力有限。

当然,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会有所下降也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种常态,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起来。

与之相伴的,还有人口红利的消退、养老压力的增加、消费市场的萎缩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要结婚生子就意味着要有所谓的彩礼,房子,车子,这几样东西缺了一样都不能顺利结婚。

虽然0.6%看似不多,但85万人也不容小觑。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人口还会继续减少,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超过85万。

生育率不断下滑,并非中国所特有。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欧洲,美国,日本,韩国,都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潮流”。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近十年来,并没有如专家们所预料的那样,人口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发生,而是在61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

那么,为何出生率出现了下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身体原因导致的不孕;二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不愿生育”;三是生理性排斥。

一个多元的社会,对每个人的选择权都给予了尊重,其中就包括结婚、生育的权利。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或者是剥削都大大降低,不会因为女性不结婚就嗤之以鼻或是人人喊打。

在结婚人数不断减少,平均结婚年龄不断上升,单身人口不断增多的今天,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成本也是极其昂贵的,尤其是现在“鸡娃”的现象,家长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从前的百倍,这也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从整体上讲,我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较大的政策空间。人口生育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制定一套家庭福利的配套政策,这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