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4

10年只产3台(敲中国竹杠的下场,就是4000吨级起重机抢都抢不到)

大财经2024-01-03 17:07:370

如今,徐工集团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工程机械的所有品类,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有20%的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现代工业发展中,制造这些重型设备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顶尖水平,“大国重器”并非自我标榜,而是实实在在的定海神针。

2019年,还是沙特,还是荷兰公司,在国际竞标中,我国4000吨级起重机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国外相关企业纷纷侧目,由衷感叹道:“低估中国是一个错误”

多年来,徐工一直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领跑地位,更是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三名。

#文章首发挑战赛#

2002年,徐工集团的领导找到孙丽,希望她能够承担起15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塔臂研发任务,当时孙丽的女儿出生还不到半年,正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几经权衡之后,孙丽接下了这个“重量级”的任务。

徐工集团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一家兵工厂,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徐工人曾经辗转多地,工厂搬到哪,人就跟到哪,坚决完成支持前线的生产任务。

整个工程历时6个小时,XGC88000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这是它的第一次出国之旅,以惊艳的表现征服了沙特方面的相关人员。

而履带式重型起重机,可以将重物吊起后,行驶到指定位置,再将重物准确安装到位,这样的技术,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掌握。

为了突破一车两用技术瓶颈,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大型工程施工工法,不断对设计思路进行修改和优化。

我国的技术人员到德国参加展会,想要学习一下德国的设备技术,却被德国人嘲笑说,反正你们也造不出来,别费这劲了。

郁闷也好,气愤也罢,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埋头苦干,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才能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当时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德国和荷兰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想要进口,他们就会漫天要价,即便愿意支付高得离谱的价格,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未来,徐工定会带给国人更多惊喜!

到了2008年,我国已经能够生产接近1000吨级的起重机,而荷兰则达到了3600吨级,虽然差距在缩小,但依然被他们远远领先。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我国自身的建设问题,而且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同类产品报价,应声跌落20%,市场话语权的拥有者,已经发生改变。


即便如此,徐工也没有停下脚步,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生产了三台4000吨级起重机,目前正在生产第四台。

没有任何参考模型,一切都得自己摸索,单是一个产品的概念设计,就让整个团队都殚精竭虑,足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荷兰的一位起重机机长,指着工地上众多的吊车对我国工程师说:“看吧,没有一辆是中国制造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大批重点工程陆续上马,越来越多的要用到这种重型起重机,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只能向外国租借或是进口。

如果是一个重达4000吨的重物,要把它吊到空中,然后精准安装到指定位置,就需要用到重型起重机,4000吨是什么概念呢?

此后,孙丽再接再厉,接连突破260吨级、350吨级起重机的技术,犹如一场漫长的追逐赛,孙丽在慢慢加速。

此后,我国各类重型机械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与到世界各国的建设当中,据统计,2021年,我国出口工程机械设备达到了340多亿美元,产品销往218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研发来不得半点折扣,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有多少方案在她脑海中被推翻,就像是一个在丛林中追逐萤火虫的小女孩,那点光亮始终在前方,似乎触手可及,但却又始终难以和她若即若离。

技术竞争是决定一国制造业地位的关键因素,徐工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如今已经拥有超过6000人的技术团队,其中有100多位更是国内工程机械方面的领军人物,正是依托如此强大的科技队伍,徐工才能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实力与底气。

起重机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可以借助机械的力量,将重物轻松提起,它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重型起重机就没那么简单了。

“被宰”的感觉很难受,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垄断着技术和市场呢!当时我国生产出了第一台5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可是德国已经达到800吨级,16倍的差距,压的人喘不过气。

没有接触过大型工程的人很难想象,重型设备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世界上没有“力拔山兮”的神仙,也没有名叫“擎天柱”的变形金刚,但却有和他们拥有同样力量的重型机械。

这个重量,相当于2600多辆小轿车,或者400头成年非洲象。

当时沙特有一项工程,需要吊装一台重1700吨、高92米的洗涤塔,结果被荷兰公司拿下订单,我国则派出工程师进行方案的规划实施。

孙丽出生于1972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她成为徐工集团的员工,当时的国产起重机还处于50吨级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巨大。

中国,必须要打一场翻身仗!而这场仗的领军人物,却是一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士。

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无疑是徐工的骄傲,凭借世界首屈一指的技术和性能,逐渐取代美、德同类产品,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其中,2020年交付的第三台起重机,技术已经得到进一步升级,操控更加智能化,运输、拆卸、组装也更加便捷。

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满脑子除了数据与图纸,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孙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不到半年,就瘦了20多斤。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4000吨级起重机,就是这样一件“大国重器”,它究竟有什么能耐,能让世界为之侧目?它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也许正是有这样的经历,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刻在徐工的骨子里,建国后,于1953年,才最终确定落户江苏徐州。

最终,孙丽大胆采用新理念和新技术,一举突破技术难关,于2013年研制出国产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0,让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全球,填补了国家多项技术空白。

本来是我国与荷兰合作的工程,但荷兰公司却对我国人员严防死守,严禁我国工程人员进入起重机驾驶室,还对我国规划的方案提出种种简直不可能实现的苛刻要求,如果达不到,他们就拖延工期。

从此,她马不停蹄的在全国跑,去采集一线工程数据,利用晚上的时间,熬夜计算数据,设计图纸。历时一年多,终于研发出15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由她主持建立的塔式工况应用成果,还被选入机械工程教材。

在沙特石油项目中,XGC88000展现出它强悍的实力,这个价值2亿元的“巨无霸”,拥有超过200米的臂长,相当于70层的高楼,它的任务是吊起一个2000吨重的洗涤塔。

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力大无比,而它的力量源泉,正是那些默默工作的设计者和制造者,他们用智慧的力量,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不朽传奇。

XGC88000承载了我国制造业的荣光,它拥有3项国际首创技术、6项国际领先技术以及80多项国家专利。

经过改组之后的徐工,到了1992年,已经拥有近两万名员工,固定资产达到3.45亿,全年工业总产值近九亿元,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2年,徐工占据了全球移动式起重机行业榜首,同年并购全球混凝土领军企业德国施维英公司,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千亿级企业集团。

1957年,徐工就生产出第一台塔式起重机,从此开始在工程机械领域大展拳脚,不断攻克难关,为我国早期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徐工集团正式组建是在1989年,将当时徐州的重型机械厂、工程机械制造厂、装载机厂和工程机械研究所进行了整合,使徐工集团成为综合型的工程机械集团,这一举措的初衷,就是为了加速中国机械制造的发展步伐,打破国外的垄断。

2010年,新的征程与目标摆在了孙丽眼前,由她带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开始向千吨以上级起重机发起冲击,这就像是一个瓶颈,一旦突破,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顺畅,但是比起之前的成果,实现这一突破谈何容易。

作为我国四大重工企业之一,徐工集团已经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广大徐工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