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0

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原因何在)

大财经2023-12-28 12:15:560

按照新国标的规定,食品包装不应超过三层,生产者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的20%。对于包装空隙率的计算根据单件商品的不同净含量要求不同。但一旦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以及混装要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即判定为过度包装。

有调查指出,随着原材料、线下铺货渠道以及线上营销推广成本的越来越透明,通过包装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是促成交易达成的重要手段。包装越好越吸引人,商品卖得越好,甚至还能卖上高价。

“公摊面积”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房地产领域,主要是指楼道、走廊等公共区域,网友由此延伸到零食的包装问题上。其实,在包装行业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包装空隙率,是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

这种现象在现实消费中是普遍存在的。消费者看到商品的第一感觉就是透过外包装,包装得越好越显高档,似乎就越能凸显商品的品质更高。好的包装与更优的商品品质之间似乎形成了某种天然关系。更有甚者,有的消费者出于社交和礼品消费需求,追求的就是华丽包装,至于商品品质则成了第二位。

过度包装的根源在哪里?要知道,包装成本是要核算到生产成本里的,减少包装成本便能节约生产成本的道理,商家当然明白。可商家为何愿意加大包装成本呢?

(大众新闻客户端 修从涛)

正是在这些消费心理的“鼓励”下,商家越来越重视包装。一盒成本只有几块钱的月饼,通过包装卖到了上千元;一盒牛蒡参茶为提升身价,包装空隙率达到66.05%……

应当看到,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消费理性的回归,过度包装的“面子工程”将越来越不适用品牌的长远发展。那些将经营重心从商品质量转向包装,并以此吸引顾客、占领市场的企业,未来的路也注定走不长。

当然,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包装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包装吸引消费者,无可厚非。但扩大“公摊面积”,过度包装,并不能引来回头客。让包装回归实用功能,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正向引导、参与和监督。

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到40%,而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然而,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时,越精美的包装只会越放大消费者的失望情绪。以零食领域来讲,微博一项公开调研显示,84%的消费者认为,当前零食市场存在过度包装。有媒体指出,资源浪费、涉嫌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不良的行业导向,构成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的“三宗罪”。

“看似三等份的饼干,打开盒子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一片分装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箱装牛奶仅有5小盒,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前不久,零食“公摊面积”的话题冲上热搜,零食领域的包装问题引发热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