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28

国内消费电子泛射频龙头(信维通信,卫星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大财经2023-12-18 17:06:190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吴证券 马天翼 周高鼎)

在无线充电领域,信维通信布局已趋于成熟。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在 2024 年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来自于卫星互联网业务中的连接器供应,该业务具备高质量的盈利能力,使得公司在收入利润端快速放量。

今年 6 月,特斯拉收购德国无线充电系统专业企业 Wiferion,向无线充电设备迈进了重要一步。

在 5G 发展初期 LDS、FPC 方案共存,苹果手机主要采用 FPC 方案,安卓手机主要采用 LDS 方案。2022 年全球 5G 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近 7 亿部。因为高频段 5G 手机将逐渐采用 FPC 方案,即在中低频段主要采用 MPI,高频段主要采用 LCP,所以高价值量的天线比例在持续增加。

3.1. 5G 行业加速渗透,天线行业量价齐升

美国拥有世界排名第四的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但据 Brattle Group 估算,2022 年美国仅有 29.8 万个宏基站和 15 万个小基站(同年中国共有 1083 万个通信基站),基站数量严重不足;同时,美国使用的通信频段为毫米波,信号的空间损耗严重,覆盖范围小。较少的基站数量和较小的覆盖范围,让美国运营商只能优先满足人口密集城市的通信需求,而基站未能覆盖的地区,则成为了星链的潜在市场。

星链使用简单,覆盖率高,用户数量高速增长。星链用户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用户在购买地面接收器后,只需将其安装在户外,与路由器相连并激活服务,便可享受百兆互联网体验,满足了美国基站未能满足的通信需求。随着低轨卫星不断发射,星链的覆盖率也将不断上升,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由于星链使用简单和覆盖率高的优点,星链用户数量高速增长,目前已突破 200 万户。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目前仍处于业务拓展和客户导入的关键时期,LCP 天线、车载无线充电和卫星接收器天线等业务若能成功拓展和完成大客户的导入,将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增长动力,但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则有可能错过相关市场增长的黄金时期。

单颗天线形成的信号强度较低,为了将信号传递到卫星,PCB 板上紧密地搭载了 1280 颗天线,通过电磁波干涉形成的波束具有的强度是单颗天线的 3500 倍,满足了与卫星通信的强 度要求。

PCB 上搭载了约 1280 颗天线,用以实现与卫星的信号传输。

天线单元共有 6 层,1 到 5 层都在 PCB 板内。最上方两层是两片圆形贴片,顶部贴片用于接收 11.7GHz 的电磁波,底部贴片用于发射 13GHz 电磁波。最下方一层是芯片和与芯片相连的两根馈电线,馈电线通过电荷感应向上方的圆形贴片传递信息或从圆形贴片接收信息。

2.卫星互联网业务:美国基站数量较少,毫米波覆盖能力差,为卫星通讯留足了发展空间。卫星通讯行业自星链商用以来,用户数量高速增长。

无线充电领域,公司除接收端外已切入手机发射端、手表发射端等多种发射端产品,覆盖产品体系日益全面。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业务边界,打造“泛射频化”业务布局,新业务逐渐迎快速成长期。

目前我国的低端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已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而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超过 80%依赖进口,更高等级的 PI 薄膜则仍处于空白领域。

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公司目前为连接器供应商龙头,但长期来看,Amphenol 等海外厂商和国内连接器厂商均为潜在竞争对手,公司面临卫星接收器连接器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未来,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照明产品等智能家具也能通过搭载无线充电功能来减少杂乱线材的使用。

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相应设备以发射和接收信号,进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从技术原理来看,目前实现方式主要有四种: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

3.2. Qi 协议发展迅猛,无线充电产品体系走向全面化

信维通信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特斯拉客户资质认证,未来将开始供货并逐步放量。

信维通信是地面接收器连接器的供应商龙头,占据了先发优势。因此我们预计公司该业务随着用户渗透率提升而高速增长,预计该业务 2023-2025 年收入增速为 67%/100%/140%。

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Qi2.0 无线充电标准的发布预计会给公司无线充电带来更多的机遇。

Qi2.0 无线充电标准将会纳入苹果的 MagSafe 磁吸充电功能,这正是信维目前这套技术与生产线的标准,也预示无线充电的技术门槛与行业集中度都将更高,对信维的无线充电业务发展大有裨益。

盈利预测:

公司从最开始的 RX 接收端,到目前已经覆盖了无线充电发射端、耳机、平板、Pencil 等产品,覆盖的产品体系越来越全面。

1.2. 专注主营业务投入,继续拓展业务边界

今年年初,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宣布,下一代 Qi2.0 无线充电技术将建立在苹果 MagSafe 磁吸充电技术之上,预计 Qi2.0 标准将于之后正式公布。

控费方面,三费合计 5 亿元,绝对值有所增加,但近年来期间费用率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精细化预算管理控制下控费成效较为显著。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技术不需要匹配消费电子的充电插口型号,使用方便,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2019 年至 2021 年,信维通信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37%/30%/19%,呈下降趋势;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20%/15 %/7%,也在同比下降。

1.4. 收入增速放缓,盈利承压

信维为低轨卫星连接器的国内供应商龙头,有望拓展天线业务实现单位接收器价值量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及模组、EMI\EMC 器件、高精密连接器、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领域。

2017 年-2020 年,公司在射频前端、汽车天线、基站天线、MEMS 器件等领域布局。

2022 年,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影响,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在和 2021 年相近的水平。

目前 5G 网络的部署采用两种频段:FR1 和 FR2。FR1 是低频段 Sub-6GHz(频率范围 450MHz-6GHz),特征是传输距离远、覆盖面积大;FR2 是高频段 mmWave(频率范围 24.25GHz-52.60GHz),特征是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但覆盖面积有限。

地面接收器作为星链通信不可或缺的设备,其销量紧跟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目前信维通信为地面接收器的连接器供应商,相关业务由旗下子公司亚力盛负责,将直接受益于星链用户数量的增长。同时信维在逐步突破天线壁垒,挤进地面接收器天线的供应链,通过业务拓展实现单接收器中价值量增长,进一步享受用户数高增速的红利。

1.3. 大股东持股比例稳定

消费电子是公司主要的下游应用市场,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是公司新兴的下游应用市场,均存在空间广阔的应用市场,可为公司的成长提供较大发展空间。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及模组、EMI\EMC 器件属于公司的传统射频主业,竞争力一直领先。公司在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传统主业中保持技术工艺领先,既在上游材料方面获客户认可,又在下游全球多家大客户中保持份额稳定。同时积极拓展智能家居等 IoT 领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零件到产品软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发展。

公司总股本 9.68 亿股,其中 1.44 亿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 14.87%,8.24 亿股为无限售条件股票,占比 85.13%。实际控制人彭浩 2010 年底持股比例为 26.89%,上市后实际控制人部分减持了公司股权,截至 2023 年 Q3,实际控制人彭浩持股比例为 19.48%。

我们预测公司 23-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73、0.98、1.29 元,选取同为北美大客户零组件及组装供应商的立讯精密;精密件与结构件厂商领益智造、顺络电子;以及射频龙头卓胜微做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 23 年平均 35 倍 PE 估值。

随着 MPI、LCP 渗透率提升,天线价值量也有望持续增长。

信维通信在高速成长期中逐步收购了艾利门特、威尔视觉、德清华莹、聚永昶的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得益于成功的业务扩张,信维通信营业总收入逐年攀升。2020 年,由于海外疫情,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信维通信的海外销量飞速扩张,增速最大。

星链通信通过地面接收器和距地表 550KM 的低轨卫星实现信号的传输,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 100Mb/s。

天线业务方面,公司得到北美大客户在内全球各大科技客户的认可,正加大拓展天线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覆盖率。

国内 MPI、LCP 天线的发展受到原材料和技术能力的制约。

信维通信 LCP 产品已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

——————————————————

消费电子换机周期变长,资产收购使得公司盈利承压。

1. 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北美大客户产业链中天线、结构件等多料号的导入、渗透率的提升,有利于公司提升该领域市占率。同时公司横向拓展国内安卓品牌手机用户,从旗舰机逐步下沉,提升客户内部的渗透率,有望带来业务新增量。因此我们预计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稳步向上,预计该部分业务 23-25 年增长率分别为-4%/14%/5%。

地面接收器可拆分为 6 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是天线外壳、蜂窝网孔板、橡胶蜂窝板、PCB 板、铝结构背板和底座。其中 PCB 板是实现信号收发的核心组件,其上搭载了所有的微型天线单元,一侧绘制了复杂的电路和芯片,另一侧则绘制了 1000 多个蜂窝状网格,每个网格对应一个天线单元。连接器处于底座中,负责完成 PCB 板与路由器的连接和信号传输。底座还安装有两个电机,用于供电。

第一个阶段是业务较单一(天线)且客户局限在国内,第二个阶段是收购莱尔德前后所经历的阵痛期,第三个阶段是收购莱尔德之后的高速成长期以及并购其他企业来实现泛射频布局,第四个阶段是公司入股德清华莹等切入射频前端领域,第五个阶段是公司加入汽车数字连接协会,进军高端被动零件领域。

特斯拉加速入局无线充电,公司产品有望出海。

2011 年-2013 年,公司收购北京 Laird 并切入诺基亚、摩托罗拉、Sony 和 LG 等手机厂商,同时公司搭配 LDS 天线项目和技术改进项目,储备了大量潜在产能。2014 年-2016 年,Laird 整合成功并向“泛射频”方向扩张,收购了深圳亚力盛和入股艾利门特,涉足射频连接器、隔离器件、无线充电、NFC 模组、声学等。

公司在磁吸充电技术上也深耕多年,构建了从无线充电材料到模组的垂直一体化能力,积累了给国内外科技厂商大量供货经验,特别在铁氧体、纳米晶等磁性材料方面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高精密连接器依托优势技术实现规模快速放量,在服务器、汽车、商业卫星通讯等领域取得进展,公司已为北美客户提供高频高速连接器等产品,也在积极导入新产品;LCP 天线及模组不断加强垂直一体化能力,切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被动元件搭建国际化研发体系,着力推进高端元件国产化替代,公司 MLCC 项目按计划推进,处于产品试样阶段,正在准备批量试产;汽车互联产品(无线充电、5G 天线、UWB 等)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培育增量新市场,已获得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及 Tier1 的供应资质。公司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渗透、产品线的横向拓展来打造可持续发展潜能。

2006 年-2010 年,公司从成立到上市,产品主要为弹片天线、FPC 天线、AP 天线,客户主要是步步高、OPPO、华为、三星、Jabil 等。

电磁感应是目前最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各安装一个线圈,充电时在发射端输入电流,发射端线圈产生磁场,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接收端线圈中会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

方案设计环节通常由终端厂商提需求,方案厂做设计,难度很高。芯片环节是指电源管理芯片,对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都有很高的要求。磁性材料一方面可以增加磁通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磁屏蔽,目前常用的磁性材料有铁氧体、纳米晶等。传输线圈需要内置在终端中,对低损耗和轻薄化有较高的要求。模组制造难度较低,但对轻薄化、小型化有较高要求。

产品迭代的风险:消费电子行业具备创新周期短、产品迭代快的特征,下游需求不断变化,只有不断推出有创新力的产品,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公司如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未能在生产、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持续占据竞争优势,未来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MPI 天线主要材料为电子级 PI 膜。由于 PI 薄膜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及材料特殊性,目前 PI 薄膜主要供应商仍为海外企业,包括杜邦(Dupont)、日本宇部兴产(Ube)、钟渊化学(Kaneka)、韩国 SKCK-OLONPI 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达迈科技等,这几家公司基本垄断了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以上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

无线充电兼容性强,在安全性、灵活性和通用性方面体验更佳,发射端可拓展场景丰富。

在国内客户,公司在手机接收端一直占据着领先优势,也切入了手机发射端、手表发射端等多种发射端产品。

地面接收器的核心组件是 PCB 板和连接器。

2021 年至今,公司持续拓展高精密连接器、LCP 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加大在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应用领域的投入,已实现从消费电子到“消费电子 卫星通讯 智能汽车”多业务发展阶段的跨越。

图20: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2020 年,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增长迅速,收入占比增加,无线充电业务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毛利率,造成该年份毛利下滑。2021 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滞销、降价促销等原因,毛利进一步下降。

全球终端天线企业竞争方面,美国日本领先。

公司于 2013、2016、2019 年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希望将公司打造为合伙人的平台,让公司持续的高速增长。

信维通信产品在无线充电产业链中占据着可观的价值量,消费电子和汽车为主要市场。无线充电市场中,产业链按价值量从上到下分别分为方案设计(30%)、芯片(28%)、线圈(21%)、磁性材料(14%)和模组制造(7%)。从应用领域来看,消费电子(36%)和汽车(29%)占比较高,消费电子产品对无线充电需求较为强烈。

手机销量的结构性的变化会带来天线销量的增加。

两方面因素对低轨卫星数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若想为全球提供联网服务,至少需要 10000 颗以上的低轨卫星。

无线充电芯片目前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通信终端、消费类电子和汽车电子,具体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无线车充等。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市场潜力巨大,而无线充电的可用性和便捷性也有望随着发射端应用场景的拓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2019 年的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业绩目标为 2019、2020、2021 年营收不低于 50、65、85 亿元。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5G 手机的渗透率迅速提升。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出货量并无明显增长,但 5G 手机出货量增长较快。根据 Yole Development 统计显示,2022 年,5G 手机占比为 50%左右,预计 2022-2028 年 5G 手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2%。

公司从成立之后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除了原材料的限制外,LCP 天线多个环节的技术壁垒也比较高,如纯树脂合成、拉膜、钻孔等,国内厂商的技术方案尚未达到顶流。

毛利率的下滑是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2022 年以来,受制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公司销量受到影响,增速又逐渐放缓。

公司已构建从 LCP 薄膜到模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自主研发的 LCP 薄膜、LCP、高频 FCCL 均已通过美国 UL 认证。公司 LCP 产品已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先切入手表再切入手机等其他产品,并有可能在 2-3 年后进入北美大客户主流产品的 LCP 供应链。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连接器、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赛道,积极扩张产能,研发费用保持在每年 8%左右的增长率。2022 年研发投入金额 6 亿元,同比 7.5%。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不通过电导线而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是其他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从而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

LCP 天线方案已进入苹果手机产业链,占据供应商份额 65%左右;村田的 LCP 天线曾供应 iPhoneX,在毫米波天线模组方面已经实现商业化。其他从事移动终端天线业务的知名企业主要有 Laird(莱尔德)、Pulse(普尔思)、Molex(莫仕)、Skycross(斯凯科斯)、Galtronics(加利电子)。

由于大量的收购使得信维通信的资产负债率逐步走高,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在 2021 年减少近 50%。子公司艾利门特 2020 年的净利润为 1.12 亿元,而 2021 年净利润下滑至 0.58 亿元,同比减少了 48%。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无线充电产业链主要包括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等环节。

相比于 4G,5GNR 除了包含部分 LTE 频段外,同时新增部分频段。5G 手机支持全频段波束赋形,若手机需支持全频段,至少需要 4 根天线,频段数量增长将直接驱动天线数量大幅增长。

去年,公司已为上汽大众等国内、外汽车客户提供车载无线充电发射端产品,用于给移动终端充电,产品出海、为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提供无线充电方案值得期待。

美国基站数量少,毫米波覆盖面积小,为星链创造市场空间。

由于地面接收器可收发信号的范围较窄、低轨卫星相对地面的飞行速度较快,地面接收器与每颗低轨卫星的通信时间只有 4 分钟左右,当上一颗卫星飞出通信范围时,需要有下一颗卫星来与地面接收器建立连接;同时,由于低轨卫星离地面较近,每颗卫星能够覆盖的地表面积也较小。

重视研发投入,费用率逐步改善。

我国本土厂商信维通信、立讯精密和硕贝德合计占据全球手机天线市场约 50%的市场份额,市场优势地位突出。

一方面,铜类、塑胶类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原材料占产品成本的 70%左右。另一方面存货存在滞销情况,公司为了提高销量、去库存,使得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在发射端,无线充电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公共场所、办公室、桌底等场景都能够部署无线充电发射端。

根据产业研究报告网,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将从 2022 年的 86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5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 12%。预计到 2025 年,无线充电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 24%以上,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25.5%,无线充电发射端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22.9%。

另一由信维通信斥资 5000 万收购的子公司聚永昶,在 2021 年亏损 287 万。2021 年起,信维通信也开始拓展 LCP、被动元件、BTB、汽车互联等新业务,由于还处于起量阶段,制造成本大幅上升,侵蚀了一部分利润。2022 年,新业务的逐步成型使归母净利增长 28%。

1.1. 由天线开始起家,逐步实现泛射频布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