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61

2024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大财经2023-12-11 10:47:020

预计CPI和PPI同比分别由2023年的0.3%和-3%回升至2024年的1.3%和0.6%,当月同比最高或均可达2%左右。

财政和货币政策也要加强政策协同。例如,中央政府增发国债和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再融资债,会收紧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央行应通过降准、MLF、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交楼、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虽然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但金融机构也要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从必要性看,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会出现实体经济低迷、资本市场不振、社会情绪焦虑的负向循环,经济金融社会难以稳定,信心难以提振。有必要将2024年的经济增速目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即“5%左右”。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居民并非没有消费需求,而是被诸多因素所抑制。例如三年疫情导致线下服务业出现供给收缩,至今仍未完全恢复;部分期房楼盘未能顺利交付、居民购房更加谨慎等,导致家电、家具、家装等地产后周期消费低迷;经济名义增速不及实际增速,资本市场表现低迷,导致居民对经济恢复的获得感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而非消费。2023年前三季度居民平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6.4%,距离2019年同期的67.6%仍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

赔率就是盈亏比,股市向上的弹性要大于向下的弹性。上证综指3000点处于长期支撑线上,下跌空间相对有限。股债性价比=1/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股债两种资产预期回报率的差别。当前股债性价比处于历史高位,表明投资股票的性价比更高。

从疫情爆发以来的社零消费走势来看,居民消费确实曾如市场所期望的,多次呈现出向潜在趋势水平加速靠拢的“报复性反弹”,但可惜均被疫情反复、部分房企暴雷等不利冲击所打断。

从可能性看,2024年是疫后的第二年,疤痕效应逐渐消退,扩大总需求、放松供给约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地方政府活力,稳住房地产这个牛鼻子,中国有可能实现5%乃至更高的经济增速。

国债收益率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和央行政策面的影响,短期还会受到情绪面、资金面等扰动。大方向上来看,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呈前低后高走势,前期受益于货币政策稳增长下的流动性宽松,后期则跟随经济名义增速加快而抬升。

物价还会受到供给因素的扰动,国内主要是猪肉价格,若生猪存栏能够有效去化,肉价或能脱离当前的底部区间;国际主要是原油价格,OPEC 超预期的减产协议、地缘政治冲突等都有可能推高国际油价。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仍是2024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4.9%,其中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至-3%,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分别保持6.6%和8.5%的较高增速。

其二,基建投资持续发力,2023年年底增发1万亿国债、2024年赤字率或破3%、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都是支撑力量,基建投资将出现开门红。

虽然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美国库存周期将再度进入补库阶段,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撑。2024年美国制造商和批发商均将开启补库存周期,提振我国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出口,预计出口增速小幅回正,在1%左右。

其一,房地产的拖累减弱,经历近3年的市场调整和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降幅将会收窄,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大趋势来看,人口总量减少、城镇化进程进入瓶颈期,房地产销售规模或已见顶,普涨时代结束,分化时代来临。但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更多还是周期性因素和供需错配的结果。房价低迷、房企债务风险、地产调控政策放松预期等引发居民观望情绪,“老破小”转手困难导致改善群体置换链条不畅,部分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受调控政策限制(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普宅认定标准、限购等),现有住房供给无法满足当前居民更高的居住需求(地段、产业、配套、城市界面、户型、小区环境、物业等)。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是大势所趋,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中美利差回升带动人民币汇率走强。

中国出口形势与美国库存周期更相关。其一,2023年美国经济走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后服务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商品消费表现相对一般;其二,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紧张,美国厂商为了满足财政刺激后暴涨的终端需求,下了太多订单,导致库存高增,随着生产逐步恢复又开始去库存,引发中国出口的大起大落。

2024年社零消费与潜在趋势水平之间的缺口有望重新缩窄。一是经济名义增速加快,带动居民收入增长;二是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继续恢复,提高了消费的收入弹性;三是线下服务业等供给约束持续放松,为居民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四是保交楼、促消费等政策对耐用品消费的支持和刺激。

但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若欧日经济下滑比美国更加严重,或全球爆发重大风险事件,都将推升美元指数,从而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二是若美国两党为赢得总统大选而打中国牌,中美关系再度紧张,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冲击。

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也会对房地产销售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当城中村改造采取“拆除新建 房票安置”,保障房建设采取回购房企未售住房项目时。但影响规模可能不及此前的棚改货币化:第一,棚改覆盖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而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集中于一二线核心城市;第二,一二线城市土地拆迁成本较高、项目收益较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紧张且债务受到严格管控、“房住不炒”约束等因素作用下,政策力度或不及此前的棚改。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粤开证券 罗志恒 马家进)

财政政策方面,2023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并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2024年达成开门红。此外,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紧张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将由中央政府加杠杆来承担更多支出责任或将资金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2024年财政赤字率或突破3%。

其三,高端制造业保持高增,受益于产业升级、产业安全需要和金融资源的重点支持。从2023年前三季度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和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额度分别为2000亿元和800亿元,但年内分别仅新增56亿元和0亿元;相较之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年内分别新增2001、1813、1456和863亿元,反映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货币政策方面,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统筹考虑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开年的信贷投放”以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可能会使2024年信贷投放在数据上不太亮眼,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其实是增强的。此外,要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倾斜。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力度和效果超预期、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中美关系变化超预期

胜率就是成功率,股市大概率将企稳回暖。经济持续恢复,PPI同比回升,企业盈利改善;美联储将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北向资金流出的抽水效应将减弱甚至逆转;“活跃资本市场”的导向下,可能出台更多利好政策。

通常而言,中国出口增速与美国的库存周期和经济增速在走势上大体一致,但2023年三者直接却出现了背离,美国GDP同比一路走高,但美国制造商库存同比和中国出口同比却明显回落。

基数效应决定了2024年CPI和PPI前高后低的走势,通胀回升的斜率则取决于终端需求的强弱,预计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当。CPI同比将在2月出现明显跳升,主因春节错位所致,2023年春节在1月,2月物价在节后大幅回落,而2024年春节在2月,节庆需求将推高物价。

预计2024年房地产销售从“寻底”到“筑底”,销售面积当月同比或有望于四季度小幅回正,全年增速可能在-5%左右。“金三银四”是重要节点,若“小阳春”顺利启动,可能预示着经历近三年的市场调整和调控政策放松后,市场开始回暖;若“小阳春”缺席,稳地产政策或继续加码,如一线城市进一步放松限制性政策、各地推出更多优质地块以吸引房企拍地和居民购房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