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基建,卷土重来)
此外,还将2023年提前下达的地方专项债限额提升至60%,2.7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四季度也将到达。
近期,各地类似的政策陆陆续续应该都还会来,大家可以自行观察。
10月28日,长沙市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共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384个,总投资1367亿元。
并且,明年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可能是这几年之最。
只有刺激基建,落到实体,钱才能顺着经济运转的链条,一级一级的涌入市场。
接下来,水会一级一级的往下流,温和通胀的时代,即将正式开启。
11月13日,文旅部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部分地区已开始筹备2024年项目。
2024年的基建刺激,来的应该很猛烈。
所以,现在看到的四季度的项目会只是开始,明年地方的基建都会加速落地爆发,刺激力度如无意外应该是近几年之最。
为什么?
多个渠道的资金正在流出,各项基建正在迅速被敲定。
2024年,大概率将是个基建大年。
年底,地方化债是热门话题。
比如,11月17日,15个城市获批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力,试点提出将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
基建,虽然看起来是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是本质上还是货币扩张的渠道。
准备好,市场的变化,可能迅速就要来了。
除了上述这些,近期其实还有不少新基建的专向刺激。
央行能确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就决定了在三大工程这块,明年有非常大的爆发空间。
而随着基建的刺激,这些水终于能名正言顺的流出来。
而随着基建同时进入市场的,将是大量的水。
不仅有1.2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隐性债务压力。
9月25日,四川省举行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本次现场推进重大项目共1874个,总投资达到10808亿元。
只是,确实,这次不再像08年那样全国全面的刺激基建,而是有选择的,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刺激。
基建,本质上就是政府举债,花钱投资去刺激经济。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最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1个信号:
放水,本质上是一场财富平移。
如果大通胀来临,持有现金贬值的那部分钱,等于被持有资产的人抢走了。
如果项目是保障居民的工作岗位,这样政府就相当于把发债借的钱转移支付到居民手里,他们拿了钱就可以去消费,一消费就又把财富注入到经济运转链条里了。
无论是psl还是万亿专向债,对于基建等公共项目来说,国家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要比地方和民间的筹集资金,来的更快更稳定。
所以,只要基建投资的产业和方向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不仅能走出短期困境,对于长期产业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
要知道,四季度关系的不仅是今年目标的完成,项目储备和申报也关系到明年经济走势。
3.2万亿的资金袭来,四季度地方的资金难得如此充足。
不信大家思考下,无论2008年,还是2015年,钱都是来源于中央。
越是资金泛滥,购买力下降的时候,大家越是会思考用什么装钱才会更保值。
文件不仅提到4季度的重大项目,提到要提前储备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截至目前,项目个数、投资规模、拟申报资金较2023年储备项目均有较大提升。
1、地方项目。
钱从哪里来,很大程度决定了这类项目的推进速度,央行这次透露将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明确的是,基建大概率是明年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
最近,央行行长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无论是充电桩,还是换电站,包括旅游项目提升,最终都将落实到实体项目。
通过基建投资,还能带动大批产业发展,岗位就业。
持有资产的人,哪怕资产价格不涨,但在通胀率上涨的时候,债务也被稀释,资产被动升值。
这几年放出的天量的货币,不会凭空消失,只是积压在了金融机构之中。
最有可能的资金来源,可能就是psl或专项债。
2008年,国家正是放出4万亿资金刺激基建,才让经济迅速从低谷走向高潮。
政策虽然没有重提大基建,但是四季度出来的各项政策,全部落在了基建上。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投资将经济迅速拉出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沼,更为我国后续20-30年的工业发展提供基建支持。
经济承压的时候,往往市场上的企业、个人都会倾向保守,不愿意花钱。
3、新基建项目。
2014年,央行才首次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用来为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
我国中央政府的负债水平其实很低,这时候,政府出面负债投资,不仅投资成本较低,未来基建项目投入使用还能获得收益。
化债,一方面意味着地方债务压力变小;
专项债,比如棚改专项债,在上轮棚改刺激中甚至替代psl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以及平急两用平台,这三大工程跟基建投资很难分开关系。
通胀之下,一定会出现有的城市分到的多,有的城市分到的少的情况,大家要千万注意关注自己手里房子的价值。
认真看看历史就会发现:
10月21日,湖南省岳阳市发布《只争朝夕 大干快上——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四季度冲刺号角》。
如果只是单纯的降准降息,钱是放出来了,但是很难往下流动。
所以,我们能看到四季度地方的政策:
只是,大家要清楚地是,每一次信号开启,都不可能公平地传递给每个人。
只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基建,带来的另一必然结果就是——通胀。
债务到期后还不上,可以借旧还新,也可以通过货币扩张的方式,让沉默的大多数买单。
这时候楼市,就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
项目承建商能拿到项目和资金,老百姓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才能增加工资,增加消费。
因为基建往往配合着发债,二者都是增加市场的上的水,增加市场上水流动的速度。
历次经济承压的时候,基建都是会被重提的法宝。
2、房地产“三大工程”。
所以大基建的年代,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大涨,2008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还有万亿国债,五千亿就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使用,专门用于地方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等;
这些基建投资,虽然存在部分浪费。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大量的钱,正在流向地方。
各地基建,突然开始加速!
从华为Mate60 Pro看美政商界反应
摘要:从美国政商界人士和智库的视角,看看他们如何评价华为Mate60Pro采用7纳米芯片、突破美技术封锁,以及他们的反应与反思。大财经2023-12-12 11:54:130000芋头发芽了还能不能吃 芋头籽发芽了能不能吃
像土豆、红薯、南瓜等食材,由于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总是一次性买很多回家存放。但买回家之后,我们没有好好地保存,导致这些食材发芽了。而有不少食材一旦发芽了,就不能再食用了,不仅没有营养,而且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一旦下面这些食物发了芽,为了家人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最好直接丢掉。1、土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土豆一旦发了芽,最好不要再食用。大财经2023-03-22 17:59:300002中央选定皖江经济带4城,建1个全国性中心城市,3个区域中心城市
熟悉安徽经济发展的朋友都知道,安徽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涵盖了除黄山市以外的皖中、皖南地区的所有兄弟城市,是安徽省崛起过程中,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在皖江经济带的这些城市中,也有一些城市成为了中央确定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你知道这些城市都是谁吗?他们的综合实力又如何呢?能否配得上“中心城市”这个头衔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大财经2023-06-05 18:35:250000民生银行,列王的纷争
2009年,9月22日上午,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黑压压的悼念人群沿着院子里的回廊肃穆前行,灵堂前,四人一排,伴随着哀乐,顺序进入、鞠躬,向遗像上那张瘦削、温雅的脸孔道别。8天前,遗像中的这位老人、91岁高龄的民生银行首任董事长经叔平辞世。悲喜参半。此前,民生银行筹划了十年、第二次启动的H股发行计划通过中国银监会批复,并于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大财经2023-06-08 21:46:270000思必驰上市申请恢复审核,无法盈利仍是AI企业大难题
界面新闻记者|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AI企业思必驰继续冲刺科创板。4月17日,上交所公告显示,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规定,上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上交所公告显示,此次思必驰上市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10.33亿元。大财经2023-04-30 10:36: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