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337

香港神秘富豪(向美国捐1亿,为大陆捐500亿,却遭李嘉诚,威胁)

大财经2023-11-15 13:54:300

穷则思变,有一次,胡忠看到了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当时汽车尚属少见,电车巴士还没有投入使用,只有缆车进行公共交通运输。自觉大有所为的胡忠回到家,和家人商量,打算去学开车,将来必有用处。

1919年,17岁的胡忠和妻子结婚了,彼时家中以养猪勉强糊口。胡忠在一户外籍人家做帮工,随着之后孩子的诞生,一家人生活更加拮据。

但胡应湘还是孤注一掷的投资了虎门大桥。事实上,比起虎门大桥,胡应湘早在1983年就有意投资另一座大桥,虽然内地很有兴趣,1997年回归之前的香港却表现冷淡,只得无疾而终。

不料母亲却表示反对,对他说“行船跑马三分险”,学车开支太大,可能会令家庭财政出现危机,生活虽然困苦,但如果能克勤克俭,总能过上好日子。

做实业不赚钱。但做实业有着实打实的红利,这红利绵延久远,更为可靠,最终流入国家的经济命脉,输送实实在在的养分。

是否建桥的问题在香港富豪中引起了巨大的纷争,也让胡应湘得罪了很多人,而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香港“打工皇帝”、李嘉诚资深干将霍建宁的表态。

1984年,胡应湘投入几十亿元资金,在东莞的沙角建设电厂,几年后,他加大投资,又投入155亿元建设沙角C厂,在当时,胡应湘一度被称为“电王”。

当时香港劳动力短缺,人工贵,转移制造业成了大势所趋,而珠三角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人工成本只有香港的5%,前来投资考察成为风潮。

虎门大桥动工之时,胡应湘又作出惊人承诺:等到大桥收回30亿投资,他就将大桥无偿捐给国家!

泥泞斑驳的道路是一种常态。到了老家,当有人问到洗手间在哪里,招待的官员让人端来了洗手的水,来客们顿时哄笑。

在此之后,和合实业调转企业路线,放下了更能赚钱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把钱投向了周期更漫长、难度更高的电力和交通建设。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胡应湘就是其中一人,当年他来到大陆,震惊于内地贫瘠落后的面貌,意气冲动油然而生:“我是中国人,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在中国。”

“胡先生提出要兴建大桥,他赚到钱,我会恭喜他。不过,请你别影响到别人,这会害死人的。”

电厂和修路为胡应湘带来了名誉,但修桥却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胡应湘投资修虎门大桥时,很多商人都站出来反对,原因也很简单,桥一旦修好,就会影响香港码头、货运的利益分配。

“国家经济要腾飞,必须优先发展三项硬件,即通讯、能源、交通,通讯我不懂,但高速公路我懂。”

胡应湘答道:“我了解,但香港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

1987年,胡应湘还投资了广深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将广州到深圳的路程从半天缩短到了1.5小时,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到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

最为瞩目的就是位于广州白鹅潭附近的白天鹅宾馆,这家五星级宾馆成立之初就成为了地标建筑,观光入住的不乏英国女王、美国总统布什和尼克松等政要名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胡应湘投资内地基础建设,高速公路总长达500公里,对于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超过五百亿元人民币。而这些项目工程中相当一部分,都在后期无偿捐给了国家。

和合实业在香港为房地产公司。而大陆基建匮乏的事实让胡应湘重新反思了投资方向:投资房地产,比起投资电力、投资交通,哪个更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隔水相望的香港和内地打破了许久以来的隔阂,许多港商回到故乡投资,掀起了回国建设的时代浪潮。

建造房地产能更快见到回报,无疑更稳妥,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电力和交通之类的基础建设,才是国家源源不断发展的关键。

胡应湘对此表态:合和即使独力发展,也应付得来。后面的采访中,他也透露出自己的担忧:当时他是港口及航运局主席,认为香港有需要尽快建设,否则航运中心的地位会被内地及东南亚赶上。

2002年,内地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崛起,胡应湘重新提起1983年的旧议,呼吁兴建港珠澳大桥的计划。

除了电厂和公路,胡应湘还出资30亿,投资了虎门大桥,和投资公路、电力不同。这一次,曾经共同战线的很多商人都成了胡应湘的反对面,认为胡家借修桥的名头行私利,逼得胡应湘扔出一句:“没有补贴我也照样敢修!”

为了子女出息,胡忠在经济宽裕时将儿女送出国外求学发展。而胡应湘前往美国,在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就读,获土木工程学位。就读期间,除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更让胡应湘震撼的是美国四通八达的交通。

1978年,当船王霍英东带家人回到家乡番禺县,一路坎坷,诸多不便,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回乡交通实在不方便,太误时误事了。”

胡忠一番思索,最终决定一搏,不久后,他投入了手上所有的积蓄,购入二手车跑起了出租。当时香港经济不景气,他的业务却蒸蒸日上,几年后,小有积蓄的胡忠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同行12部汽车,发展日渐兴旺。

经历了一年多的讨论,最终官方在2003年确定建桥,2009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魂牵梦萦多年后,胡应湘终于看到了大桥连接起粤港澳三地,将梦想变为现实。

1969年,和合实业诞生,胡应湘下水香港房地产,适逢东风乍起,1972年,和合实业在香港上市,与长实、新鸿基、新世界、恒隆地产齐名。

不久之后,霍英东和其他商人投资建造了番禺宾馆。在当时,改革的春风吹走了过去的阴霾,港商们开始回到内地,投资家乡建设。

如此魄力,让之前流言一扫而空。但反对胡应湘投资的建桥的风波,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却又发生了一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这座后来被称为港珠澳大桥的梦想之桥,胡应湘奔走了多年。和虎门大桥一样,港珠澳大桥诞生之前,招来了无数非议,而胡应湘也一度成为了“炮轰”的对象。

经过一番了解,胡应湘得知当时的广州全市整体日供电只有1000万度,但在建设中国大酒店过程中,用电超过了全市供电的1.5%,为了保障民生,不得不控制工业上的用电。

时代的大势不可阻挡,但造就胡应湘不同命运的则是对内地的投资。就像种子埋在土里,见风见水抽出枝条,成为参天大树——是什么种子成什么树,似乎埋入土一刻就决定了。

捐给大陆500亿,留下无数基建产业,胡应湘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也向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捐款1亿美元回馈教育。

如今88岁的他已经安享晚年,虽然不如李嘉诚拥有诺大财富,但胡应湘却把一生努力铭刻在内地的发展之中。大浪淘沙始见金,他用自己的一生奋斗,诠释了一个富豪对社会的担当和胸怀。

为了反对建桥,霍建宁质疑以胡应湘为首的财团,向政府要求免地价在机场附近建新货柜码头,以码头收益补贴建桥成本,是打破公平营商环境。

1958年,23岁的胡应湘毕业,随即回到香港工作当结构工程师。当时,胡应湘的父亲已经60多岁,打算将所有的士出售,过上退休的闲散生活。一代新人换旧人,在建筑业风生水起的胡应湘请父亲担保,从银行贷款1500万港元。

在香港,胡应湘曾经是和李嘉诚一个梯队的人物。1972年,合和实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了香港五大地产商之一,同期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同样重金下注房地产。

此后数十年里,他为祖国捐款、基建,奔走呼吁,直到垂垂老矣。为此,他也遇到了不小的风波。为了一座大桥,1992年,一场火药味浓厚的论战,将胡应湘推上了风口浪尖……

天有不测风云,香港沦陷后,胡忠的汽车也被日军没收。后来又经历了丧母之痛、家国之变,胡家人一番经营,才重拾出租车生意,胡忠也被称为的士大王。

“国家经济要腾飞,必须优先发展三项硬件,即通讯、能源、交通,通讯我不懂,但高速公路我懂。”胡应湘最后得出了结论,这也成为他调转船头的契机。

和合实业的路线陡转在胡应湘决意投资内地基建以后。建立广深高速之前,曾有人笑着说:“我们这里不比香港,老百姓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你建6车道的高速公路有什么用?”

香港地产发达,进入内地,投资宾馆也成了一时风潮。当时和合实业的创始人胡应湘就看好内地未来发展,大手笔投资建造了中国大酒店。但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频频困扰项目组:停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