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42

山东首富(让16万员工每人一套房,自己却用200元的手机,为啥)

大财经2023-10-26 02:17:030

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后,张士平用自己的实力向所有人都证明了自己,带着魏桥纺织企业走向了巅峰。2022年,张士平一手创立的魏桥集团,位居世界500强第199位,全年营收5040亿,利税221亿元。

因为从小父母对张士平的教育就比较重视,所以即使他现在当了厂长也依然自觉的沿袭父母灌输给自己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张士平的生意也开始做的越来越风生水起了。

魏桥发电厂建成后,魏桥集团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魏桥发电厂还主动承担起了为周围居民供电的任务。而且比正常用电便宜的多,这就导致当地电力部门批评魏桥不正当竞争。

之前创办的魏桥发电厂让张士平看到了低价电力在市场上的优势,所以他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发展电解铝产业,有自己的发电厂的魏桥集团在这个产业上无疑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为了更好的发展新产业,张士平不惜话费重金,购买各种各样的先进机器,也正是因为这样,魏桥铝电才能在15年的时间里就坐上了全球第一铝业的宝座。

而张士平却拒绝了越南,巴基斯坦等拥有低廉劳动力国家的邀请,坚定的就在中国,就在生养他的这片地方,他知道只要他在这里一天就能为这片土地解决不少的就业问题。魏桥集团拥有16万名员工,而农民工就占到了14万。

当时中国基本上没有民营企业自己建发电厂的先例,所以为了能把这个发电厂建起来,张士平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不少人,做了不少的准备。1999年,在张士平的努力下,属于魏桥集团自己的发电厂终于建起来了。

张士平动员所有人筹钱,建新厂房。这些年所有人都见证了张士平的人品和能力,所以对于他的提议自然是纷纷附和,所以很快张士平就带着筹集下的89万,开始建起了毛巾厂。在那个年代,虽然棉花成为滞销品,但毛巾和棉布却是非常紧俏的,张士平也因此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收回来本钱。

张士平在这家厂子里一干就是17年,张士平在厂里主要的工作就是运送棉花,但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机器,全都是靠人力,张士平平均每天就要背十几袋的棉花,而一袋棉花就是一百多斤,张士平每天背着这么重的棉花往返,却从来没有喊过累。

1946年的时候,张士平出生在了山东邹平的农村,他的父母就是那里普普通通的农民。当时的邹平县是山东非常贫困的地方,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发展,挣钱的产业,这里的人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很少能走出大山,所以思想上也非常的落后。

1964年,张士平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因为张士平读过几年书,识得不少字,所以就被分配到县城的一家工厂--第五油棉厂工作。在那个年代,能得到分配的工作,还是进棉油厂工作,那可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

张士平的人生可谓是已经达到了巅峰,不少富豪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张士平却和他们不一样。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出生,也记得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多艰辛,他依旧秉持着自己勤俭的初心。

张士平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白手起家到如今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虽然成为了山东的首富,但是他却一直奉行节俭,对手底下的员工也非常好。

虽然一开始人们对这样的方法怨声载道,但随着手上拿到的工资越来越厚,工人们都开始佩服这个年轻的厂长,甚至在1984年的时候,第五棉油厂在张士平的带领下一跃成为了全国的领头企业,光是净利润就达到了400万

除此之外张士平一直坚持认为,办企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个就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另一个就是按时向国家缴纳税款。不少纺织业这类型的企业,为了能压缩成本,获取高利润,很多人都会选择将厂子搬迁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

改革开放后,全国都在发展,但当时的国家电网并不能同时满足如此大的电力消耗,所以只能采取停电限电,但这无异于是对张士平他们这样的厂长的一种阻碍,思虑良久的张士平决定自己建个发电厂,自给自足。

张士平在父母的教育下,他将勤奋两个字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中,即使有了今天的地位,也依旧如此。在魏桥集团,张士平要求所有的高层领导都必须在七点二十分前达到公司,张士平作为董事长,更是以身作则,每天六点半就一定坐在了办公室。

张士平家虽然非常贫困,但是他的父母却比较开明,虽然家里条件不好,却也还是咬着牙送张士平读书认字,要知道在当时的邹平,和张士平同龄的孩子们早早就跟着父母开始干活了,在那个年代,大家连顿饱饭都不一定能天天吃饭,更何况是花钱送孩子上学了。

虽然张士平走了,但他的商业事迹一直广为流传,最让人瞩目的有两件,第一,就是不进入房地产行业,第二,就是张士平花费200亿,为16万员工盖房子,让每人拥有一套房,自己却用着200元的手机。

2003年,魏桥纺织上市,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之后又一步步的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张士平曾说过,他成功就是靠三个字“快,高,低”。快指的是行动要快,紧跟国家政策与时代潮流,高就是规模要高,最后一个字低,就是低成本,只有控制成本,那么才能取得高收益。

之后,张士平便开始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既然原材料在自己手里掌握着,那何不将与棉花相关的产业都做起来呢?于是张士平这次一下就筹集了6000万,先后建起了织布厂和棉纺厂。

邹平县因为地理位置加上当地贫困的现状,棉花成为当地唯一的经济作物,也因此邹平县的这些工厂也都是围绕棉花而开起来的。这些厂子也成为邹平县为数不多的经济支柱产业,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

张士平自然是懂得父母的苦心的,所以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但当时社会动荡,张士平只勉强读完了初中就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他无奈只能跟着父母开始下地干活,一家人过得紧紧巴巴的,也只能勉强吃上饭。

张士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帝国,他的一生都在不停的奋斗。他的事迹也在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勇于奋斗,为了自己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也为了祖国能够不断的繁荣昌盛。

但这样的情况没能坚持多久,张士平和魏桥集团就遇上了天灾等问题,导致厂里生产出大量的棉花后,却根本卖不出去。就在所有人都感觉没希望的时候,张士平却有了想法。既然棉花这个原材料卖不出去了,那就干脆把它加工成成品然后再销售,棉花不需要,毛巾总还是需要的吧?

这还不算,更让人惊讶的是,张士平专门给自己手底下16万名员工建起了属于他们的房子。在张士平的授意下,魏桥集团专门投资建起了一个能容纳所有员工的小区,小区内的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张士平让这些从农村来这里打工的人们,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扎根立足在这里的本钱。

1988年,在国企滨州一棉的工厂墙上到处都被红油漆写上了各种各样触目惊心的话,而这些话便是滨州一棉送给新厂长张士平的“礼物”。厂子的墙上写着“乡巴佬”,“滚回去”等等不堪入目的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而张士平正是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在1998年的时候创立了魏桥创业集团。创立的初期,魏桥集团仍然是和之前的棉油厂干一样的活,在张士平的带领下,魏桥集团发展的倒是不错。

1981年,张士平被任命为第五棉油厂的厂长,这无异于他要拿下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张士平没少下功夫。他针对厂子如今存在的问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调动工人积极性,为厂子寻求出路。

改造之后,张士平重新回到了棉油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张士平因为平时工作非常勤快,脑子也比较灵活,所以在所有人的一致推荐下,年仅35岁的张士平就破例被提拔成了厂里的厂长。

即便如此,张士平也并没有放弃,收购滨州一棉之后,他便开始进行内部的改革,很快就将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又重新救活。但是随着张士平的商业规模越来越大,工厂也越开越多,不少问题也就开始相继暴露出来了。

2018年,为魏桥集团奉献了一辈子的张士平将重担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张波。劳碌了一辈子的张士平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可不幸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张士平就因为身患重病而在邹平市人民医院去世了。

这大概是中国少有的好老板。

张士平为自己手下的这些员工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条件,这些普通员工的年平均收入就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而且他还在厂区内配备了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在他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要以人为本,底层的员工满意了,那么他才能给集团创造更多的利益。甚至他在4年的时间里,就给全体员工涨过15次工资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张士平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此时,国家开始提倡这些企业“走出去”,而张士平就立马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尝试着打开国外市场的大门。虽然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是张士平却没有想到自己生产的面纱却受到了不少国家的青睐。美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想要入股魏桥集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士平始终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他知道中国人多,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他没有向资本家一样一心为了节约成本,迁移到东南亚,而是为家乡为国家提供了十几万的就业岗位,而且还让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拥有自己的房产,作为世界500强的企业,很难相信总部会在中国一个小县城,这就是张士平的格局。

2001年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魏桥集团也因此走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对于魏桥集团而言无异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与其他老板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老板出行的时候,前呼后拥,有四五个助理、秘书帮忙,而张士平工作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带过任何的秘书和助理,甚至连他每天要用的公文包都是自己拎着,从不假手于人。

张士平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所以他时刻提醒着自己。普通人都已经用上了好几千的手机,但张士平却一直用着一部价值200元的手机。而这部手机就是为了自己手下员工而存在的,底层员工甚至可以直接打张士平的电话提建议。

张士平为人仗义,年轻气盛的他为一个老师傅打抱不平了几句话就被打倒下放进行改造,虽然只有4个月的时间,但张士平却足足瘦了二十多斤,可见他这几个月的生活多么煎熬。

虽然成了厂长,但是张士平却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忘记自己的工作。张士平非常的顾家,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果断交给妻子打理,除此之外,他也经常买东西孝敬自己的父母,甚至时不时会接父母过来跟他们住一段时间。

像张士平这样的大老板,免不了要去外地出差工作,他都会提前自己做好安排,在他看来,自己的东西就应该自己拿着,假如真的有一天他自己拿不动了,那也就证明自己可以退休了。

之后魏桥集团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当时不少国企因为经营问题,纷纷倒闭了,而张士平正是看准了这个实力,决定扩大魏桥集团的规模,准备收购滨州一棉,但他万万没想到滨州一棉的员工会对他的收购感到如此的不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