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医药转型碰壁扣非两年亏10.29亿 曾宪经套现1.97亿涉违规收监管函
涉及违规减持,睿智医药(300149.SZ)实控人收监管函。
5月8日,深交所对睿智医药实控人曾宪经和控股股东北海八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本创业”)发出监管函,所涉事项为二者于2016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7日期间持股累计下降比例为8.30%,但二者合计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按照相关规定停止交易公司股份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曾宪经于2016年上位成为睿智医药实控人。2022年以来,曾宪经密集减持公司股份,通过三轮大宗交易累计套现1.97亿元。
实控人频频减持的背后,是睿智医药自身业绩承压。曾宪经入主之后,2017年和2018年睿智医药通过两笔收购向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业务(即CRO/CDMO业务)转型。
继2021年因重组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进行商誉减值而出现首亏之后,2022年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21.54%;在资产处置收益等因素影响下,公司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94.12%,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当期净利润为亏损6.07亿元,同比增亏43.84%,两年内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0.29亿元。
针对业绩变动以及实控人减持等多方面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睿智医药发出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尚未做出相关回应。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违规减持收监管函
5月8日,深交所对睿智医药实控人曾宪经和控股股东八本创业发出监管函。
监管函指出,2022年9月28日睿智医药披露的相关公告显示,曾宪经和八本创业作为一致行动人,于2016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7日期间,因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和主动减持等原因,合计持股比例由24.55%下降至16.25%,累计下降比例为8.30%。
但曾宪经和八本创业在合计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按照相关《证券法》第六十三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停止交易公司股份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22年9月28日才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监管函中,深交所要求曾宪经和八本创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睿智医药原为量子生物,2010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2016年3月,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量子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909.4万股股份悉数转让。该次交易中,曾宪经受让公司2139.72万股,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0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5%,与其一致行动人黄雁玲共同成为量子高科实际控制人。
2018年6月,睿智医药实施定增。次年8月黄雁玲离世,此时曾宪经、黄雁玲夫妇对于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稀释至20.58%。而在2021年7月,睿智医药控股股东八本创业定向向公司CEO华风茂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0.77%公司股份。
此后的2022年6月,睿智医药披露,曾宪经和八本创业自2022年6月13日至2022年6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90.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8%。2022年9月28日,睿智医药再次公布,曾宪经自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6%。此次减持后,曾宪经和八本创业的持股比例合计降至16.25%。粗略计算,上述三轮减持完成,曾宪经合计套现1.9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大宗交易的过程中,曾宪经的减持均价为每股9.9元至10.64元。但今年5月4日,曾宪经从八本创业手中以6.8元/股的价格受让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实现低吸高抛。
剥离传统业务后一季度仍亏损
实控人频频减持的背后,是睿智医药自身业绩承压。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曾宪经入主之前,2010年至2016年,睿智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1.24亿元、3375.04万元增长至2.59亿元、6498.1万元。
2017年9月20日,睿智医药耗资2.38亿元收购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睿智”)10%股权。九个月后,睿智医药作价21.44亿元收购上海睿智剩余的90%股权。
此单资产重组完成之后,2018年睿智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提升262.05%、178.63%至9.97亿元、1.61亿元。但好景不长,2019年至2021年,睿智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14.82亿元、16.91亿元,同比增长33.19%、11.58%、14.1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55亿元、-4.02亿元,同比变动-13.75%、11.25%、-360.27%,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0.83亿元、-4.22亿元,同比减少20.53%、30.31%、609.42%。
其中,2021年,睿智医药在上市后首次出现亏损,核心原因就在于上海睿智业绩承诺期满之后业绩变脸,公司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睿智医药收购之前,上海睿智的原股东方就包括曾宪经。
不过,虽然上海睿智业绩不及预期,但睿智医药依旧未放弃。2022年3月末,睿智医药作价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将旗下量子高科出售给泰莱公司,以剥离原有的益生元业务,并专注于上海睿智所从事的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业务(即CRO/CDMO业务)。
也正是由于此笔资产出售,2022年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21.54%;在资产处置收益等因素影响下,公司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94.12%,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当期净利润为亏损6.07亿元,同比增亏43.84%,两年内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0.29亿元。
今年一季度,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减少30.4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856.69万元、-3266.81万元,同比减少401.63%、499.11%。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形而上的人
作者刘志勤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好像有很多年,没有听到人们议论“形而上学”这个词儿了,也很少有人关注“形而上学”这个词。记得上个世纪的一些特定时期中,“形而上学”曾经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热搜”,是思想领域,学术领域不断被重复的词汇,当然都是属于被批评和反省的理论观点。现在好多人对“形而上学”为何物,感到比较生疏,对它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大财经2023-03-24 03:32:080000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打造六个平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在新华社1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我们将围绕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搭建六个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空间。0000李宗盛林忆莲 李宗盛林忆莲离婚原因
林忆莲和李宗盛是台湾乐坛的传奇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被誉为“华语乐坛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在1985年的一个音乐节上,当时林忆莲正在台上演唱,而李宗盛则是台下的观众。他被林忆莲的歌声深深打动,决定向她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在演出结束后,李宗盛找到了林忆莲,并向她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大财经2023-03-23 16:35:460000明确了!这项政策延续实施
转自:新华社最新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具体内容,一起来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称,为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发挥积极作用,延续实施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公告所称小额贷款,是指单笔且该农户贷款余额总额在1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款。0000手办是什么意思 手办材料
不了解手办的人,经常会有“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小小一个为啥这么贵”一类的疑问,很多人觉得,玩手办是玩物尚志,这个东西又不能吃又不实用的,除了好看有啥用呢?要我说,好看不就够了么,本身这么好看,放家里作收藏,当成一个摆件,每次看到了之后都感觉心生愉悦,这份快乐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啊。之前网上很火的那个逼真到血管都清晰可见的手办,这级别怎么看都是艺术品级别了吧?大财经2023-03-22 04:04: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