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经验失灵,平庸时代的来临

你可以试图逃避现实,但无法逃避现实带来的后果。2023年,预期错位的年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个颠覆认知的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来临。
众多民营企业和实体店纷纷倒闭,市场上已无草,何处去放羊?房租、水电、物业费、人工成本、进货、发货、备货、仓储、运输、库存、营销管理等各项开支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当前许多行业呈现出虚假的繁荣,实际上已经无力维持下去。在销售环节上,价格过低无法获得利润,价格过高则客户流失,进退两难。库存积压严重,不销售亏损更大,销售则导致现金流失,老板们因此陷入是否应该继续销售的困境。
企业管理层和白领们的财富大多投入了股票、基金和房产。然而现在,他们正面临着不知如何应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困境。认知的局限和生存的焦虑成为了他们目前生活的主旋律。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似乎是命运的一种写照。
普通人无法承担高昂的房价,难以承担结婚和育儿的费用,也无力承受重大疾病的医疗开支。这是大部分人目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虽然短视频和直播等平台上展示了一些人快速致富的例子,但这些财富幻觉往往是虚假的。因此,我们应该提醒年轻人要真实地看待社会现实,不要和真实的社会脱节。
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迎来了一个平庸的时代。曾经引以为傲的经验,在2023年的日历上黯然失色。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过去的智慧似乎无法再为我们指引未来的方向。
我们曾经以为,经验是万能的钥匙,能够解锁人生中的每一个难题。然而,在这个平庸的时代,我们发现经验不再是万能的。过去的光荣与失败,似乎无法为我们提供足够的借鉴。我们开始意识到,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不能依赖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面对这个新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将其作为参考而非依赖。我们需要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在这个平庸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找到通向未来的道路。
全球经济正陷入平庸时代
谷底之后,并未出现预期的V字反弹。人们反复探讨着全球从通胀到衰退的可能性。有人指出,如果负债的投入产出远远小于负债本身,一块钱的经济活动需要用五块钱甚至更多的债务来驱动,那么债务危机必将到来,衰退也就不远了。

图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另有人认为,转向碳会让传统的能源和粮食供给更加短缺,人口生育率长期下降,劳动力也会越来越贵,供给的多重冲击将带来通胀。实际上这些都是并存的供给冲击带来的上游资源品的通胀,但是人口的长期下滑造成了中下游无法涨价,相关的行业必然要衰退,通胀部门无法降低生活成本,而通缩部门也无法增长。
经济大扩张时代落幕
毫无疑问,那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大扩张时代已经落下了帷幕。过去40年里依赖的刺激动作,从实际产出的拉动到社会预期的提振都在失效,连同我们普通人过去40年里传承的那点经验、认知、方法论也在统统失效,包括买房就能赚到钱、下行就会有大刺激、放水养鱼等观念。

2019年上半年与2020-2023年同期各行业增加值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不要相信无根据的言论,这是最基本的智商底线。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发展与安全两个目标相互牵引下,我们前进着。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
利益格局难以打破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能寻找安稳的生活。国考的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而连续增长了八年的考研大军出现了人数的下滑。在创业的黄金时代,我们怕一眼看到头的日子,现在呢?是怕醒来又要找工作了。前年是房地产,去年是教培,接下来是谁?是金融还是什么?年轻人也更加意识到,越清醒越痛苦,越在乎物质的得失也越痛苦。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拒绝房贷、车贷、下一代,就连上班的投资回报率也在变低的时候,年轻人只能敲木鱼积累功德,追逐最传统的黄金。生活呢?要多抠有多抠,但精神上的开销一分都不能省,年轻人的苦寺庙最清楚,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AI时代
裂痕往往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你看到雷蒙德·库兹韦尔在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一书预测到2045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时,你也许会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然而这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在2023年,ChatGPT的出现犹如一颗横空出世的彗星,令人惊叹不已。它预示着AI超越人类的那一刻已经迫在眉睫,AI技术变得更加真实,我们同样可以充分利用ChatGPT带来的这场技术革命。

这个创新或许可打破僵局,洗刷污浊,将蛋糕做大,让全人类能够再次共享技术红利的甘甜。在经历历史大拐点的时刻,我们不应让撕裂的舆论场进一步分裂自己的人格立场,即使立场再重要,也不能触碰人性的底线。
旅游行业未能重拾昔日荣光
旅游需求的转变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疫情的洗礼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心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曾经追求奢华旅游的人们现在更注重安全和健康,群体旅游逐渐被家庭或个人短途旅行所取代。这要求旅游业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和健康的需求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业需要重新评估并调整其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趋势。

2023年前三季度旅游人次同比增长75.5%
疫情对全球旅游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酒店、航空、旅行社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疫情得到控制后,产业链逐渐恢复,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化。例如,消费者对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使得酒店和航空公司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设施和服务升级。此外,旅行社也面临着消费者需求转变的挑战,需要提供更多定制化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这些变化不仅需要旅游业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全球经济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许多国家已经开放旅游,但由于经济恢复速度较慢,人们的旅游预算受到限制。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旅游的决策更为谨慎。因此,旅游业需要积极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通过创新和适应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和健康的需求。同时,旅游业也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以适应疫情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更加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这些变化不仅需要旅游业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旅游业将继续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图源:艾媒咨询
虽然2023年旅游业未能重现昔日荣光,但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调整,旅游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旅游业有望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旅游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真相稀缺
有唱多任务的公司及商业新闻少看或反着看,比如中金预测2022年十错九,2023年全军覆没。现实世界与媒体资讯背离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处理信息,以避免因误解或过度信任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商业新闻和预测。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我们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应对,而不是盲目相信媒体资讯。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过往之经验已失效,吾辈需重返起跑线,主动拥抱这崭新之领域。用AI的工具及逻辑以革新技术与工作,拿到新世界的门票。世界是属于有准备有条件的人,即使行动稍嫌迟缓,也总比原地不动要好。
买三轮车,先看看这份“品牌榜”,前5都有谁?一文为你说清楚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已被相关部门合法承认的车型,电动三轮车在物流运输、农忙拉货、载娃出行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既能灵活穿梭于大街小巷,且操作简单、用车成本低,尤其受到老年人喜爱。大财经2023-12-28 21:52:210000“国企湘军”与“体育湘军”的化学反应——写在夏思凝和“湘煤”火了之后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普庄夏思凝彻底火了。7月22日晚,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湖南选手夏思凝以13秒25的成绩夺得冠军。“又美又飒!”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夏思凝的话题#夏思凝100米栏夺冠视频好丝滑#,短时间内热度破千万。类似的话题,多达数十条。靠实力出道,凭颜值出圈。随之而来的是,赫然印在夏思凝比赛服上的“湘煤”,也火了。大财经2023-08-05 17:11:2000002022年报&23Q1白酒行业总结:行业向上趋势不改放量推动增长,部分利润超预期
投资要点2022年:消费升级趋势不改,板块收入确定性与利润弹性仍充足。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增速创20年以来新高。2022年白酒上市公司营收3518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1305亿元,同比20%,上市酒企持续放量增长,受益于消费升级价格持续走高,毛利率同比1.3pct至80.2%,销售净利率同比1.3%至38.3%。大财经2023-05-04 16:09:080000(经济)秦巴山区 绿叶生金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汉中市推动茶产业全面发展,从茶园建设、茶企培育、茶旅融合、产业延链、人才培养、良种繁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把茶产业打造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截至2022年年底,安康、汉中共发展茶园240多万亩,两市共实现茶产业综合年产值约670亿元,带动数十万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4月6日,茶农在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的茶山上采茶。新华社记者邵瑞摄大财经2023-04-30 02:08:430001中国生产了全世界30%的产品,却只消费了13%,一...
中国生产了全世界30%的产品,却只消费了13%,一旦外需减少,那么国内厂商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进出口数据出来了,截止到2023年11月,中国出口金额达到21.6万亿,贸易顺差5.24万亿!如果加上12月份的数据,预计今年的出口数据可以跟2021年打平,这就意味着被美国脱钩的这几年,我们经历的阵痛期,也慢慢有了修复力!值得一提的是,东盟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