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会议,3个改革大招没使岀来,2024年中国经济转向何处?
#文章首发挑战赛#
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有很多意外惊喜,甚至也可以称得上大招,例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肯定是很明显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之前有几位经济学家呼吁的改革大招都没有被采纳,今天来聊清楚这事。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点,作为疫情后的第一年,今年的经济复苏应该来讲总体上是非常不错的,基础打得也很牢固,成绩大于挑战。
举例来讲,我们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我们的出口接近60%都是机电产品,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我们的GDP增长率,在同等个头的经济体中是很高的了,这些都是非常亮眼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复苏还是不及预期的,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速度没有预期的快,二是复苏得不够齐整,10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啊,有些行业跑得很快,有些领域却受到挑战。
例如消费我们努力了一年,尽管已经在上扬了,但还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样子。最明显的是房地产波动很大,年中和年底最后这段时间太冷了,确实让人担忧。
另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恢复得有些慢,甚至一些企业还没有摆脱困境。

其实这也不奇怪啊,不同的行业,对后疫情时代的适应能力和适应速度,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你不能要求一年内都能跑得齐刷刷的。
我们说有几个改革大招没有被采纳,指的是什么呢?
今年经济面临挑战,我们有些专家、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了,甚至大疾呼了,这都可以理解。他们提出的大招建议很多,我们来举3个最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有经济学家在这次经济会议前夕提出来,建议把利率直接降到零,这样就可以激活消费了,因为老百姓的钱在银行存不住了啊。
但是,我们有两个小疑问。第一,日本几十年零利率,他们经历了多少年的低欲望社会呢?
零利率理论上能调节居民存款进入消费和投资,但是有没有想过对信心的打击有多大呢?
第二,这种强制性地驱赶存款去消费,老百姓实际上并没有消费的场景和动力,他们真的会去消费吗?会不会民怨沸腾呢?

第二个例子,有经济学家建议,赶紧出手救救房地产,再不救就来不及了。
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招,具体措施例如放开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所有限购,甚至放开房地产市场的一切限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民工进城等等。
但是,房地产已经不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了,而是经济问题,更是信心问题,所以要放到经济体系中统筹解决,不能头疼医头脚头医脚。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去泡沫去风险的努力也很长时间了,这时候一下子放开,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第三个例子,有多位专家建议,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这个建议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个好办法。但是,这就是个选择问题,是选择短期刺激,还是看中长期系统性地解决呢?

这个建议几乎从年头喊到年尾,也没见到真正落实下来,这说明国家选择了不做短期刺激,而是耐心地解决根本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三个方面的大招为什么都没有被采纳?这次经济会议讲了一个重要原则“先立后破”,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三个大招都是大力度破局,加快经济复苏,是典型的先破后立。但是,目前我们的经济正处新旧动能转换,新旧模式转换,新旧技术转换时期。
同时,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所以基础扎得还不是很牢固,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些脆弱。这个时候如果一下子破了,就有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
所以,先立后破,先把问题解决好,新旧交替好,模式探索好,我们才能在这种特殊时期走得更稳,也走得更远。
从“去中国化”到“去中国”,德国为何决定把化工产业,搬到中国
标题:从“去中国化”到“去中国”:德国为何将化工产业搬到中国?正文:嘿,你曾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去中国化”吗?这个词曾经在德国的商业圈中广为流传,意思是德国公司将生产线和工厂从中国撤回,重新回到家乡。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决定采取截然相反的策略,将他们的化工产业搬到中国。那么,为什么德国如此迫切地想要“去中国”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引人关注的谜题!大财经2023-11-29 16:21:560000如何学习海底捞商业模式,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1990年在拖拉机厂荒废2年时间的张勇有了做生意的想法,他开始寻找各种机会,观察周围的一切事情。第一次创业:他拿出2年存的2000元钱,东拼西凑借够5000元到成都买扑克游戏机,准备放在简阳大干一番。可惜中途客车上被骗走1200元买了个假金表,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他又开始琢磨其它的生意。第二次创业:张勇盯上了倒油:大财经2023-12-14 14:49:520000拿到养老金后我落泪了!工龄35年,个人账户65万,今年2月退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我叫张成旺,今年55岁,在这家公司干了35年会计,刚退休。记得我20岁那年应聘来到这家还叫“顺发制衣厂”的地方。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也算是见证了它的成长壮大。大财经2023-12-01 11:07:21000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原唱
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释义】大财经2023-03-21 02:30:280000三峡电站5年累计发电约4900亿千瓦时 发电效益高位稳定
记者从三峡集团了解到,过去5年,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约49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4亿吨,为华中、华东地区及重庆、广东等受电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5年来,三峡电站充分发挥能源保供“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保障。来源:央视新闻大财经2023-06-06 01:0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