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5

(经济学家,频繁呼吁消费,民众却异常冷漠甚至怒怼,为何)

大财经2023-07-20 12:22:151

在人们希望走得更远、走得更快的时代,发展交通运输产业以及汽车产业,同样快速拉动经济增长。

在人们居住困难、一床难求的时代,发展房地产也就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GDP数据好看。事实也越来越证明,再好看的GDP数据,如果民众不能从中受益,也不受欢迎并不能长期维持,出现萧条是不可避免的。

梳理发现,这些不断刷脸的“经济专家”,无非是出自两个方面,要么是房地产商,要么是大型销售商。有的人看起来与这两个行业无关,实际上暗地里在这两个行业的大型企业兼职,或是公开兼任董事,或是暗中成为经济顾问,为了出场费而站台某些论坛也不是秘密。

正因为如此,你也就会发现,这些不断刷脸的所谓的经济专家,尽管言论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在为所在行业或是企业直接或间接发声。有的已经七老八十了,早就闲居在家了,也要不断刷脸,目的无他,不过生命不息,追求利益不止,皆为名利而刷脸。

在人们期待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时代,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能拉动经济增长。

这些所谓的经济专家,观点几乎千篇一律,总是呼吁民众花钱,或是呼吁出台相关规定,从民众口袋里掏钱。他们聚焦的行业不外乎两个,一是房地产,一是商品销售。他们的不遗余力,不是鼓吹买房,就是呼吁大胆消费。这些所谓的经济专家歇斯底里,不过是主张将居民储蓄变成消费,目的是让这些企业赚到更多的钱,将更多的财富集中到自己手里。

(本文为头条号“阅一文长一识“原创、首发,谢绝搬运;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手中有粮,遇到饥荒才能不慌。这几年,那么多人下岗失业,一些中产阶层入不敷出,有的对已购房产被迫断供,又有谁去帮助他们?曾经鼓吹买房的所谓的专家又在哪里?一些人遇到重大疾病,又有谁免除高额费用?

经过这几年的折腾,许多人的家底已经掏空,别说买房、买车、报复性消费,连维持日常生活都有些艰难,更有一些人因此返贫。几百万人找不到工作,他们的日常开支靠什么维持?只能靠原来的储蓄。专家们对此岂能不知,但他们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无知”。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而无循环往复的过程,各个环节相互联系而相互依存,不可能独立存在。可是一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只在消费这个环节动歪脑子,显然背离经济常识,只能称为“砖家”。回顾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就知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是需求驱动经济发展。没有需求,就没有消费。经济要走出困局,首先要搞明白民众需求在哪里。

这几年的严酷事实告诉人们,未来不可预期的因素增加,手里几个存款只能备不时之需,用于救急。一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却鼓吹民众买房、买车、旅游和吃喝玩乐,民众又岂能上当受骗!

到了今天,人们热切需要健康有所保障、晚年能够安享、分配更加公平,可是一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却还是鼓吹买房、买车或是外出旅游,自然被人们所无视或是嘲讽。在人们普遍品尝到私营经济(或是资本)味道、日益回味国有经济的时候,一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却与此背道而驰,又岂能不被无视。

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无论经济情况大好还是不好,总有一些人以经济专家自居,频繁刷脸,呼吁公众这样消费那样消费。最近一段更是你方唱罢他登场,一些自诩为经济专家的人频繁刷脸。如果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总是那么几个熟悉的面孔;如果细心探究,你还会发现,这些人不过是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却要指点整个经济江山。

这些所谓的经济专家不是一个人在炒作,而是拉上一大帮自媒体组团炒作。一有此类专家发声,一大帮自媒体一拥而上,轮番炒作,形成滚动效应。尽管如此,民众却不理不睬。原因很简单,人们比谁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应该如何生活。你可以听“专家”的,而“专家”不会对你负责。这就是忽悠了。

日前的经济困局是唯GDP数据的结果,或是用金融炒作替代经济发展的结果。环顾一切就知道,所有垮掉的企业,归根到底是将实业当成金融炒作的工具,房地产业和汽车行业尤为明显。当一切都成为金融产品的时候,有谁还会去关注经济本位、满足民众的需求?这才是经济困局的关键所在。

现在,经济情况并不那么好,这些“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鼓噪拉动消费或是宣扬报复性消费,有的甚至不惜编造数量,说什么哪个居民手里没有二三十存款?更有甚者,呼吁农民到城里买房,然后开着汽车下地干活。这虽然是胡话,但为房产地商站台极为明显。这再次证明,他们不是经济专家,而是炒房专家。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