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6

奔向辽阔(凤凰,齐飞入湘南)

大财经2023-07-04 23:08:530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改革开放伊始,深圳等一批经济特区崭露头角,让世界为之瞩目。

为了充实“里子”,郴州经开区山一程、水一程,迈着坚实的脚步走入全国各地。

再以锂电产业为例,围绕以项目落地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开通电池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快速通道”,明确专人提前对接、跟踪推进、全程服务对重点项目即时审查、限时办理,手续全程帮代办。

郴州兰卫医学即将投入使用的实验室。

新园路以北,新华路以东,在距离中城新动能产业园10余分钟车程的地区,一座用地面积约1300亩的大健康产业园拔地而起——“新居”落成,只待“房客”入住。

目前,郴州市经开区拥有6000余家企业、“四上”企业326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这份家当是怎么积攒下来的?将视线投向郴州经开区全力布局的两座产业园区,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去年,郴州经开区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医疗器械和药品流通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30亿元,年税收约3亿元。大健康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也将普惠全民。

1988年12月,郴州经济开发区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作为湖南省最早成立的省级园区之一,是郴州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如今,回乡的“大雁”、西南飞的“孔雀”、筑巢的“凤凰”齐齐飞入湘南之地。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在郴州经开区约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又一批奋斗者汗水挥洒、梦想飞扬,奔向辽阔的未来。

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当如何处之?

迅速行动,郴州经开区在石盖塘规划新动能产业园,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中城新动能产业园。与此同时,利用鲁塘富集的微晶石墨资源,规划建设鲁塘石墨产业园,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碳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培育壮大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

郴州大健康(双创)产业园。

2022年来,临武、桂阳、宜章、桂东、汝城等地发现了含锂矿产资源,初步测算氧化锂储量超过500万吨,约可生产碳酸锂1200万吨。

35年一回首,本期《奔向辽阔》,记者走进湖南郴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郴州经开区”),探访一座步入“而立之年”的园区立下了一份怎样的事业。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企业而言,早一分投产就多一份收益。

“我们将以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实验室网络,填补郴州在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领域的短板。”郴州兰卫医学负责人欧阳增兵信心满满地说道。

深圳龙城高科总经理余力,负责中城新动能产业园的招商工作,他以一组统计数据解释了资源禀赋之余,郴州经开区吸纳新能源企业的一大优势。余力带领团队整体调研新能源市场后发现,全国新能源产业中,从事有关电池生产项目的有3000多家企业,其中60%左右其创始人是湖南人。

中城新动能产业园里,200多名工人正同时作业。

投资引进来,中医药走出去——去年11月16日,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启动仪式在郴州举行。研发在大湾区、产业化在湘赣粤、市场在海外,这样一条发展线路让郴州大健康产业极大拓展了生存空间。

自此,郴州一跃成为锂电产业的“新蓝海”。

多年何为?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如今,“湘商回归”成为郴州经开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步伐:奔走四方,引来一批优质企业

一个湘商回归,其产生的连锁效用也相当可观。

郴州经开区35年,目前正贯彻落实全市打造“电池之都”重大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全市电池产业重要承载区……

郴州经开区35年,集中了全市90%的医药企业和最大的医药生产企业,2022年,全区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收过百亿元。

在电池产业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郴州经开区布局的大健康产业也迎来了机遇。

心力:提升服务质量永远在路上

立于湘南,放眼全国。

从建立园区 中介 企业协同招商机制,到建立以市场换产业的以商招商机制,再到建立长效跟踪服务机制,近年来,郴州开发区积极创新招商落地机制,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发展一片”的良性循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肖雅之 实习生 李曼 通讯员肖雯静 郴州报道

中城新能源工业园正在抢抓工期。

经过多年苦心钻研,在郴州经开区内,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的“五好”逐渐由目标转化为现实,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先进单位。

眼下,郴州经开区石盖塘片区内,200多名工人头顶烈日、脚踩黄泥,奋斗在中城新动能产业园的建设工作之上。这座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3.1万平方米的产业园,是郴州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及打造电池产业之都的重点示范项目。

今年以来,派出4支小分队2批次分赴河北石家庄、安徽蚌埠、江苏盐城、湖北武汉、广东东莞等10余座城市积极开展以“锂”招商活动,累计拜访企业30余家,洽谈对接投资项目20余个,意向总投资60余亿元。

多年耕耘,郴州经开区已然成为郴州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来自天南海北的“凤凰”飞入湘南地,圆梦郴州。

眼光:以资源换产业VS以投资换产业

江苏亿特森新能源的创始人是湖南常德人。在5月18日举行的郴商大会上,亿特森新能源现场签约了一个总投资10亿元的1GWh锂电池生产项目。而随着亿特森新能源战略布局进驻郴州经开区,其上下游供应链上的企业也展现出了投资意向。“例如,亿特森新能源的供应商保华自动化正在筹划入驻经开区。”余力介绍道。

郴州经开区35年,在2022年度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中名列全省17名,跻身湘南地区第1名。

郴州经开区推行“秒批秒办”“审管协同联办”模式,工业厂房施工类审批时限压缩至8天。为园区项目颁发全省首张分阶段施工许可证的创举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予以推介。

一个园区,“面子”由敞亮的厂房群组成,“里子”因企业及其构成的产业集群而充实。

为此,郴州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联席会议调度机制、制定工作方案,为湘商回归创造有利条件。今年上半年,已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4个,其中包括鑫碳新材料、德锂新能源等电池产业湘商回归项目6个。

记者走访了园区内的企业,发现他们一致称赞“经开区的效率高”。“我们在全国19个地区设有分公司,经开区的办事效率称得上出类拔萃。”欧阳增兵如此说道。

就在今年年初,历时两年时间建设的华润三九(郴州)华南生产制造中心正式竣工达产。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全智能中药生产基地,它的建成不仅与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郴州布局大健康产业的底气越来越足。

当我们走进一座城市,各式各样的“区”或许是透视其经济脉络、发展格局最好的窗口之一。

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会飞往温暖的南方。但在每年开春,成群的大雁便会飞回北方的家,这就是“春回大雁归”。

1984年5月,我国正式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全国范围内不断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一股兴建“区”的浪潮持续涌入中国腹地……

同时,加强政银企对接,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融资供需渠道,为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来发行专项债12亿元,对接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5.8亿元。新申报2023年专项债项目9个,总资金15.82亿元,成功率和总额居全市首位。

2022年以来,郴州经开区引进项目49个,总投资 309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三类500强”项目4个,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

鸟瞰郴州经开区。

努力的成果,落在实实在在的项目之上。

顺旺电子产业园项目,量身定制“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分阶段施工许可证,加快项目施工进程;碳鸿新材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经开效率”“经开速度”赢得发展时机……

自成立以来,郴州经开区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在风谲云诡的时代变局中谋求发展之道。

而在大健康(双创)产业园内,上海兰卫医学在此投资的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只待“点火投产”。一处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力图实现覆盖郴州全市的医学检测及病理诊断工作。

中城新动能产业园规划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