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

大财经2023-03-21 05:01:550

“我们邀请一批石阡非遗传承人,在学校和搬迁点希望小课堂,大力传播石阡说春、石阡木偶戏等文化遗产,推动了石阡非遗文化得到良好传承与发扬。”石阡县文化馆副馆长饶莉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个行走于时间长河中的老者,在一步一步的浪花中,渐渐隐去背影。

在传承与发扬的岁月中,后来者的足迹显得尤为重要。去年5月,平阳社区开设“希望工程·陪伴行动”希望小课堂,先后开展了书法绘画、文明礼仪、感恩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非遗文化传承等课程,培养社区青少年儿童文艺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说春”是石阡侗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活跃于立春时节前后,“说春”之人被称为“春官”。春官会头戴乌纱帽,身穿蟒袍,脚蹬粉底靴,一手捧春牛。牛角一边挂红布一边挂麻绳,牛头顶香座,内插三炷香。一手执长棍,身背干粮和印制春贴,上书二十四节气,便可走村串户送春贴,劝勉人们珍惜农时,及时开展农业生产。

“说春不仅是一项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古老文化,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辈丢失了。”包正明说,“说春”不仅仅是可以说春词,在当下,还能把它改成人们喜闻乐见的赞词。

“这个‘说春’很有意思,我要好好学。”杨雨馨也是4个小小解说员中的一个,在唱了两三遍“春词”后,她就已经有模有样了,还跟其他三个小伙伴约定必须学会。

目前,石阡非遗文化还走进了石阡校园,石阡县花桥中学开设的春官说春课程、石阡县民族中学开设的石阡木偶戏课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为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平阳社区希望小课堂以“非遗我了解、非遗我讲解、非遗我传承、非遗我传播”为主题,挑选4个“小小解说员”,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把青少年眼中的石阡非遗文化讲给更多的人听。

包正明头顶乌纱帽,手端“春牛”,身背褡裢口袋,来回踱步,口念“春词”,旁边十几个“小小春官”认真唱和着,歌声飘扬,回声满满。

印制“春贴”后,就该唱“春词”了。正月立春雨水节,张飞将下刘玄德。桃园结义三兄弟,自古流传到如今……

“以前老师解释过二十四节气,想到还能用这种方式唱出来。”杨雨馨是石阡县第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得知社区要开“说春”课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来体验一下。

近年来,石阡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助推脱贫”的意见精神,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践行“百姓参与文化、全社会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收集、整理、保护了一批石阡县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申报了世界非遗“石阡说春”和两项国家级非遗——石阡仡佬毛龙、石阡木偶戏,还成功申报敬雀节、悄悄年、石阡茶灯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浩)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数都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什么,希望他们能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午后的石阡,天空中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汤山街道平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希望小课堂里,韩太碧看着自己的孙女和十几个小伙伴一脸认真的印制着“春贴”,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