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

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陶渊明属于哪个朝代)

大财经2023-03-21 02:58:210

问题是,真是这样吗?东晋县令的俸禄,竟如此之低?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历史学家缪钺把五斗米解释为士大夫每月的食量,认为此为虚数,不能坐实。这个说法固然有趣,但只是推测,没有凭据。另外一个历史学家杨联陞认为县令秩六百石(一石等于一斛),按照“粟五米三”的比例,合已舂之米三百六十斛,东汉以后官员俸禄半钱半谷,每月米十五斛(一斛等于十斗),正好每日五斗。故而,五斗米是汉以后低级县令的日俸之半。

来源: 厦门日报

工资或曰俸禄,都是由贵族的封地演变而来的。早期贵族都有封邑,为国君服务不再另付工资。或者说,封邑就是他们的工资,所谓爵禄。春秋战国时期事务增多,官员增加,同时人才流动性加大,客卿游士成为时尚,楚才晋用层出不穷,俸禄就慢慢从食邑变为食谷,爵禄演变成谷禄。因为给你一块食邑,也许你明年就走了,不如直接将食邑按照税收折算成实物。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依旧属于官府,但他们缴纳的税赋都是你的。

怪不得陶渊明不愿干。看来,他并不是有骨气,而是工资实在太低,别说他那么有才的人,就是你我,也肯定不能干。

谷禄出现于春秋晚期。《论语》有云:“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其中的“谷”,便是领谷禄、做官,跟其中的另一句话“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相对应。中国历史上的工资,发了很多年的粮食,渊源便在于此。

十升为一斗,每斗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斗米,不过六十二斤半。古代斗米斤盐,五斗米不过五斤盐。直接折算成货币,五斗米现在的价格也不过三百元左右。他自己的生活费都不一定够,何况养家?再说,他还要喝酒。

春秋战国时期的谷禄一般都是年薪。因为税收每年一次、秋后算账。《战国策》中经常出现食禄千钟、千盆的,“书中自有千钟粟”,这都是年薪。一钟等于一百斗,千钟便是十万斗;一盆则相当于两百斗。如果不是年薪,君王恐怕得破产。

貌似有理有据,但其中有个误会:汉代的六百石也好,二千石也罢,都只是级别,而非实数。六百石级别的官员,月俸七十斛,而非三十斛。

年薪、月薪逐渐统一,跟秦汉以文法吏治天下有很大的关系。秦汉时期官吏不分,由吏入官自然而然,从三公到胥吏通称为“吏”。吏的阶层不断上升,侵夺贵族空间,月薪不仅大面积取代年薪,彼此之间的性质鸿沟也不复存在。应该说,这是秦汉国力提高的内在推动之一,因其打破了阶层固化。从隋唐开始,官吏分野,但选官的中央机构依旧称为“吏部”,算是起初官吏不分的余绪。

作者:张锐强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会想,他作为彭泽县令,一县之长,工资为什么会如此之低。

今天我们将小吏的月食、稍食,跟爵禄、谷禄等量齐观,当年可不是这么回事。这二者之间有天然的鸿沟,不仅仅在于数量,更在于地位:爵禄、谷禄是贵族特权,而月食、稍食,这种按月领工资的,都是无爵而有事的阶层。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实际情况是,五斗米是日薪,并非月薪。古代有日薪吗?有。不但有日薪,还有年薪。而且最初都以年薪为主。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东晋县令的俸禄,竟如此之低?实际情况是,五斗米是日薪,并非月薪。古代有日薪吗?有。不但有日薪,还有年薪。

●张锐强

秦汉时期经常罢官,官员轮换快,因而普遍实行月薪,尽管爵禄谷禄并未绝迹。月薪的形成历史也很早,秦简中有“月食”,《周礼》则有“稍食”(古代官府按月发给的官俸),都是为低级官吏按月发放的廪食。因他们地位低,余粮不多,每年一次发薪难免挨饿,而且都不是不可或缺的紧要人才,今天来明天走也没关系,周期可以短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