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技术未来如何发展?这个论坛给你答案
我国当前已进入5G时代,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融合应用深入拓展,6G技术研发也在全面推进。在此背景下,又该如何稳步推进6G创新发展和前瞻布局?近日,以“共创价值生态,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基础设施·5G应用及6G愿景分论坛”在福州举办,与会人士围绕5G应用及6G技术未来演进方向等主题建言献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表示,6G技术研发全面推进。围绕超大规模天线、智能超表面、通信感知融合等6G潜在关键技术,组织产业界深入开展研究,推进6G技术创新走深、走实。
“为满足6G时代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的业务与应用场景需求,6G网络将结合通信、感知、计算、数据融合、智能安全等技术要素,打造高速云网融合、通感算一体、弹性智能、内生安全、万物互联的6G网络,构建更加高效联通的数字基础设施,更好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董事会主席李正茂发表了自身对6G技术前景的一些思考。
李正茂表示,世界各先进国家均已开展6G技术研究。2022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机构已经完成了面向6G的首份技术研究报告,标志着6G方向在全球达成了初步共识。关键技术逐渐递交,目前阶段具体技术方案尚未声明,标准制定还未正式开始,还需各方持续创新和通力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通信创新中心副主任杜滢表示,6G是具备面向业务和用户定制化能力的移动服务网络,将成为智能化应用的高效运行底座。在设计上整体来讲,它需要面向超级无限宽带网,能够满足沉浸化的业务需求,实现面向业务的定制化服务,实现网络从被动到主动。
未来6G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杜滢认为,目前希望在6G中向覆盖方面实现深度、广度和立体的进一步覆盖,而与之相对应的,在6G基础框架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多频段的无线网络、考虑频段间的协同、考虑4G、5G网络和6G的协同工作。
“根据最新研究,由于通信技术演进的时间大大缩短,我们认为6G最早在2030年要具备商用能力,这个是全球基本共识,可能有些公司认为稍微早点或晚点,但基本是在2030年左右。”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院长崔春风表示,6G是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一体融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而与5G相比,下一代技术需要在各种网络传输参数上有更优越的性能,需要降低功耗以提高其能源消耗效率都是主要挑战。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魏进武称,6G是天地一体重要的网络技术构成部分,是助力天地一体高速换带网络布局的重要实现手段。要实现这样的模式,需要在业务融合和技术体制相融合之上的AI穿透和分布式技术。(记者 雷渺鑫 李政葳)
来源: 光明网
京投发展一季度营收31.88亿元 同比增长1254.16%
观点网讯:4月27日,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报告期内,京投发展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25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8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4亿元。0000下一个油价调整日 最新下一轮油价预测
春节后新一轮油价调整即将到来!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今天(2月3日)24时,国内油价将迎来今年的第三轮调价窗口期。大财经2023-03-22 06:51:500000为何山西省太原市如此疯狂造城,昂贵的太原房价与太原市城市格局
太原市是山西的省会城市,城市能级很高,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城市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好,城市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当然现在的太原房价不便宜,要比10年前贵得多。位于太原城区,有多个新小区的房价已经突破了1.1万元每平米。太原城市房价的攀升是城市发展必然,也是太原城市给予楼市的附加值在快速增加。大财经2023-05-22 11:48:180000阿根廷11省宣布“紧急状态”!
截至当地时间12月16日,阿根廷11个省先后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这是继12日阿根廷新一届政府宣布经济新政之后各省做出的调整反应之一。阿根廷新任经济部长卡普托12日公布一系列经济政策,旨在减少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其中包括将政府部门由18个减少至9个、降低政府对能源和交通的补贴、停止新建公共工程招标等。栏目主编:赵翰露文字编辑:杨蓉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沈鹏摄图片编辑:苏唯大财经2023-12-18 11:27:280000中信证券:三大因素有望助推股市短期内探底回升 中长期在于经济复苏的斜率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权益市场的底部特征已经开始显现,估值触底、风险偏好反弹、盈利逐步修复三大因素有望助推股市短期内探底回升。不过,中长期而言,A股的核心矛盾在于经济复苏的斜率,从当前经济形势看,政策仍有必要进一步发力以呵护经济增长。若瞄准稳增长的增量政策落地,则A股回升进程也有望加速。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估值:股债性价比触顶之后,估值如何演绎?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