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层薪资下调,向员工“反向讨薪”,银行“金饭碗”还香吗?
金融行业向来因其高薪而备受外界关注。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悉数出炉,此前宣扬得沸沸扬扬的金融行业降薪也得到了证实。不过和券商、投行相比,2022年银行业整体薪酬相对坚挺。
但值得注意的是,银柿财经在梳理了各家银行年报后发现,在“限薪令”背景下,也不乏一些银行出现管理层薪资“腰斩”、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的情况。那么银行员工的薪资表现究竟如何?金融行业降薪是否影响到了每一个银行从业者?银行的“金饭碗”还香吗?
银行业整体薪资坚挺,股份行具有明显优势
事实上,如果以人均薪酬变动趋势作为衡量标准,那么银行业确实也加入到了金融降薪的队伍中来。
截至目前,A股42家上市银行的2022年业绩均已披露完成。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仅有2家银行出现人均薪资下降的情况,而2022年这一数字则高达21家。从人均薪资涨幅来看,2021年涨幅超过10%的银行多达20家,而2022年仅剩成都银行(601838.SH)一家。
分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中,除中信银行(601998.SH)和浙商银行(601916.SH)的人均薪资有所上升外,其余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不过下滑幅度普遍比较温和,而且与其他类型银行相比,股份行的薪资仍具有明显优势。在人均薪酬排名前五的银行中,有四家为股份行。其中,中信银行以62.32万元的人均薪酬位列第一,招商银行(600036.SH)、浙商银行和兴业银行(601166.SH)则均以超过55万元的人均薪酬分列第三四五名。
城农商行的薪资变化则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在27家A股上市的城农商行中,有14家的人均薪酬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三家分别是江苏银行(600919.SH)、西安银行(600928.SH)和渝农商行(601077.SH),同比分别下降了17.67%、10.36%和9.97%;成都银行、瑞丰银行(601528.SH)和重庆银行(601963.SH)则分别以11.7%、9.82%、8.09%的同比涨幅位列前三。
而与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薪资变化存在分化的情况不同的是,六大行人均薪酬均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尽管如此,六大行的绝对薪资仍处于行业末尾,仅交通银行(601328.SH)的人均薪资超过40万元,但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也仅排名第20,属于中等水平。
银行业降薪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薪资下调
尽管半数上市银行的人均薪资出现了下降,但当银柿财经询问了其中两家出现下降的银行工作人员时,对方均表示自己2022年的薪资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动。
针对这种情况,银柿财经在查阅了银行年报后发现,目前银行业的降薪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的薪资调整上。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有11家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下降幅度超过10%,其中有5家更是超过30%。
股份制银行中以浙商银行管理层的降薪力度最大,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同比缩水超五成。
另据媒体报道,有几家银行高管薪酬从2021年高于400万元,降至2022年200万元以下,收入出现“腰斩”;2021年有7位高管的税前年薪突破500万元,15名高管突破400万元,而到了2022年,仅兴业银行监事赖富荣年薪突破500万元,年薪超过400万元的人数也大幅缩减。
不过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管理层薪资大幅下调的银行中,也不乏一些人均薪酬同比上升的,如重庆银行、浙商银行等。若剔除管理层因素,这些银行员工的人均薪酬增速或更高。当然,也存在人均薪酬下降但管理层薪酬总额上升的情况,如江苏银行、厦门银行(601187.SH)等。
金融业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管理层降薪的背后是监管层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过高收入的调整。有分析认为,长期以来,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在所有行业中一直占据着靠前位置,但也始终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金融行业的高薪与其创造的价值和承担的风险并不匹配。因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作为高薪代表,难免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2022年8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优化薪酬分配结构,未来将更多向一线人员倾斜,同时建立健全薪酬分配延期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
《通知》明确,高管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有分析认为,过去银行业高管薪酬往往与业绩挂钩,会导致一些高管为追求短期高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而薪酬追索扣回制度让高管薪酬与其承担的风险行为有效挂钩,可以有效规避风险。《通知》还明确,相关追索扣回机制适用于离职和退休人员。
3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其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中表示,截至目前,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家银行在其2022年年报中也公示已建立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机制,并披露了更多“反向讨薪”的细节。招商银行年报显示,2022年该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
因此,有分析认为,银行的“金饭碗”并非突然不香了,而是银行薪酬制度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监管层通过限制不合理的过高收入、建立有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使银行薪酬制度趋于规范。银行薪酬能够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才是最有效的薪酬安排。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到底有多少隐性负债?专家一致表示不知道,这就是风险
债务本身并不可怕,有债务也不等于有多大的风险。实际上,上半年专家们还一致认为,与美国比、与日本比,中国的负债率还不高,没有什么恐慌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负债也可以是积极的要素,一个不会借债的企业,靠自有资金是发展不起来的,前提是要有好的经济预判;反之,如果经济出现了不景气的症候,化债的问题自然就有了的热度。为什么地方债的热度突然高了起来?大财经2023-11-15 14:16:190000鲜美来、老乡鸡、大洋世家等折戟“沪深” 预制菜类企业IPO集体转身
主板收紧态势明显,预制菜类企业扎堆撤单。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想念食品”)IPO处于终止状态。上交所表示,因想念食品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0000新型穷人正在席卷中国社会:有房子,身价千万,却“无家可归”
周铭(化名)年轻的时候为了寻找工作机会,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大城市。早年间,他决定趁着房价低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希望借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将房产变现,错过了房市的良机。房子卖不出去,他手里陷入了现金流的困境。由于大城市的高额消费压力,周铭开始感到自己是一个穷人。他常常心情低落,觉得自己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没有归属感,仿佛只是一片无依无靠的飘荡叶子。大财经2023-11-13 13:33:360000淘宝回应AI开店卖出第一单:祝贺开单
日前,有媒体实测使用ChatGpt等用人工智能软件开出首家AI淘宝店卢咪微LumiWink。AI全程参与了淘宝店设计、取名、装修、、产品设计、营销等一系列流程,极大的提高了开店的速度和效率。最终的生成效果和主流的淘宝服饰类店铺类似,在开店后不久即成功售出第一单。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淘宝官微对此做出回应称:“祝贺开单。”大财经2023-04-25 00:14:040000康派斯2022年净利1741.94万同比增长25.55% 国外客户订单增加
挖贝网5月5日,康派斯(872836)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0,267,947.42元,同比增长31.6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19,400.91元,同比增长25.55%。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85,488.41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744,089.26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