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38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背水一战主人公)

大财经2023-03-25 13:55:560

等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兵分三路进攻蜀汉的时候,姜维率领蜀汉主力在剑阁和钟会的大军对峙,而邓艾却在此时偷渡阴平,等刘禅知道邓艾的大军已到成都城外,一切都晚了。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政,而不是让诸葛亮代政。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丞相”之职,独揽大权,后主刘禅则成了蜗居皇宫的“小孩子”。从这一点说,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嘱托。刘禅从小聪明,他不会不明白长此以往,将意味着什么。但他一直为大局着想,从未言明此事。

第四,刘禅废除丞相。诸葛亮在世时,大权独揽,刘禅深知这样的弊端。等诸葛亮去世,刘禅为了防止大臣权力过重的问题,不再设丞相之职位,以费祎为尚书令,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二人相互牵制。可见,刘禅并非无能之人,他是一位懂得制衡的政治家。

刘禅的幼年曾几度经历危险,2岁那年,曹操在长坂坡打败刘备,刘备为了逃命,抛弃娇妻幼子,所幸的是,赵云最终救下刘禅。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公元220年,曹丕率先称帝,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后,刘备和孙权相继称帝,正式进入“三国”时代。如果把曹丕、刘备、孙权算作魏、蜀、吴的第一代君王的话,那曹睿、刘禅、孙亮三人则是第二代君王。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代君王们和各国“权臣”们的关系。

第三,魏延造反事件,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被杀,对于魏延,刘禅说:

刘禅为何不思打压诸葛亮,或者夺回诸葛亮之权?是他实力不济?还是西蜀非诸葛亮不可呢?其实并不是,因为在刘禅心中,国家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三国志》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作为三国中实力较弱的一国,刘禅能在蜀地当41年皇帝,而且是三国中国唯一没有发生领导班子内乱的国家(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后),这说明,刘禅的确不是昏庸之辈。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此言一出,惊呆所有人。蜀汉旧臣觉得这个昔日的主子太丢人,魏晋大臣觉得刘禅有点傻。

第一,刘琰休妻事件,《三国志·蜀志》记载: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禅想表达的意思有两点,第一,你爸爸不是我爸爸亲手所杀,咱俩没仇。第二,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而张飞之妻是夏侯渊的侄女。算起来,刘禅和夏侯霸还有亲戚呢?

再看诸葛亮,他是如何对待刘禅的呢?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刘禅已经22岁,诸葛亮还不忘事事教训刘禅。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派心腹到宫中监管刘禅的日常言行。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实际上,刘禅傻吗,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是在装傻。他知道:只有他不念着蜀地,司马昭才会真正放心蜀地的百姓,这就是“装傻”的最高境界。

再看蜀汉,刘备驾崩前白帝托孤,吩咐刘禅: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简单来说,刘禅首先承认魏延谋反有罪,但也没有忘记魏延之前的功劳,可见,刘禅是一位仁厚之君。

诸葛亮曾有一次称赞刘禅的智慧和器量,被刘备知道后,刘备对儿子说: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刘备在永安宫去世后,刘禅继位,当年刘禅才17岁。第二年,诸葛亮曾赞叹刘禅:

刘禅登基后,遵从父亲之言,尊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独掌军事、政治大权,毫无疑问是蜀汉最大的权臣。刘禅17岁登基,随着他的慢慢长大,诸葛亮已经是遮挡刘禅的绊脚石。但刘禅从未想过扳倒诸葛亮,即使诸葛亮对刘禅有所不满,让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也没有想过铲除诸葛亮。也就是说,刘禅和诸葛亮相处,是相对和谐的,这也需要一种智慧。

这个时候,刘禅有两个选择,第一:毫无胜算地死战;第二,投降。如果选择前者,他可以落个有骨气的褒扬,然而,蜀汉百姓将尸横遍野。如果选择后者,他会被骂,但却保全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最终,他选择了向邓艾投降,蜀汉因此灭亡。

诸葛亮去世前多次北伐,蜀地百姓不堪重负,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勉强支撑。等诸葛亮去世,虽然有姜维等人,蜀汉国力大不如前。

先说曹魏,曹睿(魏明帝)继位后,深谙制衡之道,几位辅政大臣曹真、曹休、司马懿的实力被逐渐削弱,处处受曹睿打压。

司马昭非常惊讶,心中暗忖道:“刘禅心真大,他是不是傻?”忍不住问刘禅是否思念家乡,刘禅笑着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刘禅一贯被人冠以“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二人怎么能相比呢?实际上,李密还真没瞎说,因为刘禅在很多地方,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君王。

作为刘备的长子,刘禅自幼就被刘备寄予厚望,刘备不仅亲自辅导儿子的学业,还请诸葛亮抄写书籍给刘禅学习。另外,刘备还请来蜀汉著名的文臣伊籍做刘禅的老师。等刘备登基为帝时,刘禅已经成了能文能武的青年才俊。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刘禅的出生颇具传奇,他生于公元207年,也就是刘备和诸葛亮“隆中对”的那一年。因为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夜里梦见吞食北斗星而怀孕,因此取名为阿斗。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为何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出色的政治家,下面,通过四件事来说明。

刘禅即位后,刘琰被封为都乡侯,在军中为车骑将军。公元234年,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宫向太后祝贺,太后留胡氏在宫中住了一个月。因为胡氏长得漂亮,刘琰怀疑刘禅和胡氏有染,因此休妻。最后,刘禅决定:取消大臣的妻子或母亲入宫庆贺的规定,避免这种误会再次发生。

“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此夏侯氏之甥也。”

“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与杜微书》

三国时期,四川彭山人李密名满天下,曾写下《陈情表》传于后世。三国归晋后,晋武帝司马炎下旨召李密入京为官。李密到洛阳后,有同僚问他,昔日蜀汉后主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密回答说:“可比齐桓公!”

刘禅投降后,又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个“高光时刻”,那就是“乐不思蜀”。在宴会上,司马昭用美酒佳肴来款待刘禅等蜀汉君臣,为了勾起刘禅等人的思乡之情,司马昭故意让歌女表演一段蜀地的舞蹈,蜀汉旧臣们纷纷落泪,唯有刘禅,就当没看见,有说有笑。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诸葛亮很不好意思,自贬三级。但当诸葛亮打了胜仗之后,刘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诸葛亮的官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刘禅哭倒在御榻上,伤心地不能上朝。等诸葛亮的遗体被运回成都,刘禅亲自出城20里迎接。

从刘禅诸对葛亮的态度来看,刘禅给了诸葛亮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刘禅为了得到一员虎将,先化解二人的仇恨,然后再和夏侯霸套近乎,堪称智慧。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导致北伐失败,刘禅没有问责诸葛亮,反而安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为了北伐,穷兵黩武,蜀地百姓的负担很重,刘禅委婉地劝说:

回到开头,为何李密会说刘禅堪比齐桓公?因为在蜀地百姓心中,刘禅的确是一位不错的君王。在宋朝以前,蜀地的百信一直感念刘禅的恩德,他们为刘禅立庙,世代祭祀。只有深得百姓人心的君王,当地百姓才会祭祀他。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这就是刘禅,虽然他不赞成北伐,但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更改,他就全力支持。

“孔明之贤,即后主之贤也。”

第二,夏侯霸归降事件。夏侯霸为三国名将夏侯渊之子,公元219年,夏侯渊在定军山被蜀将黄忠所杀,30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夏侯霸内心不安,主动投奔蜀汉。刘禅知道蜀汉和夏侯霸有杀父之仇,为了拉拢夏侯霸,刘禅对夏侯霸说:

可以看出,即使刘禅少年登基,但他并非庸才,甚至得到了诸葛亮的极力称赞。

道家思想中有句话叫“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刘禅所选择的就是这种道路。假如他和诸葛亮都是有为之人,在大事上难免有碰撞,最终受损的还是弱小的蜀汉王朝。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用一句话来说,诸葛亮之所有会有这番作为,还是刘禅看得明白。若不是刘禅给他空间,诸葛亮或许仅仅是一个蒋琬或费祎罢了。难怪清朝诗人袁枚曾说过:

但作为臣子的诸葛亮,没有听从皇帝的劝告,执意出征。刘禅最终还是决定支持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即停止了北伐,恢复生产。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5岁那年,孙权的妹妹孙夫人想悄悄带刘禅到孙吴,又被赵云在江面上截下来。13岁那年,刘备在汉中称王,刘禅被立为世子(王太子)。

也就是说,不管是曹魏还是孙吴政权,他们的第二代君主都在拼命压制权臣,只是曹睿成功了,而孙亮却失败了。总之,他们和权臣的关系并不和谐。

再看孙亮(吴少帝),作为孙权的第七子,孙亮10岁登基,15岁亲政。孙亮亲政后,立即着手除掉朝中最大的权臣孙綝,但事情败露,孙亮反而孙綝所废,最终被逼自杀。

从刘备的这句“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以看出,刘禅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刘备的期望,刘备甚至表明自己以后没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从刘琰事件可以看出,刘禅的做法还算得当。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背水一战主人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