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3

有关黄河的诗句(带黄河的古诗100首)

大财经2023-03-23 03:02:110

溱河、洧河的“声名远播”还在于这里曾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从三皇时代的补国,到黄帝建都轩辕丘、夏启建都今古城寨,再到西周春秋之际的郐国、密国和《诗经·郑风》所指的郑国……关于它们的古老传说也在持续为这片水域增添着魅力。

《诗经》时代,黄河水多见清澈。《魏风·伐檀》中记载,黄河水“清且涟猗”“直猗”“沦猗”。还有《小雅·斯干》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描述了黄河支流在溪涧之间清清流淌,南山景致清净深幽的美好之景。再有《小雅·黍苗》的“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此处的“泉”经考证也在黄河流域。后世因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黄河水的黄浊现象日益加剧,自汉代以后,大河开始改名为黄河。

济河无论是水量还是流程都不及黄河、长江与淮河,但却与它们并列古代“四渎”之列。这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问过大臣许敬宗相似的问题,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这种品性同样在《鄘风·载驰》中那位爱国心切却迫于无法渡过济水、归还故里的许穆夫人身上得到了体现。《诗经》提及济河的诗篇有2篇:

溱河与洧河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邶风·匏有苦叶》)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诗经百科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

文/李秀莉

溱水与洧水汇合交流后,成为了现在的双洎河。《方舆纪要》卷47《洧川县》记载,洧水“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至禹州密县,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洎河”。西汉时期,桑钦《水经》中《溱水篇》记载:“溱水出郑县西北平地,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淮河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鄘风·载驰》,但这里的“济”有人也做“渡”解)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鲁颂·閟宫》)

两条源头不同的河流最终合而为一,清亮浩荡,流向远方,多么像一对本不相识的男女因为互相吸引,最终走在了一起。在《诗经》里,溱河、洧河就被用作了对爱情关系的比赋。《郑风·溱洧》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描述了年轻男女在溱洧河畔欢乐相聚,自由表达爱情的故事。此外,《郑风·褰裳》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济河

济河又称济水。根据《水经》记载,济水源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即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先秦地志《书·禹贡》里记载了此水的流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河”即黄河,“荥”“陶丘”“菏”是中国的古地名,在今河南、山东境内。济河在入海途中三隐三现,因此并不完全是地上河。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憬彼淮夷,来献其琛。(《鲁颂·泮水》)

淮河是全国的第三大河流,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也是我国水系最发达的河流之一。淮河源头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地区,干流流经鄂、豫、皖、苏等省,最终向东汇入黄海。因为介于长江和黄河的流域之间,故人们习惯将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称为“黄淮”,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称为“江淮”。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

淮河在中国地理空间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它是区分南北的自然分界线、中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出古人对淮河两岸自然风貌差异的直观感受。直至今天,据说询问一个安徽人的家乡,一定要加上一句“淮南还是淮北”,逐淮而居的他们有着严格的南北方人的区分意识。

有关黄河的诗句 带黄河的古诗100首
黄河,诗经里的“河”多作黄河解,那时候的黄河水还很清澈,称为“大河”(视觉中国供图)

除了在自然地理空间中发挥着“咫尺分南北”的功能,淮河还见证了文化意义上的南北碰撞与融合。淮河流域涵盖了中原文化区、海岱文化区、宁镇文化区等,古文化面貌融通南北,表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诗经》里提到淮河的诗歌共有5首,在还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话语体系里,淮河流域的部族以“夷”的形象存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的开篇。《诗经》中的“河”字,都作黄河来解。它也是《诗经》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河流,共被提及27次。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大雅·常武》)

汉代以前,黄河称“大河”。它自青藏高原一带流出,一路跨越山脉、丘陵、平原等地势,最终汇入今天的渤海。黄河水径流广布,支津纷出,《周颂·般》记录了这一景象——“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意思是,登上巍巍高山,高山小丘相连绵,千支万流入黄河。

又称“洛水”,黄河支流,源出今陕西省洛南县西北部华山南麓,东入河南,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全长467公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洛河在商周时期的统治版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甚至直接关乎王朝的命运。《大雅·召旻》未直接提及洛水,但据考证诗中的“池之竭矣”“泉之竭矣”,以至“癫我饥馑,民卒流亡”,很可能指幽王时期“泾、渭、洛竭,岐山崩”的灾祸。《诗经》明确提及洛河的则是《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4期,原文标题《<诗经>中的重要河流》

黄河

《诗经》中提及黄河的有24篇,传颂较多的比如: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卫风·硕人》)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鄘风·柏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小雅·鼓钟》)

洛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