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2

韦编三绝的故事(卧薪尝胆的故事)

大财经2023-03-22 15:14:060

(1)孔子:孔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首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又称为孔子。

成语接龙∶

孔子(1)晚(2)而喜《易》(3),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

【注解】

【造句练习】

参考答案∶

【原文】

韦编三绝→绝( )仅有→有( )竟成→成( )在胸→胸无( )墨→墨( )成规

废寝忘食

【故事阐述】

【相似成语】

三绝是三次断绝之意。因为《易经》是一本艰深难懂的书,孔子就一次又一次反复钻研,直到能够理解内容为止。

(2)孔子专注研究《易经》的精神给你什么启发?请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孔子晚年很喜欢研究《周易》,他仔细的解释<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十翼。孔子阅读《周易》勤奋不懈,以致把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弄断。

例:如果学生读书都能有韦编三绝的精神,书本内容完全理解,那就什么题目都难不倒了。

(2)晚:晚年,即年老的时候。

韦,去毛加工制成的柔软兽皮,此指熟牛皮。古代未发明纸之前,是在竹简上书写文字,然后再用熟牛皮带编联成册,叫做“韦编”。

韦编三绝→绝(无)仅有→有(志)竟成→成(竹)在胸→胸无(点)墨→墨(守)成规

例:孔子钻研《易经》时韦编三绝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孔子说:“如果让我多活几年,果真这样,我对《周易》内容的辞义就能充分理解了。”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勤读钻研《易经》?

【讨论】

【课后时间】

所以,“韦编三绝”原是形容孔子勤读《易经》,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读书刻苦勤奋的人。

(2)《易》:即指《易经》,内容最早只记载大自然、天象等变化,是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来占卜事象。到孔子作传,才成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韦编三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