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45

强省会崛起(第八个2万亿城市,来了)

大财经2024-01-22 14:19:430

这意味着,武汉、杭州两大省会有望同时跻身2万亿俱乐部,与成都共同开启中国第二省会的竞逐。

然而,从1万亿到2万亿,成都先行一步,2022年正式晋级,先后用了8年时间;而武汉、杭州则等到了2023年,而武汉则用了9年时间。

与之对比,杭州背靠长三角,产业发展空间更大,但经济强市林立,上海、南京、苏州、宁波等经济强市的存在,让其难以在城市群内获得主导者角色。

根据规划,到2025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力争要突破6000亿元,而“中国光谷”有望升级为“世界光谷”。

武汉与杭州,谁的城市能级更高?

杭州与武汉,都是14个国家软件名城之一,但两城在软件业的实力有着巨大悬殊。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软件业收入达到8259亿元,而武汉仅为2519亿元,杭州是武汉的3倍有余。

因此,在浙江的区域战略中,杭州与宁波是“双城记”的关系,“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是其发展方向。

当然,这是广义的数字经济,覆盖面极广。但作为主体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则集中于“数字产业化“层面,包括互联网、平台经济、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

集成电路的崛起,更让武汉成了竞逐新赛道的佼佼者。

汽车产业的兴衰,对武汉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

杭州新一轮“工业兴市”的重点,放在了5大产业生态圈: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

这些城市,除了最强地级市,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强省会,要么是计划单列市,在所在省份、都市圈、城市群乃至大区中,都是领头羊般的存在。

当然,成都先行一步晋级的背后,不乏城市合并带来的提升。城市扩容历来是做大经济体量的捷径,合肥、西安、济南、长春等省会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当年,武汉GDP同比下降4.7%,为197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不仅被成都拉开差距,而且连续两年被杭州赶超,直到2022年才以微弱优势反超,重回第8城之位。

加上香港,中国已有10个2万亿城市,放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凸显了“大国大城”的经济格局。

从城市层级看,武汉在去年升格为超大城市,杭州今年城区人口首次破千万,也晋级为超大城市,两城在人口规模和城区人口规模上不相上下。

反观杭州都市圈,“势力范围”蔓延到邻近的安徽省,而圈内的嘉兴、绍兴均为经济强市,产业互补的空间更大,但与上海大都市圈有一定重合之处,难免带来竞争关系。

城市竞争,终究是全方位的比拼,既离不开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也与国家战略、创新动能和城市发展方向息息相关。

武汉曾经也是城市合并的热门候选者之一,“武汉合并鄂州”呼声一直不低。

武鄂同城化进展迅速,跨市地铁正式贯通,“双机场”格局也已形成,但前些年错过了扩容时机,如今在国家严控省会规模扩张的禁令下,大概率只能无限期搁置。

去年,从万亿城市、2万亿城市到3万亿城市全面迎来扩容。

一旦武汉、杭州双双晋级,我国内地2万亿城市将增加到9席,包括北上广深、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

2万亿GDP,正在成为城市竞争新起点。

面对这一局面,杭州再提“制造业计划”,将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作为“双引擎”,以此带动经济的再次跃升。

中国共有七大传统汽车生产基地,武汉是其中之一,2022年汽车产量达135万辆,历史高峰时期多达19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1/5以上。

衡量一个城市的制造实力,最直观的指标无疑是主要工业品的分布。

从行政级别来看,武汉、杭州同为副省级城市,而我国有且只有15个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级别更高,话语权更大,在政策布局和资源配置上享有一定优势。

同为强省会,武汉与杭州优势何在?

说起杭州,“电商之都”声名在外,这是在数字经济上唯一能挑战北上广深的二线城市。

目前,杭州只拿下3个千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电气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不仅低于武汉,更少于同省的宁波,后者拿下了8个千亿级产业。

与之对比,杭州虽有浙江大学这一超级龙头高校,但整体大学实力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而科研院所规模也不及周边地市,亟待加强,这在《中国最富的省,太缺大学了》一文有详细论述。

得数字经济者得未来。这是杭州过去10年一路狂飙的原因所在,也是未来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而据此前当地官媒报道,这一年,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地区生产总值即将突破2万亿元,使2023年成为杭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国家战略来看,武汉横跨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国家战略,且被赋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

2000年,杭州第二产业占比超过半壁江山,2010年时减少到47.3%,2022年迅速萎缩到30%,为第二产业占比最低的万亿级城市之一。

再次布局制造业,杭州的短板在于产业基础薄弱、新兴产业不足,但优势在于数字经济发达、人才持续涌入、创新强度较高,在抢人大战、抢企大战中具有一定先机。

如果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能够崛起,杭州经济有望再上一层楼。

这背后,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这一年武汉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超预期冲击。

与之对比,武汉数字经济虽然发展不慢,但并非最大的优势产业。2022年,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9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

2万亿之上,武汉和杭州,谁能更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以此来看,杭州数字经济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层面,而武汉则在于电子信息制造业。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市,最重要的产业有二:一为汽车,一为光电子。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 武汉第二产业占比达35.6%,而杭州第二产业占比为30%,工业成了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

2022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比重为27.1%,占浙江全省的一半以上,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主要工业品来看,武汉最擅长制造的是汽车、显示器、光纤光缆、手机、电脑、显示器、空调、钢材生铁等。

没了扩容捷径,武汉与杭州的GDP之争,最终只能回到产业上。

与之对比,杭州20多年前选择信息化为主导方向,奠定了电商产业的“霸主”地位,但制造业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从各自的势力范围来看,武汉都市圈以周边8市为腹地,“武鄂黄黄”为中心,但周边地市经济总量普遍不高,对武汉的依赖度较高。

这从互联网和软件业的布局就可见一斑。

数字经济,堪称最热门的概念,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战场,但究竟何为数字经济,许多人仍旧不明所以。

在万亿城市争夺战中,2014年武汉、成都突围,2015年杭州跟上,几乎前后脚。

再从都市圈来看,目前武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均已晋级为国家级,武汉都市圈集中在省内,杭州都市圈则为跨省都市圈。

长江存储,实现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零的突破,打破了欧美日韩对于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垄断,也让武汉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竞逐者。

从各自在省内的定位来看,武汉是独一无二的龙头,名副其实的强省会,是湖北经济最大的支撑。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2023榜单,杭州共有6家企业入围,包括蚂蚁科技、淘天集团、网易等,前十就占了3席;而武汉为3家,分别是斗鱼直播、盛天网络、福禄网络。

不回避城市扩容带来的贡献,但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内大循环等国家战略,对成都的助力同样不容忽视。

虽然工业短板明显,但在数字经济上,杭州有着碾压优势。

一个阿里巴巴,就足以塑造杭州在互联网产业的领头羊地位,遑论其他企业的存在?

与之对比,杭州并未在统计公报中披露主要工业品信息,但从其年鉴及公开报道来看,杭州最擅长制造的是监控设备、机器人装备、汽车零部件、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等。

科创能级来看,武汉拿下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剑指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这得益于武汉作为教育强市的地位,双一流大学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说起武汉,工业是最大标签,汽车制造、钢铁、光电子、医药产业都是绕不开的存在,不少产业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就连上海也罕见跑到武汉招商。

与汽车相比,光电子信息产业,当属武汉布局的最大也最强的新兴赛道,与汽车产业一道跻身先进制造业“国家队”集群,也是全国唯一的光电子“国家队”集群。

这与武汉的5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刚好相契合: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制造业、钢铁产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三大省会经济实力一直都在伯仲之间,你追我赶,最初是武汉领跑,随后是杭州一路攀升,最后则是成都后来居上。

而从软件业收入来看,杭州更是达到武汉的3倍以上。

在内地31个省份中,除开四大直辖市,共有27个省会/首府,广州位居第一,而成都、武汉、杭州正是第二大省会的有力竞争者。

按照官方定义,凡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都可归为数字经济之列。

目前,全国汽车产业正面临新一轮大洗牌,新能源汽车以席卷之势波及全国,武汉能否重振雄风,值得关注。

作为首个迈向2万亿大关的中部城市,武汉GDP总量力压长沙、郑州、合肥等省会,稳居中部第一大市之位。

杭州是我国数字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这一年,广州、重庆晋级3万亿城市,常州、烟台跃居万亿城市,武汉、杭州共同迈向2万亿时代。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杭州位列第二,与深圳、杭州并列为三星级,而武汉位列第8,为两星级城市。

与之对比,杭州虽然在浙江省独一无二,但省内还有一个同为副省级且有计划单列市定位的宁波,而宁波的工业实力比杭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前,武汉市两会透露,预计全年GDP增长6%左右,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城市能级跨越提升,武汉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文|凯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