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单位之间的进率公式)
(3)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学情预设】第1题是面积单位的改写练习,只涉及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为了巩固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最后增加了一个长度单位的改写练习。
【学情预设】学生回答“有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不错,你们有这样仔细认真的态度和探究精神,一定会越学越好。
?教学反思
师:同学们很棒,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推理的方法得出了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学情预设】预设1:边长是1米,就是100厘米。那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等于边长是10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100×100=100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教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自己探究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使学生真正弄懂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由来。
(2)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1.在观察、实践、操作等活动中,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从而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应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6。
师:同学们对于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得很清楚,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换算规律呢?
预设3: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教师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高级面积单位的数化成低级面积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如:3平方米=300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的思维推理能力太强了!请再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学情预设】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师:同学们说对了,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行转换时一定要确定好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预设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那么该如何计算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呢?
?教学目标
【学情预设】预设1:已知正方形交通标志牌的边长是80厘米,要求这个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
5.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六”第9题。
1.完成教科书P71“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由已知的问题引发新的问题,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新的挑战。
师: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为100,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教学内容
3.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六”第3题。
本题是关于常用的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混合练习,请同学们认真区分完成。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说一说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区别吗?
(2)集中展示汇报。
第2题是有关长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用来巩固面积单位的换算,需要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能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这两个题目都属于基础练习,目的是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巩固,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小结: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本题是对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包括面积单位的换算、周长与面积概念的辨析、图形的拼摆,请大家认真审题再判别。
(2)换算规律。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交流。
师:你们能计算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独立研究,可以利用学具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看谁的方法多。
?教学重点
师:从文字和情境图中,你能获取到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有同学说,求标志牌的面积,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所以是80×80=64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可以直接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间进率的推导过程,是离不开动手操作的。通过让学生经历正方形面积公式推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感受成功的喜悦。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教科书P71例7。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的问题,一来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面积单位间换算的进率,总结面积单位间换算的规律。
预设3:有同学抢着答: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6400平方厘米里面有64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64个1平方分米,即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课件、刻度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
(教师板书)
本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观察对象,估计并测量、计算面积。
?教学难点
(1)方法探究。
三、综合应用
2.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六”第1、2题。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摆一摆、迁移类推等形式来进行,让学生经历探究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下图是一块正方形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请同学们把自己讨论的结果说一说。
【学情预设】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也就是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教师板书)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学得很好,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推导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P70~71例6、例7及“做一做”,教科书P73~74“练习十六”第1、2、3、5、9题。
预设2:还有同学说,这样没做完呢,还要将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
【学情预设】长度单位是用来表示长度的计量单位,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面积单位是用来表示面积大小的计量单位,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而且面积单位要带“平方”。
?板书设计
(1)学生自主解答。
?教学过程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既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单位分别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又发展学生对数量的认识。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课堂小结
1.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预设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是1×1=1(平方分米)。
4.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六”第5题。
预设2:还要根据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将算出的结果的单位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
【学情预设】预设1:大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第3题是引导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从数学的视角进行观察,对其大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是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良好素材。
预设2:低级面积单位的数化成高级面积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如:400平方厘米=4平方分米。还要注意,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95508是什么电话 95508打我电话干嘛
日前,有关部门公布了多起养老诈骗案例。案情显示,不法分子瞄准“银发”群体的养老需求,以销售“养老金融产品”、投资“养老项目”、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进行诈骗,窃取老年消费者银行账户敏感信息或盗取账户资金。0000说明方法有哪些? 小学常用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中内容,作者根据具体描述的事物,举出一个详细的案例来进行阐述。2、分类别。对于要进行说明的对象,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便于理解。例如我们在介绍英短猫的时候,为了方便说明,可以说它属于猫科动物,这样就很容易进行理解。大财经2023-03-20 20:28:410000投资日历:周四资本市场大事提醒
0000春晓的意思全解 春晓表达了什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朗朗上口的古诗,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作者又是谁呢?我们先来解释下这首诗,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由此可见,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一场雨后的景象,有鸟儿的啼叫声,有洒了一地的春花。大财经2023-03-22 04:21:150001巴菲特100万美元“打赌”!事关美国储户→
本文字数:93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导读:“股神”称,管理层应该为银行经营不善付出代价。作者丨第一财经樊志菁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股神”巴菲特周三表示,尽管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最近倒闭引发了担忧,人们不应该对银行业或存款的安全感到恐慌。大财经2023-04-16 12:0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