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已有17年,2500亿的投资回本了吗?三峡大坝还能撑多久?
文|小魏档案
编辑|小魏档案

自2006年投入运行以来,三峡大坝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它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杰作,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见证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奇迹。

这座耗资2500亿的大坝,作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已成为了全球工程奇迹的代表。
随着三峡大坝的运行时间增长,人们不禁要问,当初的巨额投资是否已经回本?这座大坝的使用寿命究竟有多长?

三峡大坝,这座被誉为发电怪兽的水电站,自2006年投入运行以来,已经走过了17个春秋。在这17年里,三峡大坝不仅为我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在防洪、旅游、航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峡大坝的发电能力毋庸置疑,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底,三峡大坝的累计发电量已经达到了15634亿千瓦时。

如果按照0.2元每千瓦时的电费价格来计算,三峡大坝的电站在电费方面的收入已经达到了3126.8亿元,超过了当初投入的成本。

尤其是在2020年,三峡大坝的全年发电量高达1118亿千瓦时,创下了全球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最高纪录。这些电力的产生,有效地缓解了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的民众用电问题。

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也不可忽视,通过巧妙的设计,三峡大坝能够在荆江河段发挥防洪功能,有效防止洪水导致的毁灭性灾害,从而避免经济损失。

而且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专业人才参与。大坝建成后,需要进行专业的管理,包括水利工程、电气、机械等多个领域的管理,这又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岗位。

三峡大坝本身也是一个宏伟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大坝蓄水形成的库湾、库汊为渔业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峡大坝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在社会效益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存在,为我国电力供应、防洪减灾、旅游发展、渔业养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我们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三峡大坝的价值,但从多个角度来看,三峡大坝的投资回报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世界级的三峡大坝的建设完成,人们开始担心这座超级工程的寿命究竟有多少年。据专家分析,三峡大坝建在坚固的花岗岩上,并采用孔洞式设计,以及实施严格的维护措施,这确保了大坝能够迎接洪水冲击时维持稳定。

尽管网络上流传着三峡大坝寿命只有三四十年,甚至挺不过2035年的说法,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三峡大坝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据国家水利工程文件,一级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最低为150年,而作为世界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寿命毋庸置疑会更长。

在大坝的施工各个环节一直进行严格把控,现如今在大坝上安装了几千个检测器,这些检测器能够采集各种数据,包括大坝的拉伸变形和因水力冲击腐蚀而导致的断裂等等。
专业人员负责记录和监测这些数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可是2019年一些争议声也出现在网络中,有人将三峡大坝“变形”的照片发到了网上。不过,这样的观点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反驳。

他们提到自己近期才去过三峡大坝,却未察觉大坝有任何变形的迹象。一个普通的住宅建筑就能有70年的寿命,难道一个拥有国家级工程保质期的项目只能有如此短暂的寿命吗?

而且专家提出,十多年的使用带来的磨损对于大坝而言是微乎其微的,甚至用肉眼难以发现,且危险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意味着三峡大坝寿命绝非短短的三四十年,而将是相当长久的。虽然我们不能提供确凿的证据来精确预测三峡大坝的寿命,但必须意识到大坝的使用寿命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设计、建造、维护以及环境变化等。

三峡大坝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工程,自建设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大坝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也对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当地居民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论。

要知道三峡大坝在防洪和发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控制长江的水流,大坝可以有效防止洪水灾害,保障下游地区的安全。

在大坝高水位、洪水汛期,它可以储存并逐渐释放洪水,有效降低下游地区的洪涝风险。同时,大坝利用水力发电,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减轻了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但是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坝区域内的鱼类在大坝的阻断下无法继续迁徙,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大坝的修建也使得长江水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导致一些鱼类无法找到适宜的栖息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也影响到了河岸带植被和景观的生长状况,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也可能对下游地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大坝的存在对下游地区的洪水调节起到了很大作用,降低了洪涝风险。

可是在极端天气和极端降水的情况下,下游地区仍然面临洪灾威胁。大坝系统需要不断升级与扩建,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以增加对下游地区的保护。
最为主要的是大坝建设和运营中所涉及的技术和社会问题也十分复杂,大坝的建设需要考虑地质稳定性、水文特征等多个因素,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和爆破,有时还需要远距离物流运输,这对地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坝所在地居住着许多人口,因此搬迁过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包括就业、教育、医疗等,以免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
三峡大坝作为中国的世纪工程,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当地居民等产生了影响。

我们应综合利弊,加强科学研究和保护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坝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峡大坝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价值不言而喻。无论是防洪、发电,还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三峡大坝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大坝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确保大坝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灵台发布)
销量增长33%,客户召回率提升至70%,能链云让油站享受数字红利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已渗透至各行各业,电商、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已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率的提升。相比之下,加油站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则起步较晚、相对缓慢,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大财经2023-06-06 06:52:180001“摘星脱帽”股别急着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逾40家公司撤销ST或*ST。但不再是差生,不代表就是学霸,股价也未必能有很大的涨幅,相比普通股,“摘星脱帽”股的投资安全边际更低,随时可能再度爆雷,最稳妥的办法是给这些股票一个观察期,等确定没有其他后遗症风险后再做投资决定。0000港今年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上升2.7%
观点香港网讯:5月2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预先估计数字,今年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上升2.7%,主要是由于内部需求明显增加;去年第四季则跌4.1%。经季节性调整后按季比较,本地生产总值升5.3%。私人消费开支在首季按年上升12.5%,较去年第四季1.7%的升幅明显加快。政府消费开支升0.5%;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升5.8%。0000重定价日房贷将再降10BP,明年LPR还有多大下行空间
2023年步入尾声,大部分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将在新年第一天迎来一年一度的重定价。按照12月最新一期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重定价日在明年1月1日且于今年6月20日前办理的房贷,利率将再降10个基点(BP)。0000“一夜入秋”后 牛羊肉成进补首选 牛、羊肉汤外卖订单环比涨幅超两成
导报讯(记者孙春燕)随着北方冷空气不间断“发货”,厦门已经正式官宣入秋。昨日,导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伴随着“秋风起”,“贴秋膘”成为了不少厦门人的餐饮主题。饿了么小雪时令数据显示,近一周,厦门牛肉、羊肉、四物汤等滋补品外卖订单环比涨幅超过两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