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77

当小米汽车失去了性价比

大财经2024-01-03 12:41:010

不过小米一定要切记一点,现阶段留给小米试错和尝试的空间和时间都不多了。哪怕它财大气粗,烧的起钱,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和成本,也要注意,消费者不是一直在原地等待,后续强有力的竞品有不好,小米想要缔造自己的时代,也要抓住机遇。

所以才会说出——“不要再讲9.9万了,不可能的,也不要再讲14.9万,小米SU7是有理由的贵”。

举个例子,五菱就是便宜,还是颠覆车市得那种便宜。即便这种便宜是建立在阉割了诸多配置得基础上,但却切实的击中了潜在受众的消费痛点。至少它能把B级车价格拉到十万以下,别的品牌不行。

5个部分,电机——小米上车量产的是21000转,友商已经达到了22000转的水平。电池是宁德时代和CTB一体化技术,宁德时代能在电池领域称王,但不意味着这是小米的成就。超级大压铸,数据上达到了9100t锁模力,但很遗憾被曝光是来自海天生产。自动驾驶,芯片英伟达,算力和极氪007一样,高通骁龙8295也是共同点。第五点的澎湃OS上车,人车家生态闭环互联。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只是对米粉,对其他潜在受众来说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不过小米SU7还没上市,一切还未成定局,按照手机行业连夜说服高管的套路,和坊间目前的反馈来看,小米很大概率还是会调整售价的。

一个品牌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必然要有一个立足于市场得基点,可以理解为品牌价值、独特的卖点(可以是技术加持,或者品牌文化,或者是各种附加属性)。

坊间之所以现阶段对小米SU7这款产品不看好,并不是因为车型产品外观配置不够,还是因为价格超过预期,如果价格低一点,打开市场,让大家在先接受品牌和产品的基础上,再谈后续的品牌向上,理论上是可行的。

在汽车领域,小米完全可以复刻它的成功之路,紧抓性价比灵魂,从中低端入手,然后逐渐实现品牌向上。

既然将小米品牌挪用,就意味着想要继承小米品牌的光环和文化价值,想要情怀嫁接,也想在汽车领域,自带拥趸,既然要收割原有的粉丝群体,却要摒弃粉丝追随的灵魂特质,小米你不觉得违和吗?

但显然,小米并不满足于“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条路了,小米认为在品牌强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粉丝群体加持下,是可以直接在汽车领域一炮而红,显然它把品牌价值理解成为了品牌灵魂。

而小米,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在3C行业的标签和灵魂就是性价比,这也是贯彻品牌发展的灵魂支撑,现如今步入到汽车领域,小米却要将此标签摒弃,那为何一开始不叫大米造车,或者小雷汽车?

再者,小米的性价比,并不是低俗和打破市场规则的恶意竞争,并非是低廉的代名词,小米发展这么多年,旗舰产品小米14大几千的售价,不输给苹果和华为,也照样有的是人买。小米在手机行业逐渐给性价比注入了新的灵魂——质价比,消费者在接受小米品牌的过程中,也越发意识到小米品牌的质量表现。所以才会对小米汽车给予如此的期待。

那么小米所谓的有理由的贵,到底是贵在哪?

所以小米所谓的贵有贵的地方,仰仗的这五点,其实从根源分析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想要借此将价格抬上一个台阶,有点勉强。眼瞅着顶配车型可能要迈上30万的台阶,显然目前展现的所谓设计也好,产品力也罢,并不足以撑起小米期望的售价。

复盘一下,小米在3C领域能成功,并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有多领先,水平有多高,设计多前沿,而是因为最大的前提是,和竞品相比它的价格足够便宜。

这是就出现了消费者预期和品牌定位价值的偏差了,显然小米觉得自己奋斗这么多年,在造车这件事上比起纯跨界造车的品牌来说是要有优势的,但是没曾想在消费者眼里一视同仁,都属于没有造车底蕴的行列。且因为以往小米品牌的灵魂标签是性价比,所以在第一辆车SU7上也有着过高的期许,就形成了现如今的局面。

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小米的成功之路,就是从低端产品开始,逐步打开了市场,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潜在受众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高端产品,进而满足更多受众群体的需求,才实现了品牌的进阶。

又比如宝马,灵魂就是操控,不管是蓝天白云车标,还是双肾格栅或者霍氏弯角这些经典元素加持,后驱得身份加持,宝马的操控的确无以复加,令潜在受众着迷。又好比劳斯莱斯和宾利,奢华高昂的售价背后,是极为复杂的工艺和时间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投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