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赶跑三分一(岛外也难留住人,厦门流动人口三年骤减39万)
近两年我在相关文章中已多次指出,每年各地公布的常住人口是估算得来,喜欢吹牛的城市总会不约而同把这项数据往高了报,直到人口负增长到来,再往高了报可就不好意思了。
岛内走了47.1万人,岛外只承接下了8.2万,而且只有同安、翔安流动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岛外房价最高的海沧、集美也一样减少。显然被赶出岛的外来工只有为数不多的一部分选择留下,其余的人面对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面对积分入学制和电动车罚款,只好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了。
也正因如此,一旦外来工们遇到城中村拆迁无处落脚、房租上升、收入下降、工作难找、抓电动车等苦恼而选择离开,大街小巷的萧条就会变得非常明显。单靠本地人填不上外地人走后留下的空缺。
回想2020年他们打出的口号是“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但我们深知这么做的目的实质上是“拆迁撑楼市”。如今岛内所谓的“提升”确实把不少城中村变成了高楼群,与此同时,减少流动人口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就在2020年,大拆迁启动的当年,流动人口瞬间减少30万,堪称厦门人口的转折点。
还记得前不久同安西柯村民苦苦哀求不要拆迁的事吗?人家已经把大白话说了出来:实在没有资金启动的话,那就直接放弃房屋征收。别像现在这样公告贴了近两年也不拆迁,弄得外来工都纷纷搬走。岛外普通农民并不奢求当“拆迁富”,只希望能收点房租补贴家用,并且恳求放开农村自建房,买不起商品房还不让人家用自己的宅基地盖房子吗?而他们却回答农民住房困难可以申请保障房,根本不考虑紧巴巴的房子怎么住下一家老小。
此时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尽管2022年以前厦门常住人口年年增长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但我们也清楚看到,自从2019年开始,厦门流动人口便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在福建省内厦门是个特例,多年以来户籍人口只有常住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的常住人口数据就像吸了水的海绵,在2022年以前每年都增长不少,但实际上人家是不是真的常住于此?
其实对于厦门、深圳这种本地人少、外来人多的新兴城市,外地人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决定人口增减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为什么明明流动人口少了这么多,厦门的常住人口依然在增长呢?
相比于模糊的常住人口,精确到个位数的户籍人口才是各个城市人多人少,是流入还是流出的最直观体现。毕竟这数据里头每一个人都对应着户口本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字,真实有效造不了假。自打去年以来,就连厦门都开始逐步放宽落户条件,所以当地户籍人口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不过就算这样,截止2022年,厦门户籍人口依然只有293万。
实际上岛内对于吸引流动人口具有天然优势,每逢周末挂着闽C、闽E车牌的游人们是到岛内逛街购物,不仅外地游客直奔岛内,各种出差、办事、开会的人也主要是去岛内。在这种情况下,岛内流动人口居然还在大幅减少,那显而易见是常住于此的外来工大量离去了。
到2022年末,厦门流动人口282.78万人,比2019年的最高点减少约39万人;而2022年厦门的常住人口却比2019年多了18.8万。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一减一增”形成鲜明对比,这下大家看懵了,外地人到底是流入还是跑路?
除了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之外,还有一项数据也是我们观察人口动态的窗口,那就是流动人口。虽然在现有统计方式下,流动人口已经被大量算在了常住人口里,但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具体如何区分,国家统计局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常住人口是指有户口的本地人,或者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至于流动人口指的是跨市人户分离的人,旅游、出差、探亲、访友、短期工作等等都被算在里边。
当然,看到这里有人会想反驳,他们说流动人口减少并不是拆迁造成,而是疫情带来的影响。确实这三年恰好赶上疫情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否是最重要的因素呢?能不能把外地人的离开都归因于疫情,我们进一步看各区数据便会知晓。
虽然在平日里一看新闻都是人潮如织,但一提切身体会,很多在厦门工作的人都会感觉到路上人少很多。尤其自打2020年启动大拆迁以来,蔡塘、古地石等往年繁华热闹人挤人的商圈变得萧条冷落。
倘若疫情是主要影响,那显然每个区的流动人口应该一起减少,尤其受影响最大的同安减少最多。然而事实上我们清楚看到,并不是厦门每个区的流动人口都在减少,而是岛内大减、岛外增加。2022年岛内两区流动人口比2019年减少47.1万(减少三分之一),而岛外四区反而增加8.2万(增加4.5%),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同安区增加人数第二多,这锅能甩到疫情头上去吗?
看完这篇文章,对于近几年厦门人口究竟是增是减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心里已有答案。外来工的离去也使得厦门经济增长越来越乏力,这就叫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以前有些人怼我,说厦门工资高有吸引力。那么,到底是什么人的工资高呢?大部分人、普通打工人的工资高不高啊?收入高的话人家为什么纷纷选择离开啊?
高管集体降薪,碧桂园自救不要学恒大,要学万达
文/王新喜碧桂园4名高管降薪引发业内热议,公告显示,杨惠妍、莫斌、杨子莹、陈种调整前的年薪分别为37万元、300万元、200万元、37万元;调整后四人均为12万元。这种姿态引发业内的热议。房企高管曾是公认的“铂金领”,多年前地产商挖一位较有实力的职业经理人,开出的报酬都是天文数字,也造就了一大批身家过亿的职业经理人,业内鼎鼎有名的有中国恒大夏海钧、碧桂园莫斌等。大财经2023-12-15 14:03:540000新能源公交车退出舞台:武汉 南京等城市如何应对燃油车重返主流?
新能源公交车:驶向绿色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在我们这个快节奏、高能耗的时代,新能源公交车如同一股清新的空气,为城市出行带来了一丝丝的绿意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憧憬。然而,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它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挑战。大财经2023-11-21 12:50:020000证券之星早间机构策略汇总:指数有所企稳,仍建议谨慎
昨日,沪指盘中弱势下探,午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强势拉升,一度涨超2%;两市成交额扔维持在万亿上方,北向资金小幅净买入。截至收盘,沪指微跌0.02%报3264.1点,深成指涨0.33%报11185.68点,创业板指涨1.54%报2294.06点;两市合计成交11222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7.51亿元。0000老太婆摊摊面 捡来的流浪老太太
你知道吗?九龙坡不仅有网红景点打卡地,更有网红美食让你喜欢!九龙坡秦云老太婆摊摊面就是其中之一,其早已成为九龙坡、重庆乃至全国的一道网红美食,曾创下营业半天最高接待2000名食客的记录。来吃面的食客近日,记者前往秦云老太婆摊摊面总店的新旧店址,通过它的前世今生,探寻这个网红美食背后的故事。下午不营业的“秘密”大财经2023-03-25 17:22:400000爆许家印最新消息:恒大2.44万亿债务危机:房地产行业寒冬以来
恒大集团的巨额债务危机,无疑给整个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2.44万亿人民币的债务压力,不仅让恒大集团自身陷入了困境,也对整个行业及相关投资者发出了警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