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20

按购买力换算(中国GDP超过美国,这真的,比汇率法更科学吗)

大财经2023-12-13 19:19:020

其次是因为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在测算“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时提到的标准是“相同或相近质量”。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世界银行公布的2022年人民币与美元的转换因子为3.99,即在中国境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需要支付399元人民币的话,那在美国购买这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则需要支付100美元。

但中国石油进口商,在和沙特、伊拉克、安哥拉、马来西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油气集团领导人洽谈的时候能说:我们以购买力比值来支付石油进口额吧,也就是3.9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在法国,0.7欧元相当于1美元;在希腊0.53欧元,相当于1美元;在卢森堡,0.84欧元相当于1美元;在斯洛文尼亚,0.56欧元,相当于1美元的购买力……

现实社会中,各国对商品和服务的测量标准都是不同的,相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几乎不存在。那就给了“质量相近的一篮子商品”在挑选时增加了模糊空间。

第四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在制定相关规则时,主要是参考了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性,没有针对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加更科学的安排,对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代表性较弱。

清华大学在《统计与信息论坛》杂志上就曾对购买力平价规则的制定规则体系做出了批评,大意是:这套规则有为发达经济体量身定制之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存在着高估现象。

#来点儿干货#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名为《对不起美国,中国的经济比你们大》的文章提到:不按照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换算,改为参考一篮子商品在中美两国境内的需要支付的金额数量差异来重新换算。

首先是因为,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日趋紧密,来自国际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不断冲击着各国境内的商品价格。按世行的测试,3.99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美国境内的1美元。

摒弃汇率波动因素的干扰,以人民币与美元实际购买能力之间的差额来重新梳理中美两国的GDP才是更加科学的事情。对此,南生颇有疑问:这种新的统计规则,真的比汇率法更科学吗?

同样的,中国进口商想以3.9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比值来购买印度尼西亚的煤炭,采购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支付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的时候,他们都会明确拒绝的。

第三是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庞大,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物价波动大,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在上海、北京、广西、西藏、安徽等地都是不相同的。

也正是因为购买力平价统计规则存在着上述种种缺陷,才导致其不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很多国家甚至都不对其进行深度报道,仅仅作为学术界的参考罢了。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仍以世界银行公开的为例,欧元作为欧元区20个国家的共同货币。在德国境内,2022年的时候0.73欧元的购买力,就相当于美国境内的1美元。

更加重要的是,数量更为庞大的“不同类型的商品、不同质量的商品”,他们之间的价格对比又该如何科学的对比呢?这一点,各国经济学家仍未能达成一致,存在着数据测量中的“空白”。

那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不再是低于美国,转变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购买力平价指数”,突出的是各国境内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之间的转换因子,摒弃汇率波动因素的干扰。

换言之,中国太大了,应参考欧元区的办法,将我们各省份作为独立单位区别出来,得到各省份境内的人民币与美元实际购买力之间的转换因子,应更为科学。

在这种新的统计规则之下,中国经济规模将不再是美国的七成左右,转变为在全球各国中领跑。南生将这则消息分享后,很多网友表示:中国经济规模被低估,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在购买力平价核算规则中,不再是7.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转变为3.99元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