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来了(不用着急卖房了)
今年提及的各种方式,明年都会一步步落地。
之前有一些小道消息,说要提供1万亿去支持三大工程(城中村、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而且时间很急,11月底前落地。
嫩韭菜还有,供应在急速减少,对好房子改善的需求一直都在。
一方面是美元加息暂时结束,中美利差开始缩小。
人口减少了,韭菜没有了?
普通人是很容易短视的,比如短期被裁员,那我就开始节省支出,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
比如地方的特殊国债、大城市城中村的旧改、大城市的保障房建设等等,哪一个都需要用钱,这些都可以让货币流出来,引发一轮温和通胀。
只要放水,没什么逻辑,房价就是会涨。
都要吃饭睡觉打豆豆,就算不买房,也得有住房需求,不买商品房,也得买个保障房吧。
这3点,至少让中国房地产还有10-15年的繁荣周期。
——截至2023年7月,拿地金额750亿元、拿地面积500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跌35%和21%。
除此之外,肯定还有一些搭配的手段。
这种场景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了。
没有说水流出来了,地还是干的道理。
大感冒这3年,开发商日子不好过,拿地的数量就开始减少了。
但一味节省支出,就能找到工作?
大家也都知道M2增速很猛,可惜大家伙还在存钱不花钱,怎么办?
其次就是供需,这也是经济学原理,但供需不要看总量,要看结构性的供需。
之前南京、合肥、杭州、深圳万人摇号的场景应该还历历在目吧。
而且,据说1万亿的特殊国债也要加速投入市场了,最快本月。
钱从哪里来?
从10月份开始,高层就开始发出明确信号:
——2021年300城规划建设9亿㎡,同比2020年下降-23%;
如果你正准备买房的话,你又是不是能判断房产的价值和上车的机会?
实际上,这几年的出生率减少,影响的是30年以后的供需市场。
落到城市细节,广州出台公积金首套首付2成,厦门放开限购,东莞备案价调整缩短到30天。
全国来看,房子已经过剩,但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数:
老美习惯说一套做一套,谁知道台上台下什么样儿。
你跑到鹤岗,那房子比人还多,怎么涨。
房价能不能涨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2个:
近期我和业内很多朋友聊天,我发现大家都有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最困难的时候,要过去了。
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上春节周期的影响,加速促进大家消费。
我说打不赢就加入。
楼市一低迷,大家就开始陷入悲观情绪,看什么好像都有道理。
之前很多人问我,老师,大放水通胀怎么办。
不用考虑短期楼市的变化,而是站在长期6个月甚至1-2年时间,过去3年淤积的水一定要放出去,关键是放出来的方式和时间周期。
另外一件事:
先说明,有些东西是比较敏感的,我点到为止,想听详细分析,可以到我闭门直播。
而且未来依然有2亿年轻人,他们会用脚投票去到一些有产业,能找到高薪工作的地方,这样的城市依然有足够强的动力。
行情不好,不拿地,等到行情一好,房子不够卖,又来抢房推动楼市火热。
你准备好了吗?
比如三部门发声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老家的房子,真的很多人稀罕,或者回去住吗?
1、通胀
当前经济恢复比较慢,短时间要拉升经济,关键时刻还得是大家长去花钱。
大家别看今年新房二手房不好卖,那是情绪低迷导致的。
大概率还是那几个渠道:专项债、财政补贴、市场资金、抵押补充贷款(PSL)。
水很有可能从这几个方向流出来。
而要不要做好准备,就看大家的了。
一旦经济好转,情绪好转,购买力全出来了,那时候可能发现房子不够了。
现在最怕的除了买错,就是踏空行情和周期。
利空出尽,政策入场,新一轮的周期自然也会重新开启了。
那你想买房换房,真那么容易吗?
最近看似没有太猛的救市大招,但实际上点状式的线索很多。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大家反而要积极补充信息差,因为信息是我们做出判断的第一步。
但我想说点客观的。
并没有。
最近,桌上和桌下都挺热闹的。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政策端的支持也更加给力。
而且银行的收益一部分是来自于利息差,现在中小银行贷款利息也在降低,如果存款利息不降低,那利润空间就窄了。
多数人都是出来打工,一年回去住个10来天,一旦以后大城市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5折也能在大城市有套房,普通人更不想回去了。
楼市,真的很受情绪、政策、经济的影响。
而不是做等着企业收益好转,你能重新就业。
但越是这时候大家越要保持理性的思考。
——2022年300城规划建设6.1亿㎡,同比2021年下降-32%;
这些数据能说明,开发商日子不好过,出清房企的同时,代价就是2024年以后的新房供应量会持续走低。
比如两个大国会晤画上句号了,表面友好和谐,但11月16日,关于升级对我国半导体制裁的新规正式落地。
我们2012-2021年10年时间每年的高考人数都在900-1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应届生都不会低于900万。
原因是什么呢。
今年利空出尽,但招数仍有保留,叠加市场的滞后性,明年的楼市和经济,一定会现在要强。
所以看供需,要看哪里人多、地少、房子少。
如果明年温和通胀来临,你手头上的房子能不能成为接水的盆子,还在下跌的房子,有没有机会重新反弹,你是不是确定要卖掉?
最近想必很多人都收到各种贷款电话,利息低至2点几3点几的产品很多。
更关键的是要读懂这些政策和信息的背后的含义,还有一些微观市场的变化,因为大部分普通人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市场上跑的。
2024年将是房地产非常重要的一年,很多纸面上的政策,要开始落地了。
昨天5年期LPR没有做调整,但是我认为肯定还会有招的。
保障房安家后,再过10来年,也想置换一下吧。
2、供需
11月的多次表态,也是针对三大工程出发的。
人会因为短期的悲观而放大对长期走势的预判。
11月20日,离岸人民币较大幅度回升377bp(0.52%)至7.1796,创下2023年8月4日以来最高水平。
只要货币大放水,房子就会涨。
只能说,关系破冰是好事,但也得做好更多准备。
这些道理,其实看过我公众号文章的很多人都明白,但多数人是很容易被情绪裹挟的。
给大家一句忠告:从来不是房价涨了,而是货币又贬值了。
目前我们内部的利空其实出得差不多了,开发商的雷爆得差不多,地方也有一些解决方案,化债的方案也明确了。
答案也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投资自己,提升专业能力。
就像蜘蛛织网,一点一点往外吐丝,但最后其实就是一张网。
比如继续降准,让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再释放一波资金出来。
房价也从高位开始回落,现在很多城市房价基本回到3-4年前。
总之,数据越不好看,招数就越多。
会上提出来一句话: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频繁的动作,都在预示同一件事:
前段时间不是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下调幅度从10个基点到40个基点不等。
所以大家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2024年的经济和房地产。
部分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已经跌破2%,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去消费、去投资。
还有提出要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要求,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以信贷增长的稳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什么中美关系缓和,说白了,大家都想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这些应届生受过良好教育,等他们出来社会,就会有新的购买需求。
但很多人不明白,认为失业就是大环境不好,可是环境这玩意儿,打又打不败,最后只能加入。
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资产。
关于房地产支持以及信贷支持的说法提过很多次,但重复多次提及,足以可见其重要性了。
要开始让水流向市场了。
何况现在银行也不那么差钱了,大把的货币都堆在银行里出不去,银行压力也很大。
这段时间,大消息小政策不断,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
防溺水顺口溜简短20字 防溺水古诗5言绝句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林焕新)暑期将至,游泳等活动进入高峰期。日前,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海事、教育、交通运输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国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并发布防溺水口诀。口诀朗朗上口,请中小学生及家长学习关注: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嘱托别忘掉。0000电商节降温后的消费:追求性价比与情绪体验并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见习记者顾婷婷杭州报道这个双十二,“00后”小糖在电商平台货比三家之后,买了一件50块钱的打底衫,同时她也毫不犹豫“斥千元巨资”抢到了自己喜爱歌手的演唱会内场票。今年,这种看似矛盾的消费表现尤为明显:消费者一方面购买极致性价比产品,期待“靠谱的低价”,另一方面愿意为“悦己”消费付出高价,注重情绪体验消费。0000沙特有人口3300万,GDP竟高达7800亿美元,这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丨病号显眼包编辑丨病号显眼包“头顶一块白布,全球我最富,”这句话形容的就是沙特人,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穿着一身白衣,头顶戴个头巾的,不是乡下来的农民工,也不是办白事的人家,那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大财经2024-01-09 17:26:430000兆信股份2022年净利1460.20万同比增长127.66% 销售市场的陆续恢复
挖贝网4月21日,兆信股份(430073)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218,634.77元,同比减少10.7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01,980.17元,同比增长127.66%。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598,221.16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2,843,969.21元。0000山海集团为什么能在大连存在十几年,直到今天才暴雷
山海集团到底是不是非法集资,这个自有公安系统来判定,我们这里不做讨论。我想讲的是山海这个事,为什么根基在大连,为什么十多年到现在才被举报集资,以及他到底有没有前景。第一要看群众基础,大连是个滋生这种企业的温床,从经济链分析原因有三点,一是大连在98年国企大改革之后,工业衰败的很厉害,下岗失业的50、60那一代人其实正处在人生能力最巅峰的时候,突然企业没有了,没有了吃饭的营生。大财经2023-11-14 10:46: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