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11

6年前(我国投资5100亿建设雄安,面积约三个纽约市,如今怎样了)

大财经2023-12-01 11:07:330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区城市建设奉行统筹发展。

这4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部,占地面积约163公顷。据了解,各校区计划在202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招生,2035年全部建成迁入。

这里不仅交通便利,也蕴含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地热能等。

新区选址毗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交通便捷。建设目标是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新型城镇化试验场所。

38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极大提高地上空间的利用效率,也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未来十年,新区有望提供近500万就业机会,分担北京非首都功能,并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相关专家表示,这批高校的进驻将为雄安新区带来大量人才和科技资源。

仅10月份,就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50所高校与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协议,清华大学也与雄安管委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看好雄安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

相关专家表示,一方面随着北京城市功能不断升级,疏解部分非首都功能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北京及周边地区高校也面临着办学用地日益紧张的困境。

可以预见,随着高校校区的建成投入使用,雄安新区将迎来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动力,这对于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城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城市高密度建设也面临用地紧张的压力。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优化空间布局和结构,实现多种用地、职住均衡、适宜步行出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然而,雄安的建设难度也很大。单是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投资就高达2550万元,总投资已超过5100亿。

11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4所高校的雄安新区校区集中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事实上,近年来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校办学用地短缺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布局雄安新区。

高铁站、大学科技园、金融贸易中心相继建成,众多高校医院开始动工选址,吸引大批人才集聚。智能技术深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如自动驾驶、5G等应用进一步完善。

而作为新城,如何在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求平衡?这是摆在雄安面前的重大课题。新区处于水系脆弱的大清河流域,必须重视防洪、水量补给等工程建设,更需要从根本上促进流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雄安新区的选址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规模堪比三个纽约。

但发展道路远未止步,需要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建设、空间格局等问题,才能成为真正宜居、富有活力与创新的未来之城。

2027年后,有望超过深圳、浦东等城市以及区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如今六年过去,我们不禁要问:六年时间,这个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面临哪些挑战与课题?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建设与治理。作为新生城市,雄安要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人才落户。这需要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民俗风情的同时,也要汲取外来理念的营养。此外,交通、环境、安全等问题的治理,都需要持续的系统性思考与创新实践。

2017年,我国提出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立即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期待这些高校能在雄安扎根发展,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更多科教支撑,并向全国乃至全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为京津冀地区的功能疏解和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政府计划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全球最大的供暖系统,让这个新区的冬天不再寒冷。此外,邻近的白洋淀是北方最大的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保障。

此次高校校区集中开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

短短六年时间,雄安新区取得质的飞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六年间,这片昔日荒凉之地已焕然一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资金来源和回报率都是巨大难题。还需解决人才与产业的培育问题、与周边城市关系协调问题等等。一切都还任重而道远。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北京交通大学将发挥轨道交通等专业优势助力交通枢纽建设,北京科技大学将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科研成果转化,北京林业大学将发挥生态环保专业优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开展地球科学研究为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