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60

襄阳GDP超过洛阳(但为何襄阳财政收入只有洛阳一半)

大财经2023-11-14 08:58:043

洛阳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达398.2亿元,几乎是襄阳和宜昌的两倍!

这是为什么呢?

襄阳宜昌目前仍然在全力发展工业,襄阳第二产业增速9.5%,而第三产业增速只有1.7%,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虽然汽车产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汽车所产生的税包括生产、销售和使用三部分,只有生产能留在本地,销售和使用带来的消费税、车船税等都去了外地。

什么时候襄阳能补上财政收入和三产这两个短板,才能真正坐牢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一哥这个位置。

襄阳和宜昌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是不如洛阳的,那就是财政收入。

打开襄阳和宜昌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地方财政总收入襄阳为400.6亿元,宜昌为363.59亿元。

然而这两年,隔壁湖北的襄阳和宜昌两市虎视眈眈,一心想赶超洛阳,拿这个第一。

为什么深圳这么有钱,工业有华为比亚迪、商业有腾讯平安招商,撑起了深圳以工商为主的产业结构。

同样是地级市,为什么只有洛阳敢修能修地铁?因为洛阳政府手里有钱。

襄阳400.6亿元的财政收入,上缴了179.7亿,剩下220.9亿。这个剩下的部分叫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个才归地方政府所有。宜昌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18.21亿元。

洛阳大数据产业园
襄阳的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就是税收,三产中,农业不仅不交税还要给补贴,工业和商业服务业才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健康的产业结构,排序应当是三二一。国内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杭州成都武汉等,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例都是最高的。第三产业占比广州是71.47%,上海是73.1%,杭州是68.2%。

洛阳的文化旅游业远超襄阳和宜昌,互联网发展也比襄阳和宜昌先行一步。而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带来的税收,对本地的贡献更大,这也是洛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远超襄阳宜昌的原因。

再让我们看下洛阳。

要说谁是中部地区非省会第一城市,那肯定非河南洛阳莫属。洛阳不仅是古都,还是中西部地区少有的机械工业城市。当年苏联援助的156项目有7个放在了洛阳,别说襄阳了,隔壁开封郑州都羡慕哭了。

而洛阳有当初苏联援助的7大项目加持,一直都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但当传统工业发展停滞的时候,洛阳也陷入经济停滞。在2014年,洛阳经济增速是全省倒数第二。所以洛阳将产业结构调整放到首要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而湖北省先行一步,在武汉做强后,开启一主两副的策略,让襄阳和宜昌获得了很多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开启高速发展模式。

那么,洛阳是否就已经被襄阳超越了,襄阳是否已经稳坐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的位置了?

第三产业包含很广,文化旅游、金融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都属于第三产业,还有现在很流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

洛阳GDP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农业)只有257.9亿,第二产业(工业)为2473.9亿,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为2943.4亿。三次产业结构为4.5%、43.6%、51.9%,第三产业撑起了洛阳GDP的半壁江山。

2022年的GDP统计,洛阳为5675.2亿,襄阳为5827.81亿,宜昌为5502.69亿。不仅襄阳已经超过了洛阳,宜昌和洛阳的差距也仅有一百多亿了。

在襄阳的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农业)为605.61亿,第二产业(工业)为2734.56亿,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为2487.64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4%、46.9%、42.7%。

现在河南省的发展战略是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郑州,做大做强郑州都市圈,相对来说洛阳得到扶持就比较少。

形成这种情况,原因是洛阳和襄阳的城市发展思路不同。

襄阳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没有重工业基础,当初建设三线把二汽放到十堰,配套设施放到襄阳。80年代,二汽出走十堰来到襄阳,汽车工业就成了襄阳的第一选择,全力以赴发展汽车产业集群。

宜昌和襄阳差不多,第一产业的比例还稍微高一些,占比为10.8%。

洛阳三次产业占比

洛阳虽然说是在种地大省河南,但洛阳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只有4.5%,而且每年还在不停的下降。

未必。

在十年前,如果把襄阳宜昌和洛阳放在一起比较,肯定会被人嘲笑。

衡量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很多指标,GDP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只能看出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或慢。

看着很高对吧,但地方财政收入有一部分需要上缴给中央和省里,并不能全放进地方政府的荷包。

襄阳和宜昌一产农业占比超过10%,三产商业服务业占比都没超过50%,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