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65

我们工具人思维里的卷

大财经2023-07-26 03:19:560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是一个勤奋上进、踏实肯干的人。有一次我们聊天,聊到玩与学习,或者把范围扩大一点儿,即玩与“正事”之间的关系,她说她的思维里一直有一种定式:只有做正事才不是浪费时间,如果有时候玩儿得稍多些,或者是在“玩”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就会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并因此产生负罪感,而且这种感觉是从小就有的。当时,我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哈佛大学教授托德·罗斯和神经科学家奥吉·奥加斯通过研究,在他们的著作《成为黑马》中提出观点:“真正有黑马气质的人,是不需要标准化的成长路径的。”

例如我们说的工具人思维里面的卷,也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去修正。好比我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能挣多少钱,能获得多少利得,而是始于初心,评判的标准是我在其中获得了多少满足,如果因此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个卓越是我在获得满足之后附带获取的,而不是麻木地在被安排的标准流程中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然后因为有了卓越才得到满足。

而且这种心理不是忽然产生的,是有历史沿革的。从小时候开始,我们的父母长辈就教育我们做事要有效率、有结果,要求我们应该高效学习或者高效工作,玩乐则大多不属于“正事”的范畴。逐渐地,这些要求就内化成了我们自己内心的规则,仿佛多一些休闲娱乐都是罪过。

我们这种工具人思维,就是内隐规则的一个典型。但凡我们用理性,也就是意识层面来判断一下,有些东西就有商榷和调整的余地。

那怎么办?卷呗~

这就是工具人思维啊!

所以,不妨换一个思路,不要被一个长远的标准化目标框住自己,而是从当下每一件能满足你的事情做起。因为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认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的你不一定知道明天的你会有怎样的认知变化,但是今天的你获得了当下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逐渐就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全局化目标,这其中得到的满足感带来的人生体验,想想都是极美好的。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一个西班牙青年和中国青年的对话,西班牙人觉得20岁出头依然是以梦为马的诗酒年华,而中国的青年在20多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卷”得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接着买房、规划未来,仿佛所有的大局都要在30岁以前敲定。我们的社会还有一个35岁现象,35岁以后如果没在某一领域卷得一席之地,职场竞争优势便开始呈断崖式下降,同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审美趋向于幼态化。但其实我们不计成本地规划,也只不过是为了确保能有一个最安全、最保险的标准化人生路线。因为周围对你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标准的,而你的努力方向无非是成为一个“标准”的榜样。

当然,这里不是彻底地否认标准化,因为工业大革命普及的标准化,确实把人类文明带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而如今,很多标准化流程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那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更多的个性化发展?

最近忆起这个事,忽然发现,这不就是所谓的工具人思维吗?

心理学上的内隐规则是指大脑会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时候,自动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在扮演怎样的角色,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规则往往是我们长期在成长环境中耳濡目染下,从父母亲朋等身边的人,或者影视剧等社会媒介中习得,这种规则会告诉你,你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不该做什么,而且它并不存在于你的意识层面,所以你会下意识地遵循这些规则。

然而,这个标准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内隐规则,什么是内隐规则?

工具人思维

想一想我们的成才之路,小时候,家长告诉你要好好学习,要努力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是为了啥?当然是找一个好工作,找到一个好工作你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吗?不!你要继续精进、升职加薪,创造优越的条件,结婚生子,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沿着你的老路重新走一遍。同时,该卷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甚至更多。

之前听到一位博主说,我们中国人那么聪明,为什么没有更多的科学发明创造流传下来?我们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很多的公式定理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那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多事情都是受到结果导向影响的,比如在古代,如果你做一个研究没有成果的话,很可能就被拉出去咔嚓了,研究探索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不成功的都被咔嚓了,修正都是从头再来,如果还不到位,又咔嚓了,自然很难有东西流传下来。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可以把很多舶来品运用得非常娴熟,那是因为在结果导向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实用主义导向。

同时,不经思考就设定标准化的路径会少了很多可能性,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应该在折腾当中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如果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就只是沿着这条路毫不思考地走下去,这大概率就是工具人走的路线。

在这种思维导向下,很多的路径被堵住了,因为实用主义导向会催生标准化流程,而标准化流程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大家都要争夺这些有限的价值。

所以我们卷完学习卷工作,连玩游戏都要卷排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