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4

松花江畔的(高质量赶超,百年哈尔滨奋力闯新路,开新局)

大财经2023-06-08 11:06:240

公司工艺部副经理柳康介绍,这是今年3月1日上线运行的中小叶片自动化加工示范单元。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5G传输、在线测量等先进数字装备及技术,示范单元实现了叶片全序全流程自动化加工,“不仅减少人员依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智慧种田 新农人“知天而作”

如果说中央大街储存着哈尔滨的百年记忆,那么在距离其约3公里处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历史与现实重叠的所在。走在靖宇街的步道上,一侧是熙熙攘攘的改建后“修旧如旧”的街区,另一侧是被标有“巴洛克三期”围挡保护起来的风格各异的老建筑。据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杨慧介绍,中华巴洛克三期工程将更新改造80个院落、207栋特色建筑,改造面积18.6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新名片。

这是哈电集团电机公司车间内,水泵水轮机顶盖半成品。新华社记者 陈聪 摄

6月的松花江畔,草木蔓发、暖意融融。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产业园区到建设一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哈尔滨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加速跑,松花江畔涌动着澎湃新活力。

叶龄诊断仪、虫情测报仪、自动灌排系统、农田气象站……田间地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悄然革新着传统的耕种方式,育秧智能化、肥药施用精准化、种管收无人化正引领农业生产走向未来。

“如今,中央大街正在打造全国示范步行街。”中央大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经济招标部部长王一博说,中央大街高品质步行街创建工程正是今年哈尔滨城建“十大工程”之一。通过实施中央大街周边规划调整、道路优化、景观设施维修等改造工程,一条风格独特、充满活力的创意老街跃然游客眼前。

在稻田边上,一个约两米高的方形设备会在夜晚发出蓝光,吸引小飞虫。“这是虫情测报仪,蓝光是用来诱虫的,被引来的虫子会被电死,几天后取出来还能给鸡鸭当饲料。”田济南说,一台虫情测报仪能吸引100亩左右范围内的飞虫,是有机农业种植田间管理的“秘密武器”。

创新赋能 产业的转型之翼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处农田。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

“哈尔滨市把加快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59.2亿元,同比增长2.6%,粮食总产量达到254.3亿斤,实现‘十九连丰’,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得到稳步提升。”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陈鑫介绍。

以数字化为装备制造赋智、赋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哈尔滨,自主创新正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装上新引擎。

“现在‘下地干活’真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农场种植大户陶云明感叹道。种地20余年,他见证了从背着喷壶在水田间喷洒农药到无人机植保的巨大变化。“一台无人机洒药一小时能作业100亩左右,比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还多!”陶云明说。

老街见证 百年哈尔滨走向未来

千余米,百余年,几代人。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一条自己引以为傲的大街,但很少有像哈尔滨这样,把中央大街深深融入城市文脉,见证中国近代百余年开放之路。

在道外区北三道街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松光电影院”等老地标,吸引着一些年轻摄影师前来创作。在他们的镜头中,青砖灰瓦、雕栏木梯的古老建筑,饱含着这座城市百年的深沉底蕴,而身后人们的欢声笑语,则激扬着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弦歌。(记者陈聪、金地、戴锦镕)

走进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叶片分厂,一处作业单元格外显眼:一只机械臂从物料暂存区抓取150毫米汽道长度的叶片毛坯,精准放置到数控机床中,机床便运转起来。“以前靠工人手动上下料,三四十分钟就要操作一次,现在这套自动化设备只要六七个小时看一次就行。”车间工人赵子彬说。

在松花江北岸,跨越2800公里的区域合作让一座“智造明日之城”渐渐兴起。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华介绍,目前园区科创总部累计注册企业558家、注册资本达191.28亿元,通过在行政审批、城市建设、招投标等方面引入深圳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哈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站在田埂放眼望去,在位于哈尔滨市郊区的北大荒集团黑龙江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处稻田里,嫩绿的水稻秧苗已长至约15公分高,蓝天白云倒映在百余亩稻田里。

走进中央大街,万国洋行、非遗老字号市集、红霞特色美食街、艾豪丽音乐花园在这里坐落,西餐美食节、冰雪艺术节、阳台音乐会、哈夏音乐节等活动在这里举行,让人联想起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西文化在这条老街上交融绽放的场景。

“水稻长势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什么时候追施叶面肥,什么时候需要灌水或排水,监测数据里都有答案。”公司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田济南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