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正在弯道超车(处理好时间和空间是关键)
在网友介绍的案例中,我尤其关注了飞凡汽车(RISING AUTO)这个品牌,而它引起我的关注和好奇有两个原因:
其次,打造全新独立品牌,风险不言而喻。但这也正是上汽拆分之妙:从集团整体来讲,将新能源品牌拆分实际上风险对冲的理想路径,一方面,集团有能力承担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在风险释放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有了更大的空间。其效果就是1 1>2。
就在传统车企喊着要“让造车新势力走着瞧”,却又屡战屡败的时候,有一家车企大厂却默不作声地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最近,一位长期与我讨论(说好听的是讨论,其实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新能源车的网友给我提供了这个案例,这家车企就是上汽集团,而它走出的重要的一步就是:拆分新能源板块。
(9月27日,飞凡R7正式上市,新车上市之后将会带来怎样的市场变革?这确实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期待。)
首先,上汽集团已经认识到,新能源车是一个全新领域,绝不是把传统发动机换成新能源动力那么简单,因此,企图运用传统造车理念造好新能源车,这本身就是思路错误。要想让企业成功转型,在新能源交通工具领域获得成功,非打造全新的、独立的新能源车企不行。目前,上汽集团仅在新能源车领域里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品型谱,包括插电混动车、纯电动车和氢燃料车型。这正是上汽集团做的最聪明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飞凡能量方案颇具亮点:不仅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超薄电池,可实现电池无热蔓延 L0 安全等级、电池可换可升级,还拥有自研 【QUICK CLICK】 加固电池快换专利,使换电更安全更高效。对于消费者而言,换电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可以减少补能的时间,而飞凡R7的电池就可以以租赁代替购买,可充可换可升级,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和这么多的新技术的应用,也许会让很多人都为飞凡捏了一把汗,但恰是上汽集团整体战略发展思路给飞凡汽车的惊人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就如我们前面所说,新能源车说到底是抢时间,用过渡技术的空间置换时间是一种思路,而利用集团优势,对冲快速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而用时间来换空间的做法,表面上看更“暴力”,但的确更有发展的冲击力,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们无法比拟的优势。
回到本文开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确正在弯道超车,但我们依然面临着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玩好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但转换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用空间来换时间,也可以用时间抢空间。飞凡汽车选择了后者,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派,弯道很拥挤,提前想好超车的路径十分重要。
尽管此前,一些人也许还对上汽集团在与国内企业合作方面有所微词,但你不能不承认上汽拆分新能源板块这个决定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造车新势力由于运营板块比较单一,因此在对冲风险方面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全力打造技术创新,一旦失败,整个企业就要承担损失,甚至更严峻的问题。按说传统车企在这方面应该具有独到优势,他们可以两条腿走路。但传统车企在转型思路上普遍存在问题,很多传统车企认为自己有渠道优势,过去“没干过”造车新势力主要是营销出了问题,只要改善营销,自己就能在新能源车上一骑绝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能源车市场消费者似乎对于传统车企并“不感冒”,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不是“换个瓤子”就行了,这种“换药不换汤”的做法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新能源车的造车理念。
但“用空间换时间”不是唯一发展之路,甚至,说到底真正的发展还是“用时间换空间”,是如何在技术创新(哪怕是新技术应用)走在前列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然而,国内的很多新能源车企都是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他们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确实是全新的,也造出了不少受到市场追捧的好车。但在“抢时间”问题上确实存在先天困难,就是风险的承受能力。
一是发展迅速,从品牌创立到首款产品推出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仅隔半年第二款产品上市;又过了4个月,首款改进版上市;最新款的旗舰SUV R7今年8月在成都车展亮相(距上款产品上市仅过了1年另2个月)!如此高密度的新品推出,我不知道算不算造车界的神话?难怪这个比新势力还新的品牌创立之初就敢喊出“新势力们要小心了”这样的口号,至少从势头上看,的确无出其右者;
其实何止新势力,前面我们也说过,传统车企之所以在新能源这块玩不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车绝不是换一个动力系统,再加上一个牌子和一套营销渠道就能解决的,他需要一套全新的造车理念和全新的设计、研发、上市程序,需要走新路。而传统车企恰恰或者没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抑或还没意识到走新路的必要性,自然也就没有弄懂新路背后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他们还以为过去的空间就在那儿等着他们去填补,殊不知,这已经是另一个维度下的空间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汽旗下的飞凡汽车(RISING AUTO)不仅是要新势力小心了,他也给传统车企们上了全新的一课。
之前我曾在一期视频中说过,尽管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能源续航焦虑和智能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还没有被市场完全接受,但留给我们完善技术、创新技术的时间其实不多,因此,任何用空间换时间的发展路径都不能被忽略,比如增程电车技术,尽管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它所拓展出的有限市场空间的确为新能源车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4D成像雷达技术,是中国区的首发,它与传统激光雷达最大的区别在于,4D成像雷达探测到的不是模糊物体,而是物体的清晰图像。打个比方,传统激光雷达只能探测到前方有三个物体,但它并不知道这三个物体是什么。而4D成像雷达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个物体分别是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这对于准确判断提供了最重要的物理基础,而准确的判断又是安全的最基本前提。不仅如此,4D成像雷达技术的探测距离和探测范围都是传统激光雷达没法比的,4D技术可以探测到前方100°视野范围、300米距离内的所有物体形象。再结合前面所说的ORIN X芯片和全融合算法,飞凡R7真不愧是“智驾界的卷王”)
(说句跑题一点的话,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在所有这些新技术中,我最感兴趣的是R7的RISING PILOT智能驾驶系统。我一直梦想着将来我的车不再需要我亲自操作,或者在行驶的过程中至少允许我在行进间适当地休息一下。尽管现在的所有智能驾驶技术还都不能满足我的这个需求,但主动安全总还是必要的。这次,R7使用的RISING PILOT系统已经使用了当前几乎所有最前沿的安全技术,包括4枚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33颗感知硬件,全球最强大脑ORIN X芯片,行业首创的全融合算法,以及PREMIUM 4D成像雷达。
二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甚至有好几项都走在行业领先位置,就拿最新推出的旗舰SUV(刚成立几天啊就已经旗舰了)R7来说,仅安全驾驶这块就有PREMIUM 4D雷达技术(中国区首发)、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ORIN X芯片等多项同行业车企尚未应用的先进技术加持;再比如在人机交互方面,有华为AR-HUD平视系统和语音交互系统加持。在动力技术方面,飞凡独立研发的RISING POWER系统,运用了直瀑式电机油冷散热和独家换电技术(换电寿命是国际快换标准的3倍!)。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弯道超车,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市场占比、出口数量,都显现出与传统中国汽车印象完全不符的惊人实力。然而这场“超车”才刚刚开始,我们并不具有绝对优势,而且我们自身也有很多技术难题等待攻克。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企如何处理好发展空间与时间的转换关系,就成了关键时刻的关键环节了。
淋巴结肿大怎么消除 颈部 我颈部7年淋巴结没消
淋巴结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初出现病毒入侵的时候淋巴结总会做出提醒。而淋巴结系统遍布全身。那么有人就会发现一般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以脖子居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脖子常年露在外面,容易受凉,寒则凝,病毒、细菌、毒素侵入人体后,容易堆积在脖子,所以出现了长小疙瘩、长痘、咽喉肿痛等现象。而病毒、细菌侵犯的首要通道,就是呼吸道和口腔。受到感染的淋巴液回流时,第一站就是脖子,随后才迁延到腋下和腹股沟。大财经2023-03-13 19:36:380003国内规模最大反向充电试验完成,50台新能源车30分钟反向放电近1000度
在江苏无锡,国内规模最大的反向充电试验近日完成,50台新能源车的反向充电功率达到了近2000千瓦,试验历时30分钟。这次试验向电网反向放电近1000度,可满足133户居民一天的正常用电。参与此次反向充电响应的车主,可获得累计3000度电的充电额度。(来源:央视财经)0000现在的大平层,简直是卷疯了
有没有留意到,房企都不约而同地往改善产品发力了?“住房双轨制”时代,刚需市场加速萎缩,改善市场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再结合近期多地取消地价限价的趋势来看,未来改善住宅乃至豪宅市场将更具想象空间。明源君注意到,房企也在纷纷发力高端市场。一位地产人就表示,其所在城市主城区项目基本都是大户型了,大平层产品比比皆是。目前市面上的大平层都进化到什么程度了?什么产品才能跟得上主流节奏?一起来看看。大财经2023-12-01 11:07:270002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回应败诉:“会再上诉,维权到底”
“我不认为这个案件特斯拉赢了,您认为特斯拉赢了吗?”5月26日,特斯拉就与上海车展车顶维权女车主张女士纠纷案的最新进展进行公开说明,称经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张女士在两个案件中的全部诉讼请求。银柿财经第一时间向张女士方面求证,张女士如此表明自己对败诉的态度。“败诉是一审法院认为的,我并不认为我败诉或者特斯拉赢了。我肯定会再次上诉,维权到底。”张女士表示。两起案件一审败诉大财经2023-05-28 11:15:220000【深度】不满足于帮别人带货,直播公司纷纷做起了自有品牌商品
界面新闻记者|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文姝琪近日,小家电企业“德尔玛”于5月18日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背后的资方也浮出水面。招股书显示,2020年11月,谦寻(杭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海锋斥资1.5亿投资德尔玛。过去几年,互联网从业者几乎以狂奔的姿态找寻关于直播的商机。大势所趋,没有不做的理由——在这样的信念下,直播机构推出自有品牌的商品也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