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18

记者微调研

大财经2023-05-25 23:55:270

“蒙古包”里的高效养鱼塘

外省纷纷推广应用为哪般

这样的大棚,被称为“河南168”高效水产养殖大棚,即:1个圆形漏斗状池塘养殖系统,集成漏斗设计、鱼粪集排、生态循环、穹顶控温、智能管理、吊水提质6项技术,具有节水、节地、降本、简单、灵活、高效、安全、质优8大优点。

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赵锋说:“加强标准应用是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必然要求,我省将进一步加大高质量标准的实施推广应用力度,让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建设漏斗型池塘5000余个,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年产优质水产品6万吨以上,新增产值17.5亿元,新增利润6.7亿元。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中部重要的渔业省份。近年来,以《漏斗型池塘建设规范》等为代表的多个渔业地方标准制定发布,成功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如今,河南已建成600余个标准化漏斗型池塘。“河南168模式”除在全省推广外,还推广到山东、浙江、安徽、山西、陕西、四川、江苏、福建、广东等17个省(区)。

养鱼先养水,从生态角度看,相比传统方形池塘,这种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排污率达80%以上,减少用药量60%,节约用水80%,节约土地50%以上。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技术优势明显、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书记王健华说。

去年4月,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漏斗型池塘建设规范》。该地方标准由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3家单位组织技术专家制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标准化路径。

走近池塘,只见清澈的水中一条条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养殖户老李沿着池塘撒下鱼食,引得鱼儿争先恐后地聚集过来。“冬季是蒙古包,保温;夏季是遮阳伞,降温。一年可养殖两季,经济效益是普通池塘的6倍。”老李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孔学姣

而这样的池塘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并不高。“600平方米的漏斗池塘建设成本约为3万至8万元,仅为工厂化车间养殖设施的10%。”王健华说。

“河南168模式”在推广应用中得到了全国水产专家和渔业从业者的高度认可。作为内陆省份,河南制定的渔业地方标准不仅迅速落地,并能够在全国推广应用,实属不易。“河南标准”加速走出去,秘诀何在?

我省提出建设标准河南,支持把自主技术转化为标准,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推动河南标准“走出去”。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渔业标准如何落到实处,能够带来多大的实施效果?记者对水产养殖“河南168模式”进行了探访。

新疆燕子湖养殖专业合作社将这一模式应用于河鲈苗种培育,将河鲈苗种驯化培育成活率从10%提高到60%。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该模式培育大口黑鲈大规格苗种收效显著,不但提高了苗种成活率,还实现了单池8万元以上的高效益。

在“蒙古包”里养鱼,这是在中牟、荥阳等地出现的新鲜事儿。

标准要能够得到推广应用,重要的一点是适用范围要广。在这一点上,“河南168模式”适合全国不同地域应用,大宗淡水品种和名优品种均适合养殖。

5月18日,记者来到中牟县官渡镇,远远看去,一个个大小统一的漏斗型池塘整齐排列,池塘上加建了穹顶式大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蒙古包。

包括渔业标准在内,我省地方标准体系持续完善,2022年以来,共制定省地方标准200余项,为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提供了有力标准支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