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强,快顶不住了?

作者:王珊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壹
已过古稀之年的卢志强,从未像今天这般差钱过。
他的泛海系快要顶不住了。被追债、被起诉、被限高、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今年还未过半,他的麻烦一个接着一个,尤其是泛海系核心上市平台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泛海控股”)退市警报频频拉响,而这一切都是逾千亿负债压顶闹的。
自4月28日至今,泛海控股7次发布可能触发终止上市风险提醒。其股价自去年开始多在1元左右徘徊,4月份首次跌破1元。与此同时,泛海控股业绩亏损依旧,2022年,其归母净利润和归母净资产分别为-115.37亿元和-54.6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3.97%至-13.08亿元。

去年泛海控股负债合计1042.9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9.15%,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涨到101.25%。已经资不抵债的泛海控股,是曾纵横地产和金融圈的卢志强如今遇困的缩影,其股票也不出意外地被*ST。
当下或许是创业30多年来卢志强最焦虑的时刻,多次被列为执行人,打不完的官司,还不完的债。
卢志强年初被“自己人”民生银行给告了。卢志强不仅是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而且他的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集团”)还是民生银行的第六大股东,持股4.12%。泛海控股于2018年和2019年为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借款担保,后两家公司至今未还钱,涉及金额包括39.72亿元和30.46亿元借款本金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等,总计超过70亿元。股权穿透显示,这两家公司背后就是泛海控股。
随后,卢志强因泛海控股和大连银行的债务纠纷,被限制高消费,申请人是大连银行。而且他的麻烦还不仅止于此,泛海控股以及卢志强等人因涉信披违规日前被北京证监局警示。
泛海系旗下有三大核心金融子公司,民生证券、民生信托、亚太财险,卢志强为了回笼资金,就连手里最优质的金融资产民生证券股份也被拍卖。若今年3月份的拍卖交易后续进展顺利,泛海控股对民生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从最高时的87.65%降至0.72%,这也意味着,泛海系将让出第一大股东的位子。
贰
泛海的雷不是今年才爆的,卢志强的自救行动自然也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外界有种说法,2020年,卢志强的泛海帝国“触礁”。
其中,民生信托踩雷金凰珠宝80亿元假黄金案引爆了泛海系的债务黑洞,在此案中,民生信托对金凰珠宝提供的融资规模达40亿元左右,为此泛海控股不得不向投资者先行垫资兑付,受此影响,公司2020年计提减值损失20多亿元。
再加上泛海系的传统主业地产业务遇上去杠杆、降负债的阵痛期,高杠杆运转的地产行业接连暴雷,泛海系自然也不可避免,民生信托更是精准踩雷一连串项目,为其提供增信承诺的泛海控股为此一次次“受累”。
在转让民生证券股权之前,卢志强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偿还债务,早几年便通过频繁变卖旗下资产回血。
2019年,泛海控股将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1号地块和上海董家渡项目以148.8亿元出售给融创;2020年出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的相关项目;2021年6月,泛海集团以13亿美元价格将旗下的IDG卖给黑石。这其中,并不乏有亏本买卖。
不过,累计套现回血的数百亿元,在泛海系债务面前犹如杯水车薪。
从首富到“首负”,弹指一挥间。

2015年,830亿元的身家让卢志强首次问鼎山东首富,排在胡润百富榜前十。巅峰时,卢志强的泛海帝国控参股逾40家上市公司,涵盖地产、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
兜兜转转,深陷泥沼的泛海,连带着也让卢志强这个名字从各大富豪榜中消失。
叁
曾几何时,卢志强出现在公众场合,多是帮自家兄弟朋友站台。
坊间传闻,在2009年联想股改的关键节点,卢志强带着20多亿元进厂为柳传志助阵;这两年刚缓过劲的王健林,更是多次受过卢志强的“恩”,无论是2008年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项目、2014年万达商业登陆港交所,还是2015年万达电影上市,都能看到卢志强携巨资慷慨站台的身影。
不同于王健林昔日的高调,即便在泛海系的巅峰时期,卢志强都低调和沉默到让外界感到分外神秘。2016年之后,卢志强的更是呈“销声匿迹”之态,基本不再公开露面。
即便他的泛海帝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也仅在2021年上半年就民生财富、民生信托暴雷事件发了一封致投资者函。“我深感内疚,并就此向每一位投资人诚表歉意。我经商办企业已经30多年,但对近两年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这也是卢志强较为罕见的一次“露面”。
泛海集团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4年后,泛海控股成立。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卢志强利用加杠杆推进地产业务,快速积累资本。2007年,他便凭借参控股民生银行和泛海建设(今“泛海控股”)两家A股上市公司,控制着2600亿元的总市值,并在“内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榜单”中排名第一,被地产界冠以“内地李嘉诚”的名号。
泛海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卢志强带着泛海系在房地产这一传统主业之外,开始向金融和战略投资业务转型。随后便开始了在金融领域的疯狂扩张之路,通过系列资本运作,业务涵盖从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到信托、基金、担保、租赁、资产管理等领域。
在二级市场,卢志强除了泛海控股,还斥资数百亿控参股了民生控股、中泛控股、中国通海金融,以及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上市公司。
其中,泛海控股于2014年4月拿下民生证券15.9亿股股份,占民生证券股权比例近73%,后又通过增资方式再度扩大持股比例(曾一度达87.65%),为泛海系在此后几年的扩张提供了现金奶牛。
泛海系不到两年便集齐了“金融全牌照”,除了民生证券、民生信托,还通过斥巨资等方式拿下亚太财险、民生金服控股、民生期货、民生保险经纪等核心金融平台。
在高杠杆效应的推动下,泛海系那些年呈野蛮扩张之势。泛海集团的营收从2014年的89.01亿元,暴涨至2016年的260.01亿元;2018-2019年,泛海控股的金融板块营收占比连续两年超过地产业务。某种程度上,泛海系的金融转型在加杠杆的资本玩法下是成功的。
金融业务的业绩贡献占比持续提升,让卢志强在2020年有了将公司再次“转型”的想法。2020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泛海控股的行业分类由房地产业门类变更为金融业门类,行业大类为其他金融业。
拥抱金融的决定,让泛海控股业绩不断创新高的同时,负债也连年攀升。尤其是近年来地产金融政策不断收紧,再加上金融业务自身造血能力不够,过度依赖资本运作的玩法,让公司整体负债规模不断高企。
2011-2018年,不到10年,泛海控股的负债却增加了10倍以上,由149.65亿元飙至1836.67亿元,负债率常年在8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更是直接变成了101.25%,而货币现金却仅1.45亿元。
卢志强苦心经营30多年的泛海控股如今正处存亡节点。他手里的牌能打的已几近全出,随着手里的核心资产、公司控制权越来越少,泛海却仍在困局。


面对超千亿的负债,摆在卢志强和泛海控股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提振股价站稳“1元线”。
泛海控股也不是没试过努力过,为了提振股价和增强投资者信心,其控股股东泛海集团的一致行动人,以及其部分董监高陆续抛出增持计划,不仅收效不大,而且还收到深交所对”增持主体是否还有钱以及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的关注函,5月19日,泛海控股报收0.86元/股。

经过几年的浮浮沉沉,卢志强昔日的互帮互助朋友圈,如今更是各有各的无奈和麻烦,已近80岁高龄的柳传志已“不问江湖事”,王健林刚挺过“生死关”恢复生息没两年,孙宏斌即便心有余但力不足,他的融创中国也是在奔波化债一年多后于上个月刚复牌获重生。
泛海控股何时能等到自己的白衣骑士?面对不断下行的股价,留给它的时间可不多了。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不妙!超级大国 还不上钱了
文/Vix5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警告说,美国国会未能就债务上限问题采取行动可能引发“宪法危机”,并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可怕后果。市场已经有所表现,美国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表明市场对美国政府违约的预期升高。该指标可用于衡量市场对美国政府违约风险的预期,如果升高,则代表违约风险加大。大财经2023-06-01 11:40:500000“央妈”摸排:中国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居然是这个数?
在当今社会,网络上充斥着关于裁员、失业和生意难的新闻。然而,在我们身边的人中,并没有那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即只有那些成功幸存下来的人才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根据央妈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超过99%的人口存款不超过50万元。这一数字表明大部分人并没有足够多的积蓄来应对突发情况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大财经2023-11-29 13:04:100000揭秘社保养老保险补缴政策,你不能错过的重要信息
职工社保补缴政策是许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为你揭秘这一政策,并带你了解如何享受其权益。想要了解更多?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探索吧!最近,职工社保补缴政策引起了广大职工的浓厚兴趣。你是否对这一政策有所了解呢?如果还不清楚,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揭秘吧!职工社保补缴是什么?大财经2023-11-21 12:04:410000老债主终于对万达出手了
#文章首发挑战赛#万达终于成功上岸了,暂时避免了上市对赌的压力。这次救援行动,有一位重要的“大哥”出手,更准确地说是原来的债主选择不再逼债,甚至可能追加投资。这就像你欠了隔壁老王的钱,马上到期了,如果还不上就得砸锅卖铁,结果隔壁老王跟你说,你先别急着还钱,可以缓一缓,而且不仅不用先还,我再给你点钱,你回去继续把买卖做好,以后有钱了再说。大财经2023-12-15 13:58:280001一位老股民巨亏之后的滴血感悟:献给所有在中国股市中挣扎的股民
交易没有捷径,成功绝不是容易的事,每个交易者都想尽快找到成功的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会在路上死去,成功的路是漫长的,总是学习一点、实践一点、懂的一点、进步一点,失败与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师。那些认为交易是可以速成的,交易可以大富的想法的人,而不是以平常心处世,心灵会受到蒙蔽而不能开启,是不可能进入赢者之列的。大财经2023-12-14 15:19: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