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队首直坠队尾,江西GDP增速“高空急降”
1.2%、2.4%、3.4%,这分别是江西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其中,前两项数据在31个省份中垫底,前三季度增速则是全国倒数第三。
降速来得突然。2022年江西经济增速是全国第一,2023年不仅7%目标很难实现,而且从队首直坠队尾,与其说是“汽车紧急刹车”,毋宁说是“飞机高空急降”。
从省内11个地市看,前三季度仅上饶、赣州、抚州增速超过5%,这三地恰好是江西产业经济对外合作之抓手——“深度融入长珠闽”,能否让江西“触地复飞”?

2023年已翻篇,不过江西九江、鹰潭、萍乡三地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九江市政府官网“统计月报”栏目里,最新条目是“2023年1-7月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但包括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社消总额等核心指标,公布的依旧是2022年全年数据。
江西其余8个地市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则不乐观,省会南昌、宜春、吉安、景德镇增速在3%上下,分别为2.7%、2.6%、2.8%、3.1%,赣州、上饶、抚州增速超过5%,分别为5.1%、5.5%、5.2%,此外,新余增速4.2%。这意味着,只有上饶超过了同期全国平均增速5.2%。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前三季度江西3.4%的增速排在全国倒数,仅高于陕西黑龙江。第四季度也没太大反弹,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社消总额分别增长4.9%、6.4%,货物贸易进出口下降8.4%,想要达成2023年初设定的7%经济增速目标,几无可能。
江西下滑最快的是工业,前三季度其规上工业38个大类里,有20个行业是持平或下跌。2.7%的工业增速,不能全部甩锅给去年的高基数,这里更重要的原因是内部创新不够、外部需求不足。江西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结构相对单一,去年以来锂价暴跌撼动其经济“压舱石”。
资源型产业链上包括新能源产业,然而江西并未吃到“甘蔗最甜的那一节”。2022年前11个月,江西有色金属产业营收7300亿元,相当于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2353亿元的三倍有余。江西提出,2026年有色金属产业营收力争破万亿,锂电产业营收超过3500亿元。
上述“新旧产业”营收值以及目标值的悬殊,印证了江西产业重心还是在传统行业上,事实上这个比重高达七成。当区域经济过度依赖某行业时,如果市场景气指数生变,那经济数据上下波动就不难理解了。想要“旱涝保收”,只有往产业链高处走,往区域经济融合之路走。

江西已将视野跳出中部,瞄准了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片区。2023年,江西发布深度融入长珠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十四五”规划,这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涉及产业升级,在一众抓手城市中,赣州、上饶、抚州扮演了重要角色。
“深度融入长珠闽”规划提出,南昌、上饶、鹰潭对接长三角沪杭等地,南昌重点引进移动智能终端、LED和航空产业项目,上饶引进光伏、光电、锂电及电动汽车产业项目,鹰潭引进精深铜加工、电子信息(物联网)项目。
赣州、吉安对接珠三角莞深等地,赣州引进电子信息、家具、新能源汽车项目,吉安引进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文旅和现代农业重大项目;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对接海西经济区,引进先进制造、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
虽然“长珠闵”三面出击、“昌饶赣”多城共进,但“力度有轻重,程度有深浅”——此前主流是赣州往珠三角靠拢,赣州GDP在2018年、2021年分别突破三千亿、四千亿。从全国百强外跃升至“准六十强”,赣州仅用了十来年。赣州GDP增速连续九年超过南昌,十连胜无悬念。
当前重心是上饶往长三角抵近。去年底江西代表团赴浙沪苏考察,表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腹地”的意愿。作为开路先锋,赣东北上饶定位“长三角先进制造承接区、旅游康养后花园、有机食品直供地、数字经济联合体”,并与上海松江、徐汇,浙江衢州签订合作协议。
效果是有的。近日上饶在杭举办招商推介会,签约长三角投资项目27个,总额206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和物流等。去年底,上饶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还有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是江西深度融入长三角的试水。

赣州、上饶是抓手,能否抓到江西想要的产业升级“转换器”,其实难料。不同于沿海沿边开放,内陆开放掣肘更多——江西处于“长珠闵”夹心区,在产业分工上弱势,不仅是劳力资源输出地、产品服务输入地,还是产业链过境地。
当然,除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因素留存难之外,近邻安徽对于江西融入长三角,是助力还是阻力,值得关注。安徽融入长三角是渐进式的:空间上,从皖江流域率先对接到整体融入;路径上,从政府推动为主到政府市场协同;协作上,从垂直分工到多维度分工。
这个经验能否被江西复制呢?虽然安徽地理位置和外部格局与江西相近,不过安徽崛起,外靠融入长三角,内靠科技人才——江西当前显然不具备内部条件。且同等条件下,长三角产业转移择地,肯定还是先考虑靠得更近的安徽。从这个角度讲,安徽对于江西是个“阻隔”。
江西哪些优势能让长三角“无法拒绝”?居首的当属区位,市市通“350高铁”让江西通江达海、“八面玲珑”;除了区位交通之外还有矿藏,“钨都、锂都、稀土王国”是江西的闪亮标签。此外,赣东北与皖浙历史上联系密切,目前还有大片徽语区、吴语区,这些都有助于江西与安徽走近,将“隔阻”变成协作。
长三角、珠三角是当前江西区域合作的重心所在,赣州、上饶、抚州等地已开始区域融合作业,去年经济数据即是成果体现。赣深高铁、杭昌高铁通车后,赣饶等“开路先锋”南下、东进更便利,借鉴安徽经验,大兴创新产业,它们料将在未来几年挑起振兴江西经济的担子。
但是,光有赣州、上饶肯定不够,江西经济想要“触地复飞”,南昌的产业博兴依旧不可或缺——如果说赣州和上饶是两只翅膀,那南昌就是发动机,只有发动机给力了,飞机才能拔地而起。所以,强省会始终是江西近几年绕不开的焦点命题,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果进入2024年,经济继续萎靡,国人就不得不重构自己的生活
走进2024年,如果经济继续低迷,国人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伦理观。很有可能,我们会逐步迈向一个被称为“低物欲时代”的阶段,这标志着几十年来培养起来的“消费至上主义”将面临重构。如果这一趋势成真,全民躺平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若真的如此,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低结婚率、低生育率将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日本失去的20年或许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例证。大财经2023-12-04 12:51:230000房企去化仍是首要任务:“不管有没有‘双11’,房子都在促销”
“双11”购物狂欢节刚刚落下帷幕,数码电器、食品、快消品掀起又一波消费热浪。对于房地产市场,“双11”也被房企们视为线上线下营销的新渠道,也是房企11月营销的重要节点。记者发现,今年“双11”期间多家房企或联动各地楼盘、或联手电商平台,推出卖房促销优惠活动,更有开发商的线上购房号称“补贴”上百万元。此外,许多房产中介平台也纷纷针对“双11”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大财经2023-11-14 09:39:330000“中午还保证不倒闭,晚上就关门了”!昔日“天花板”突然停业!
图文|西夏职场论编辑|西夏职场论"中午还保证不倒闭,晚上就关门了"!这句话曾在长沙的大鱼海堂自助餐餐厅上演,给消费者和员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曾经号称“海鲜自助天花板”的大鱼海堂突然倒闭,让人不禁思考,这样的情况如何能够发生?我们将探讨这一事件,从不同角度分析餐厅倒闭的原因,并关注员工和消费者维权的挑战。1.餐厅倒闭引发热议大财经2023-11-11 12:10:170000380万亿打水漂,韩国告急!国会议长发布警告:这是一场国家危机
380万亿打水漂,韩国告急!国会议长拉响警报:这是一场国家危机!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先点个关注接着聊。近日,韩国发布的一份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去年全年出生人口大约为23.5万人,比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11%和8%,创下历史新低,特别是12月份,出生人口不足1.7万人,刷新了有记录以来单月最低纪录。大财经2024-01-09 14:27:210000农牧名镇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
漫步在簕竹镇,目之所及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簕竹镇供图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养殖场干净整洁,一个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这里就是正昂首阔步向前奋进的新兴县簕竹镇。大财经2023-06-17 01:01: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