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5

海上新首钢点火14年(1号高炉炉长讲述首钢搬迁往事)

大财经2023-05-22 13:16:070

15年来,范小斌见证了曹妃甸日新月异的变化,身边很多北京职工都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也在这里买了房。孩子放寒暑假时,一家人就会来到曹妃甸住上一段时间。孩子尤其喜欢这里的夏天,不仅气候凉爽风景美,还能吃到美味的海鲜。

首钢还安置首钢北京地区停产职工4500余人,招收高校毕业生5400人左右落户曹妃甸,带动上下游相关服务业将近2万人就业。与秦皇岛港务局、京唐港、河北省建投、唐钢合资建设曹妃甸30万吨矿石码头,与冀东水泥公司合资建设水渣细磨项目,向三友化工公司供应海水淡化浓盐水等,与钢铁业下游形成产业链,带动了地方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推进了区域产产融合、产城融合。

自搬迁调整以来,首钢在河北注册企业81家,资产规模达1947亿,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升。首钢通过建设京唐钢铁项目,带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到曹妃甸,支持鼓励协作单位在曹妃甸落户注册,优先选择在曹妃甸注册和纳税的协作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多年来,原来为北京钢铁业服务的设备维检、备件加工制作、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等一批企业纷纷到曹妃甸建立基地,为首钢京唐公司和周边企业服务。

扎根曹妃甸,就是扎根生产一线。范小斌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变化。他从四班作业长干到冶炼工程师,并在2020年4月当上了1号高炉的“掌舵手”,负责日常生产组织管理。他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让高炉日产铁量、利用系数、焦炭负荷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常年稳居行业第一。

虽然有准备,但满腔热血的他第一次踏上曹妃甸的地面时,心里还是凉了半截。这片荒地上连植被都少见,一阵风吹过便飞沙走石,沙子钻进了发缝和耳朵。“除了我们,别的活物都见不了几只!”同事们打趣说,只有他们这些“大活人”愿意过来开荒。

下一步,首钢将依托在冀大型企业,协同地方政府做好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产产融合、产城融合、产融结合发展,助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地曹妃甸企业“招得来、留得住、生活得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15年,首钢与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区开发建设主体。几年来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北京产业转移,完成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市政道路、河道等十多个项目建设,还成功带动市属国资如金隅供应链、京能鑫华源智能停车、建工市政钢结构、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车等10多家市属企业,华润电力、国投港口、中铁十六局盾构等1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厦门日上、常青股份、东邦绿建、三一重工等20多家上市及知名民企成功落地并投产运营。

近三年来,平台公司协同示范区管委会及当地政府重点对接钢铁、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完成签约129个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额485亿元,大力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让曹妃甸当地居民获得感不断提升,也为来此工作的人们带来了新机遇。范小斌将和团队继续守护好1号高炉的平稳运行,争当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目标更加坚定。

在此基础上,首钢积极发挥更重要作用,成为北京市率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平台和纽带。

早在2008年3月,范小斌成为第一批从老首钢来到曹妃甸的技术工人,崭新的工作环境下,他迅速成长为1号高炉的炉长。

开荒的成果,远远超乎想象。在一批批“大活人”的努力下,这里建起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容量高达5500立方米的1号、2号高炉。范小斌一边见证高炉的崛起,一边跟随老师傅夜以继日地学习高炉操作流程。

首钢率先实施搬迁调整,在曹妃甸建成代表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梦工厂”,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路先锋。首钢搬迁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优化布局调整、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治理,促进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对建设钢铁强国、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内存】

熟悉的厂房和设备逐一停产,范小斌内心有失落有不舍,也萌生出大干一场的决心。职工分流方案出炉,他面临人生中一道关键选择题:是去条件已经成熟、环境更好的首秦公司或首钢迁安公司,还是去还待建设、但未来前景广阔的首钢京唐公司?他没有犹豫,选择了后者:“年轻人就要开拓天地,去曹妃甸参与新公司建设能有更大作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首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探路先锋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长范小斌

“国内最大的高炉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首钢人自主设计、建设世界最先进的高炉顺利投产了!”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长范小斌至今还记得当天的场景,自豪感满满的他感慨。当高炉的第一次铁水从铁口流淌出来时,出铁平台上传来阵阵欢呼声,鏖战好几个月的工人们相互拥抱,那天泪水的滋味,很多人至今都记得。

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拉开了中国钢铁史上最大规模迁移的序幕。

2004年8月,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的范小斌在首钢五号炉当上了炉前工。虽然当时的首钢机械化程度不高,需要倒班而且又脏又累,但坚韧的他也能坚持。但为了环保,他所在的五号炉于2005年6月最先停产,调动到四高炉后刚上手,又在2008年1月熄火。

14年前的今天,2009年5月21日,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顺利点火开炉,奏响了首钢百年历程中转型发展的最强音。率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首钢完成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实现从“山”到“海”的跨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