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周期拐点已至(中国造船行业即将引领世界)
船舶行业二十年一周期,二战、1960-1973、1990-2010是过去三轮造船大周期,2021年是一轮新周期的开始。2023年作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年,造船行业是否能实现景气的高度回升?目前有哪些公司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将详细解析。
从订单数据来看,中国船舶的盈利能力已经逐步恢复。新造船价格从2021Q1开始上涨,以2020Q4新造船价格指数为基点,2021Q1、Q2、Q3、Q4相比2020Q4分别上涨了4%、11%、21%、22%。2021年新签船舶大部分将于2023、2024年交付。2022H1、2022H2、2023H1、2023H2、2024H1、2024H2交付订单中,2021年之前签约的订单占比为84%、83%、67%、20%、4%、5%,低价订单的占比逐渐减少,高价订单释放利润。
造船行业国家队具有极高的稀缺性
第一个预期差是造船行业目前并非是不景气,而是因为市场不了解造船龙头公司的提价策略。
第三个预期差是2023年中国船舶新船交付或将大幅上升。
2023年3月新造船价格指数166点,环比上涨1%,二手船价格指数154点,环比上涨2%。2023年3月全球船舶手持订单量环比下降,所有船型手持订单运力占比仍在历史低位。3月日本新签订单占比提升,中国、日本单位造价低于韩国。由此来看,造船行业的景气修复才刚刚开始。
根据手持订单统计,预计中国船舶集团2022、2023年交付运力4,224,429,6,132,744CGT,同比增长-20.6%,45.2%。2022年,中国船舶集团手持订单中,新能源船型比例占到59%;新签订单中新能源船占比从2021年的39%上涨至2022年的80%。
由于造船周期的时间跨度较大,许多机构的研究员对相关的产业研判存在不足,导致了市场对该行业产生了较多的预期差。
5月8日,船舶制造概念股继续走强,中国动力拉升触板,中船科技、中国船舶、亚星锚链、中船防务等继续冲高。
而且乍看一下,中国船舶的市盈率有710.57倍让很多投资者都有些望而却步。复盘中国船舶市场表现,可以发现其市场价值与订单金额之间的关联性比交付船舶收益更强,这主要是由于船舶交付周期在两年左右,订单金额先于收入确认。
三大预期差催化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浙商证券认为可以关注中国船舶、中国海防、亚星锚链、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动力等造船产业链公司。
第二个预期差是新能源船型占现有订单及新签订单占比提升,新能源船替代传统燃料船是行业的长期趋势,这或将拉长造船替代的周期。
小编整理了相关造船产业链的A股公司,发现满打满算只有35只个股。这其中的原因是2021年10月底,历时多年的南北船合并,终于落下帷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中船工业集团(南船)与中船重工集团(北船)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南船和北船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自此,新的船舶巨无霸诞生。
中国船舶在文冲黄埔船厂有股份,中船防务在广船国际船厂有股份,这两种情况下,利润表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参股船厂的收入对上市公司的实际影响, P/S估值体系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通过 P/Orderbook (市值/民船手持订单金额),才能准确估计未来的实际收入。
参考历史数据,考虑到新造船需要约2年的时间,将新造船价格指数后移两年,净利率与新造船价格趋势正相关,中国船舶净利率有望在2023、2024年大幅上升。
申万宏源证券按照市值/民船手持订单金额估值体系,历史中国船舶,中船防务P/Orderbook在0.5-4倍区间,目前位置或仍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在银行的30万定期将要到期,在银行工作的表妹建议我不要再续存
在银行的30万定期将要到期,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这笔钱是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积累,如果不再续存,就意味着失去了这笔资金的增值机会;另一方面,表妹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她的意见也值得我们认真考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笔资金的用途和目标。如果这笔资金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或者短期投资,那么可能确实没有必要再续存。但如果这笔钱是为了长期投资或者实现某个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仔细权衡利弊了。大财经2023-10-02 11:22:080000「谷云科技」RestCloud新一代(智能)全域数据集成平台发布
5月18日,RestCloud在其成立六周年的当天,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全域数据集成平台”。根据业内专家、学者和从业者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数据集成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早期阶段、数据集成软件工具、企业级数据集成平台、现代数据集成平台。数据集成平台经历了从手动方式到自动化工具再到企业级数据集成平台的发展历程,现代数据集成平台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大财经2023-05-20 13:00:470002大儿子沉迷女色无心家业,二儿子败光400亿,一世英名被后代毁掉
"金杯银杯不如父母的教诲,家族兴衰终归一梦回。林百欣一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商业巨擘,其一生充满着无数的励志故事,他的后代似乎并未能继承他的商业天赋和职业精神。林氏家族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切都源于他的两位儿子的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和决策。柠柠带你了解。大财经2024-01-22 17:50:1500002024年!大基建,卷土重来?!
最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1个信号:各地基建,突然开始加速!10月21日,湖南省岳阳市发布《只争朝夕大干快上——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四季度冲刺号角》。文件不仅提到4季度的重大项目,提到要提前储备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截至目前,项目个数、投资规模、拟申报资金较2023年储备项目均有较大提升。大财经2023-11-29 15:45:590000房子14亿人住不完,不简单等于房产过剩
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14亿人可能住不完。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2022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上曾说:住房空置率已达15%,有的省份达到25%甚至3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则显示,中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似乎没有多少人感觉到自己住的如此宽裕。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