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万亿债务难还,还要强省会建千万人口大都市吗?
大家都知道,贵州省强省会的战略,早在2021就拉开序幕了。
当时,在全省“强省会”的动员大会上,就提出:2025年要将省会贵阳持大城市,到2035年要将贵阳建成千万人口的特大都市。
于是,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在贵阳快马加鞭,地铁3号线开工建设,环城快铁建成通车,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各种工程通通上马,总之,一切都奔着“强省会”建贵阳大都市而来。

令人意外的是:2023年的春天,贵州省却传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负债12470亿,已难还了!
那么,贵州省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还会大干快上全力推进强省会建设大贵阳吗?
早在2021年4月,贵州省就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提出:
到2025年,全省城区新增人口突破“3个100万”,省会贵阳、市(州)中心城市、县城分别新增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贵阳建成特大城市,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62%左右。
贵阳要建成特大城市,要成为继重庆、成都、甚至是超越昆明之后的西南第三大城市,这是贵州省强省会的目标和战略构造。
贵州平坦的地势是贵阳至安顺的黔中大地,也适合建设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主要借助贵安新区连城西扩,如果没有贵安新区,就无法与安顺连片建设,仅靠现在的金阳和东扩龙里,因地理受限制,是无法建设特大城市。

2022年末,贵阳现有常住人口近622余万,如果每年能增加40万,到2025年,整个贵阳能达到750余万人口,到2035年,千万人口不成问题。
要记住:贵州是要在2035年把贵阳建成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用12年的时间“多拉快跑“,在2035年也会形成仅次于成都、昆明之后(据说要力争超越昆明)西南地区的第三大省会城市。
2022年,贵阳市GDP总量才达到4921.17亿元;而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GDP为4401.26亿元;与贵阳只差5千亿元。离成都20817余亿少15896余亿;比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市的3626余亿多1290余亿;比昆明市7541.37亿少2620余亿;又比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3802亿多了千余亿。

在云贵川三个省会人口方面,2022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
贵阳在人口方面,和昆明只差238万,但离成都却“想都不敢想”,整整少了1500余万。
再看产业方面:
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房地产、互联网、文化旅游等;
昆明: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现代物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花卉产业“8 N”产业链体系。
贵阳: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建筑、大数据及高新产业。
在全国各地都在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时候,在西南地区,成都算是成功了,已“尝到了甜头”,外出人口回流、外地人口倒流,为成都这座特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与成都各种产业聚集,人才空间布局、就业消费都产生了巨大的聚拢,虹吸效应明显,人口红利逐步释放,成都现在竟然成了年轻人向往、宜居宜业的西南第一大城。
昆明是一个文化旅游之城,以“处处”是春天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旅游度假,是名副其实的康养之城,是全国西南方向旅游目的地,是中国面对东南亚的桥头,铁路、航空始发华东、华中、华南等全国各地,科技及各种产业相对集中,一个花卉产业就闻名全国。
昆明现有860万人口,只需140来万人口就建成千万人口大城市了,也许,只需两三年……

贵阳既不沿边也不沿海,但各种交通交汇成了西南腹地的陆路交通大十字,可惜的是:这种优势并没有为贵阳带来明显的虹吸效应,各种产业十分分散,贵安新区也没有很快达到“呼风唤雨”而大显身手。
贵阳尽管有大数据产业和高新产业,目前却无法带动其他产业齐头并进,贵阳人囗回流十分缓慢,陆路交通大十字上依然是“匆匆过客”,就业机会少,大众就业难普及,低收入高消费……
贵阳已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工业市场主体实现翻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形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但是,两年多已过去了,离2025年也只有两年多了,贵阳定下的目标,不知完成了多少?

香港人“挤爆”深圳,背后有个新趋势|新京智库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俯瞰(无人机全景照片,8月30日)。图/新华社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深圳被香港人“挤爆了”。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统计,7月1日至8月29日,已有超过900万人次港人入境深圳,而香港总人口数733.32万人,平均下来在这个暑假,每个香港人入境深圳1.2次。大财经2023-09-08 11:49:220001大家发现了吗?风向彻底变了,中国年轻人正掀起一场“反向消费”
你有没有发现,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在消费上似乎更加审慎、更倾向于价值和实用性?他们对所谓的“大牌”不再盲目追求,反而更加重视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性价比。这种转变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和价值观?消费观念的变迁,在当今中国年轻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消费行为的简单转变,而是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多层面的演进。1.从追求品牌到注重价值大财经2024-01-22 15:09:180000融券做空,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今天给大家来普及下原理
融券这个业务水是很深的,一般人可能也接触不到,大多数散户还是做多为主。今天就来给大家解释下一些机构、制度钻空者是如何通过融券赚钱的?我们散户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怎么亏钱的?这里涉及操纵股价,上市公司内幕消息。首先要向上市公司借股票(比如高管的限售股),在借股票的时候,股价越高越好,借的越多越好。股价越高越贵,向下砸的空间越大。同理借的股份数量越多,你向下砸做空的筹码越集中,越好控盘。大财经2023-10-26 04:28:370000被爱的有恃无恐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歌词
有句话叫做被爱的人有恃无恐,这话不假,当我们付出全部精力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不懂爱自己,才会被生活所伤,越是在乎别人,自己就活的越卑微,别人更不把你当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看的到。大财经2023-03-24 06:30:000002财政部: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同比增长7.9%
据财政部网站,12月15日,财政部公布2023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