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4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全文注音)

大财经2023-03-21 00:52:101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3.创作背景

(3)形容词作动词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撰写此文的真正目的,理解其借古讽今、反对求和的思想。

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疏通文意,分析本文对比论证、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通假字(1)暴霜露(暴:通“曝”,曝露)

(2)思厥先(祖父)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三段: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较秦之所得 (动词,获得)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6)后秦击赵者(再)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以地事秦 (事:侍奉)

2.省略句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然,还)

不能独完 (完:保全)

六国论

2课时

(2)事

2.题解

(8)刺客(不行)

三、初读文章,梳理行文思路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六国:即齐楚燕赵魏韩。秦统一六国的经过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用了十年时间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全文注音

四、细读文章,串讲文言知识点

3.这篇文章被看作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论说特点。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武器)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通过对比逐层展开论述的行文方式。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战争)

1.字音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完成练习。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3)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失去土地)

(8)势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1.作者简介

本文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特殊句式1.判断句

二、预习

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一词多义(1)兵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

古义:招致。今义:速度?

2.成语积累

(3)犹

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犹抱薪救火 (动词,像,好象)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最终)

明确:苏洵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指出六国一味赂秦,没有真正团结起来对抗秦国,从而加速了自身灭亡,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秦国经过变法得到较快发展,实力远超过六国,这是其能完成大一统的根本原因所在。苏洵应该也知道这一点,但其写作此文并非要全面探求六国破灭的原因,而是为了“借古讽今”,因此抓住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以达到讽谏北宋统治者的目的。

苏轼《六国论》、苏辙《六国论》、李桢《六国论》 贾谊《过秦论》。

(2)名词作动词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5)始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4.你赞同苏洵对六国破亡原因的看法吗?结合历史说明原因。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草。

一、背景知识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有如此之势 (优势)

(6)向

(7)得

明确: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10)始(速)祸焉

第一段: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段: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

六国互丧(sàng) 思厥(jué)先祖父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全文注音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食之不得下咽(yàn)

终继五国迁灭 (副词,终于)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始速祸焉 (副词,才)

理解作者撰写文章的真正目的,及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4)终

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2.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9)亡

二、拓展阅读

第五段: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一、问题探究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如弃草芥: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芥:小草。

始有远略 (名词,起初)

其势弱于秦 (势力)

三、布置作业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倒装句

第四段: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针对的是历史。

古义:引出结果。以至于。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得当)

暴(pù)霜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始速祸焉 (速:招致)

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

探讨六国、秦灭亡原因的诗文还有很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自主阅读以下几篇: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全文注音
三苏

洎(jì)牧以谗诛 邯(hán)郸(dān)

明确:两个方面:一是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